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不通顺,磕磕巴巴怎么办?

有些孩子写作文很苦恼,好不容易写出来了,语言不通顺,读起来干巴巴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可否认,有些孩子善于表达,有些不然。表达能力差,写出的作文让人不知所云。

其实,表达不好,其实就是语感差。什么是语感呢?举个例子,有些人走过一个地方,以后再来就就记住了,这叫方向感好;有些人投篮厉害,投球很准,这是手感好。表达也需要语感。

这个语感可以通过大量有技巧的阅读来培养。

孩子语感不好,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不爱分段和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有些孩子一个自然段特别长,而且不会从中间分开,不知道该怎么分段。读起来很累,直接影响作文质量。

还有的孩子一句话特别长,每个句子都有很多形容词,用不上标点符号。那能不能把长句子改短呢?

比如: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小水珠“嘀嗒,嘀嗒”落到蚯蚓的宫殿里,把他们的宫殿弄湿了。

可以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小水珠落到蚯蚓的宫殿里,“嘀嗒,嘀嗒”,把他们的宫殿弄湿了。

怎么样,这样一改是不是读起来更舒服了?很多作家,像老舍,汪曾祺这样的大作家,作品文字都很短,逗号之间三,四,五个字的情况十分常见。

二.去掉“然后”,“我”,“地”

作文中经常出现“然后”的不在少数,有些孩子觉得不带“然后”似乎话接不上似的。

例:

给我们上课的是蒙老师,这节课的内容是“抢数”游戏。一开始,我们都弄不清怎么玩,然后蒙老师给我们看了一段视频,然后我们就知道怎么玩了。特别要注意的是每次至少报一个数,最多报两个数。然后我们还总结出了一些小技巧。

把“然后”去掉试试,再读读就觉得舒服多了。

还有“我”,也是作文的常客,如果做到能少用就少用,读起来也不会显得累赘。

例:

我听见外面有声音,便起来看看情况。我一看,愣住了,章老师正在批改作业。我再一看时钟,1点多了!

把后面的“我”去掉,不会有歧义,你还是你,所以能去掉的就去掉。

同样的,作文中“你”,“我们”,“他”之类的人称代词能不用就不用。

“地”字能少用就少用。

例:只见爸爸早早地站在泳池边做热身运动。他偷偷地向我笑了笑,又朝我递了个眼神,示意我走过去。他习惯性地压了压左右腿,扭扭那肉嘟嘟的“老腰”,伸伸粗壮的手臂,又快速地做了数十个高抬腿。挺专业的准备活动!

把“地”都去掉试试,句子意思不变,更通顺,流利了。

所以,语句简短,语言简练,就会让作文读起来琅琅上口。还需要在具体写作中多多练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言不通顺,磕磕巴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