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社会: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生活里保持着一样的态度

图片发自App

      SOHO16#一楼接待的小哥,是个非常特别的人。每天早上,他站在前台的过道上,向每位到达公司的员工,道一声“早”。我和同事开玩笑说,这声“早”公司一定有过专门的培训,这声“早”不是从嘴巴里发出来的,它是从丹田发出的。 它使那些前一天加班没睡醒的昏昏沉沉的员工,在听到这声早后瞬间抖擞一下精神,投入新一天的工作。晚上八九点走的时候,他还在,就坐在前台的角落,但是那坐姿又明显是经过训练的:背挺直,双手贴着两边的裤缝,腿平直的是发着力的。目光又是迎来送往那些进出的人。他真是丝毫没有松懈啊,实在是把自己当作这栋楼脸面一样的存在了。

      梅陇—凌空的班车司机,到达站台就开始清点人数,人齐了才会发车;有人要迟到了,在群里说一声,他便等着;有人错过了,他也会绕个圈回去接他。 有一次等的实在久了,群里有人抱怨,他站出来说:把坐我车的每一个人安全送到家,这是我的责任。我必须要等。如果你们觉得我这样做不对,我明天就去辞职。 自那以后,迟到的人明显少了。 有时候周五加班的人少,晚班车到临近八点才有一两人坐,他便也开过来,笑着说:快到八点还没人坐,我以为今天能提早下班呢!

      第一天上班leader领我去工位,我看着他的背影,瘦削而青涩,心想带我的这个人好像也刚开始工作。后来才知道他是产品总监,最近又成为了部门ceo,上榜了福布斯。

      最开始带我的小姐姐,负责主产线的所有工作,应该是二当家级别的PM,结果在七月中旬离职创业去了。别人不解,她说,如果是做PM,全上海都不会有比这里更好的了。但是她毕业的时候就想创业,她觉得她现在不去做,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了。她应该算是那种典型的女强人,但是私下里交流又非常小女生,爱养猫。

      我想,这个城市里的人们,不是在努力活得精致,而是努力在活得有态度。

      在别处生活时,比如甚至是在自家那个城乡结合部,会看到许多拆迁户、暴发户,但他们身上除了这一标签,你看不到他们人生闪光的地方。他们说着不入流的话,告诉你这是个人情、关系的社会。做着虚无缥缈的事情,追求着最直接的感官刺激。 而这一切,无不会引起我强烈的不适。一方面,我沮丧自己可能无法融入那样一个世界,另一方面,我看不到那样生活有任何意义与价值。

      拼多多红火的时候,大家都说那些坐在一线城市CBD咖啡店里聊用户群体的精英,根本感知不到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发生的事情。周遭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它要么使你变成其中的一员,又或者无情的抛弃你。

      我大三暑假参加夏令营第一次到上海时,我觉得上海对我有很强的疏离感,当时我们一行三人都有这种感觉,觉得这座城市并不友好。 而到现在,我虽然并没有被它完全接纳,但是我却在这里找到了越来越多和自己拥有相同特质的人,你觉得你们是同类。 这种感觉或许是非常重要的。

      我想,这也是那么多一无所有、风雨漂泊的年轻人,愿意留在这里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同社会: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生活里保持着一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