里仁篇

一、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评析】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人是社会中的人,选择自己的朋友也是对自己侧面的评价。一个善良的人是不可能与万恶的人成为朋友的。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常常会互相影响。当你急躁的时候他总告诉你要冷静,久而久之,你也会慢慢变得谨慎。常常与长辈交往的人往往更加沉着稳重,常常与孩子接触的人也往往更加活泼。



二、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仁者和智者的区别在于,仁者是安于仁,乐于人,而智者是理智上的仁。我们现在的道德底线往往是不伤害他人。老人摔倒不敢扶,怕碰瓷,乞丐乞讨不敢给,因为他可能是个富翁。在教室里,一些孩子可能被认为是恶魔,无可救药。但总有人能拯救他。大概就是在无数次斗智斗勇后,依然相信吧。那就是仁了。



三、

【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东哥说过一句话“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惩罚的时候就不会有负罪感”。这是一个老师基于仁去管教学生,我们不必担心他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心理阴影,因为老师已经把学生当成孩子,他一定是心中有爱。



四、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做老师,我常常告诫自己要一视同仁。但是不免会更偏爱哪个乖巧的孩子,有时候会心有愧疚,察觉到自己有偏爱,就赶紧纠正。每个人不一样,有自己的喜好也是必然的,你爱吃萝卜,而他讨厌,这无可厚非。但是涉及到与人有关时,我们就不得不谨慎形式。优秀的孩子更容易被喜欢,而处于弱势的孩子就更需要我们关注。


五、

【原文】

4•12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释】

(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2)怨:别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评析】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总是只考虑自己的人是自私的人,把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综合考虑,应该是现代社会需要的。有一个极端,就是永远让别人先于自己,这样的人你愿意做吗?我不愿意。与人交往中,当你一直对一个人特别好,有一天,你没对他好,便会招致怨恨。如果你一直对一个人冷漠,有一天突然对他一丁点好,也许会令人感动。我觉得,做好事要留名。这是对好的行为的表彰,一种宣扬,激励。无名英雄固然伟大,但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实现自我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里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