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广著《银汉逐梦》:一位航天科学家飞天追梦的浪漫情怀

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大宇航时代被公认为近代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分水岭进程,航空航天被认为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巅峰之旅,也是我国进入伟大时代的一个标杆性的科技发展脚步。

从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到1999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从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发射,到2011年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天宫一号”发射入轨;从2007年实现登月“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一步的“嫦娥一号”发射,到2018年人类探测器第一次月背软着陆的“嫦娥四号”发射;从2020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拉开我国空间站建造序幕,到2021年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标志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从2007年首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发射,开始独立自主建设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到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导航卫星;从2015年我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到2021年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发射标志我国太空探测正式步入“探日”时代……。


中国航天技术迈着坚定锵铿的步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跻身于世界前列,成为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力证。今年正值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三十周年。鉴于行业的特殊性,我们难以窥探其真实面目,在为其感到骄傲自豪的同时难免有些遗憾失落。现在这种遗憾和失落多少可以得到补偿了: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召开前夕,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航空航天科学家陈善广先生的诗文合集《银汉逐梦》能够让我们从中窥斑见豹,从某个侧面了解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伟大历程,以及触摸一个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作者不到三十岁即被任命为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亲历了我国载人航天科技工作者惊心动魄的飞天追梦圆梦之旅,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腾飞与发展,全书主要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为背景,作者用诗意的笔触,细腻的感情,斐然的文采,独特的视角,真实地记录了一个航空航天科技工作者三十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给读者打开了一扇神秘的窗户,让读者见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让读者聆听到了一阵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脚步,一声激荡人心,催人奋进的时代号角。


《银汉逐梦》一书共分诗歌、歌词、散文三大部分,共五辑,约130余篇。作者给每辑都取了一个诗意沛然的名字。第一部分的诗歌有三辑,分别为“驭剑九天寻梦去”、“浮生若梦情无价”、“逍遥自在不羡仙”。第二部分为歌词(多由名家作曲和演唱),取名“一曲高歌慰我心”。第三部分为“人类因太空梦想而伟大”的散文结集。作者爱好古诗词,认为其凝练、深情、隽永,以其格律与意象表达简约而含蓄的美,具有独特魅力,所以繁忙的工作之余,吟诗作对,抒情表意。“驭剑九天寻梦去”抒发了作者对航天辉煌成就与拼搏精神的赞颂;“浮生若梦情无价”记录个人的生活感悟,从琐细小事中折射出思想光辉和人文情怀;“逍遥自在不羡仙”描绘了度假旅游中的见闻感想;“一曲高歌慰我心”以讴歌航天为主,主要为歌词,既有《圆梦》中“一段情绵延多少代?一个梦做了多少年?”的深情感慨,也包括了荡气回肠的《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人类因太空梦想而伟大”是散文专辑,以发表于《航天员》杂志上的卷首语为底色,内容主要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脉络为主线展开,对历次载人航天飞行进行了回顾和展望,真诚倡导和平开发利用太空,守护人类共同家园的理念,具有浓随的时代气息,展现了作者宏阔的视野。当然,作者也关注现实重大题材,如抢险救灾,投疫扶贫,举办北京奥运会等,都在作者笔下有所呈现,忧患意识强烈。

作者陈善广,现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兼人因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参与者、亲历者、建设者、带头人,从1992年的青春年少时即担任要职算起,一路走来,经历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十年风雨,曾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医学工程、人因工程学科带头人等,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者见证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每一个脚步,也是众口相传的航天精神(即一、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二、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三、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四、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五、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的代表者和诠释者。

