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那么累,回小城市可好?就不!

我的家在一个北方城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三线有余,二线垂尾。

十年前,高中还没毕业,如果你问我,想留在家还是去更大的城市,我会冒着充满理想的星星眼告诉你,一定要去北上广,我要出去看看;

五年前,大学即将结束,如果你问我,想留在家还是去更大的城市,我会充满迷茫的说,还是在家吧,北上广太累了,家里人熟地熟,生活舒服;

现在,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会说,就在大城市,一定不回去。


1

大城市是充满了活力和气魄的。

因为要到上海工作一段时间,去年春天我来上海出差打前站,工作之余在上海街头散步,就在市中心,抱着一大杯饮料,走走停停慢慢观察这个城市。想去看的地方之前都去看过了,这是第一次在上海漫无目的的闲逛,也是给我震撼最大的一次。

上海的建筑,既有古朴破旧的二层小楼,也有高高耸立的现代化建筑,方顶的、圆顶的兼容包并,整个城市充满了多元化信息的包容,也充满了活力。回到家里,四四方方的楼盘一个挨着一个,灰黄的色调万年不变,死气沉沉。

这就像我们的生活,在家乡,每天上班工作,下班酒肉,看似消遣放松,却日日如此没什么变化。就像想在网上常见的说法,有些人,25岁就死了,80岁才下葬。在小城市,这样的人,太多太多,多到成了一种文化,多到形成了城市的气质,也是这种气质限制了一个城市的发展。

这是种什么气质呢,好听点儿说,叫安居乐业、享受生活;难听点儿说,叫不思进取,坐井观天。

2

上个世纪后期,东北被各种工业充斥着,我的家乡也遍布各种各样的工厂,祖辈对父辈的要求就是在厂子里端个铁饭碗,工资稳定,福利优厚。父母也都很听话,在厂里一呆就是大半辈子,即使厂子裁员了,工人下岗了,也绝没影响自己对厂子的热爱。完全不会想,铁饭碗,已经摔碎过一次了。

慢慢的,父辈的孩子们也到了工作的年龄,爸妈仍旧会用他们的经验教导孩子,“工作嘛,最重要的就是稳定”。然后迷茫中的大学毕业生,在公务员的大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他们又一次踏上了父母的路,梦想着端着铁饭碗,安静的生活。

《上海女子图鉴》里的罗海燕,辞职回老家,在家里的咖啡店跟朋友见面,点杯摩卡,服务员不知道摩卡为何物,换杯美式,服务员端来两杯茶,说“咖啡机坏了,茶也很好喝”。

后来,受不了家里催婚罗海燕回到上海,在咖啡厅点了一杯美式,望着远方,眼里都是放松的笑容。

如此描写虽然有些夸张,却耐人寻味。小城市的人不会不知道摩卡是什么,但是我敢肯定,多数的人不知道高晓松笔下“远方的田野”是什么,更可怕的是,他们根本不想知道。

所以,走出去吧,可能外面的世界更好。

3

朋友小T今年大学毕业,小T幻想着自己去北京努力发展。但父母更想让她在家里找个稳定的工作。

小T给我看了一小段妈妈跟她的聊天记录,有一个观点让我感到了一丝不寒而栗。

他们认为,让女儿去大城市工作,而不给她们找个稳定工作的父母是没正事的!没正事的!没正事的!

这不是一家的看法,已经成了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城市的文化,故步自封,不在接收新鲜事物了。最主要的是,不再接收辛苦和收获,只接受安逸和稳定。

小T的妈妈说,能给她找到个书店收银员的工作,让她回去安心工作。这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告诉公路收银员的悲剧,“我三十五岁了,什么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我怎么办?”确实啊,现在看似稳定的低技能工作,日后被人工智能取代了,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学习能力,孩子成长,父母年老,我们岂不是会将悲剧又一次重演。

还好小T有自己的主意,坚定的跑去北京工作,虽然生活会相对辛苦,也有可能过几年会回家乡生活,但我相信,她这个选择自己一定不会后悔。

我的母亲也曾劝说我找个稳定的工作,有个稳定的生活,我跟她说“满意的生活,才有稳定可言,不满意的生活,不应该稳定。”

当然,小城市有小城市的优点,也有人喜欢小城市安逸稳定,但是总要见识过大城市的活跃和热情才有权利说喜欢小城市的清闲。就像,只有尝遍百酒,才有说喜欢白水的资格。

在上海,虽然呆了快一年了,被物价、房价、工资打了无数的耳光,但是如果你问我开篇的问题,我会说“绝不回去”,语气从未如此坚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线城市那么累,回小城市可好?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