《银汉逐梦》帮助我们掀开了航天科技工作者的神秘面纱的一角,让我们触摸到了一个航天科学家的伟大的家国责任,历史使命感和“驭剑九天寻梦去,牧星苍宇踏歌来”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作为航天科技工作者,作者受航天技术发展激荡,利用业余时间,饱蘸感情,赋诗填词作文,用短小精到的篇幅记录家国大事,尤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中的每个重大脚步,历史性瞬间。全书没有长篇大论的文章,这固然折射了一个科学家简单朴实的内心世界,又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诚实而诗意地记录了中国乃至世界载人航天发展的波澜壮阔的进程,把我们带进那些激动人心,给我们磅礴力量的历史瞬间,让我们身临其境,心潮澎湃,倍受感染,产生强烈的代入感。那些言简意赅的小诗文折射了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大境界,大情怀。作者文字功底炉火纯青,用词用典,都是信手拈来,天然去雕饰,不着痕迹,也打破了我们对理工科出身的科学家文学修养有限的世俗偏见;字里行间,正气激荡,正能量满满,既有“青春是以身许国的情怀/青春是风华正茂的浪漫/青春是指点江山的气概/青春是中流击水的豪迈”的年轻誓言,又有“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依然策马向前”的征程写照,以及“回首百年沧桑/祭无数英雄为国殇”“念甲午之耻/何日血偿”的民族情怀的抒发——即使将《银汉逐梦》放在专业作家的作品中进行比较,《银汉逐梦》都能够脱颖而出。

很多人都喜欢短小精悍,有颜有料的小文章,《银河逐梦》正是契合了读者这种阅读口味、审美变化和时代快节奏,可吟可唱可读,方便读者用诸多方式演绎,尤其适合读者静下心来,用心品读,一边享受文字穿透人心的美感和力量,一边探寻激励生命积极向上的路径,汲取乘风破浪的进取力量。

当然,无情未必真豪杰,科研工作者也有一颗温婉细腻的心。《银汉逐梦》一书不乏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登高凭栏放眼望/江山无限”的触景生情,真情流露和由衷抒发,尤其是作者对“林间流云戏莺舞/石上飞泉和蛙鸣”的故土南岳衡山的一往情深,展现了作者对那片土地爱得深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也许祖国的壮丽山河,正是激发作者潜心科研,誓铸国之重器,保家卫国的动力源头,因为“总有一声召唤响在耳边/总有一种责任扛在双肩/总有一种情绪激荡心头/总有一股力量催我向前”。


一如作者对科研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银汉逐梦》堪称上乘佳作,值得读者细细品味,慢慢回味。个人以为,写得好的书,有两种读法:一种是废寝忘食,一口气读完;一种是每天三五篇,慢慢消化,细细品味。前者适合写得好的大部头小说,后者适合小而美,含义隽永的经典短文。《银汉逐梦》适合后者。作为作者老乡,笔者是较早地拿到了《银汉逐梦》样书的幸运者之一。笔者是一个由于挑剔,所以读书较少的读书人,但《银汉逐梦》却让笔者爱不释手,十多天来,一直在用心精读,慢慢品味。

笔者将《银汉逐梦》置于床头枕边,将读书人每天最珍贵的两个时间段给了它:即每天上床睡觉,进入梦乡前;清早醒来,靠在床头,准备起床前。也就是说,笔者把每天最后和最初的两段美好时光都给了《银汉逐梦》。每次阅读,都不贪多,三五篇即好,关键在于消化真,在于领悟善,在于品味美。

睡前阅读《银汉逐梦》,像是给思想灵魂洗了个澡,让自己摒弃一切杂念,气定神静,安然入梦;清早醒来读《银汉逐梦》,像给自己加油充电,汲取正能量,珍惜今朝,朝向设定的人生目标,踔厉奋发,勇敢奔跑!

不管伟大还是平凡,逆境还是顺境,无论怎样的人生,都有“异曲同工,曲径通幽”之处。银汉是航天人的星辰大海,人生梦想是我们普通人的星辰大海。幸运的是,我们都生在一个伟大的新时代,都为在实现梦想,积极奔跑,不舍追逐!

2022年10月18日 北京右安门内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善广著《银汉逐梦》:一位航天科学家飞天追梦的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