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本书 ·——
这是一本关于“改变”的书,准确地说,是讲述我们如何从自己出发,去找到改变的动力,消弭改变的阻力,释放自己的潜能。陈老师在书中告诉我们,你永远可以有选择,可以改变自己。本书脱胎于“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总结了陈海贤博士13年心理咨询的经验和思考,结合多个心理学流派的理论,以从事心理咨询的真实案例为基础,从行为、思维、关系、瓶颈期和人生地图这5个层面出发,提供了一系列改变与发展的实用方法,帮助读者实现自我的成功变革,从而创造更满意的人生。书中提到的大量问题,很多人都能够对号入座,从中认出自己,因为这些都是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很多读者看完之后表示,书中的内容给了他们勇气,帮助他们走出了困境。
本书的作者陈海贤,是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教授,知名心理咨询师,拥有13年心理咨询经验,曾经在浙江大学心理中心任职,期间开设“积极心理学”通识课;接待过6000多位来访者。也是名副其实的知乎大V,在知乎上拥有65万粉丝。在得到App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亲密关系30讲”担任主理人,课程收听人次超过500万。
——· 本书金句 ·——
1.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
2.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3.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
4.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关系是绝对的,只要别让自己过得那么苦就好,更不要明明是自己让自己过得那么苦,还要去埋怨别人。
5.纵使落日转瞬即逝,也无法消解那刻的美。如果说,生命的有限性有什么好处的话,也许就是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所在的每一刻都那么美。
今天为你讲解的这本书是《了不起的我》:怎样改变自我,开启更美好的生活。
俗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做出一些错误的选择,甚至违心地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和事情。事实上,有谁愿意在困难和挫折中度过一生呢?但是对很多人来说,改变却是很难的,要么坚持不下来,放纵自己;要么焦虑自责,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了不起的我》就从思维模式、人际关系等方面,讲述了推动自我变革的方法,帮助我们成就了不起的自己。
本书的作者陈海贤,是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教授,拥有十多年心理咨询经验,曾经在浙江大学心理中心任职,并开设“积极心理学”通识课;他担任 “自我发展心理学”“亲密关系30讲”的主理人,课程收听人次超过500万。
在这本书里,陈海贤博士针对个人成长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思考,结合多个心理学流派的理论,总结出一套实现人生突破的系统方法。在他看来,每个人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只要方法得当,总能够激发出无限的力量,实现华丽丽地转变。接下来,我就分三个重点内容来讲述推动自我变革的科学方法:
第一个重点内容是,怎样从心智模式入手解决思想问题;
第二个重点内容是,怎样从人际关系入手解决关系问题;
第三个重点内容是,怎样从实际行动入手开启自我变革。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重点内容,怎样从心智模式入手解决思想问题。
心智模式,就是我们大脑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如果把人比作一部复杂的机器,那么心智模式就是驱动机器正常运转的底层程序。心智模式让我们对同样的事情产生不同的解读,决定了我们怎样面对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决定了我们如何追求想要的成功和幸福。比如说,面对同样的半杯水,焦虑的人看到的是只剩下半杯水,所以很焦虑;而乐观的人看到的却是还有半杯水,所以很开心。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具有创造力并且能够自我进化的心智模式呢?
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创造性思维”;第二种方法是以思考行动为主的“控制两分法”;第三种方法是以直面现实为重点的“近的思维”。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方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模式,换句话说就是,先思考我想要什么,然后再考虑现实是怎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之后再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种疑问:我有自己的目标,想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可是现实不允许,这怎么办?这就是典型的需要创造性思维来解答的问题。
作者陈海贤就有一位这样的朋友,他从事研究工作,可是经济上暂时有些困难,没法继续读书深造,只能做一份他不那么想做的工作。对此,他很苦恼,觉得自己为了钱放弃了理想。但是,如果用创造性思维来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不难解决。我们已知的目标是读书深造,但现实条件是暂时没钱,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目标呢?答案就是,先去挣钱。这样一来,当你在挣钱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就会有保持工作赚钱的持续动力,不至于半途而废。然而如果反过来想:我连钱都没有,还读什么书?深造什么?这根本就不现实。长此以往,最终就会放弃自己的目标。
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创造性思维呢?作者陈海贤说:创造性思维就像生一个孩子,生孩子的过程并不需要我们强迫自己去努力,只需要爱这个孩子就可以了。由此可见,要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就在于爱,把心理最钟爱的理念变成现实就可以做到。
作者自己有一段时间也有拖延的毛病,当他在准备“自我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时候,拖延症不治而愈了。原因就在于他非常爱这门课,脑子里始终有一种冲动,甚至构思、读书、收集资料、写作的时候,他都在思考这门课,这让他的生活变得紧张而有效率,最终在爱的持续推动下,他克服了拖延症这个现实,完成了课程的创作。
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买了很多书,却从来不读;买了许多课,却不好好听;办了健身卡,却从来不用。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我们下了决心或做了计划之后,大脑由于分不清楚计划和行动,会误以为我们已经做过了,就导致缺少了持续行动的力量。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使用一种现实的思维,来提供行为指导。这种思维,就是我们要介绍的优化心智模式的第二种方法——控制的两分法。
这种方法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前半句的意思是专注于精进,后半句的意思是顺其自然。这两句话就代表了两个步骤。
第一步,就是思考我们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我们没法控制的,比如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过去、生活的环境,控制不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等等。
既然我们控制不了,就不要耗费过多的精力去思考他们,而是要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我们能够控制的部分。比如,如果你想锻炼身体,可以控制自己是否早起、是否控制自己的饮食,是否坚持锻炼等等。有时候,做好了这些自己能够控制的部分,目标就能水到渠成。
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除了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还有只有部分能够控制的事情。比如,想给同事留个好印象。我们不能控制同事的想法,但是自己勤快些、多帮忙,给同事留下好印象的机会就会多了一些。这就是两分法的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作者陈海贤的一位博士生为了毕业,需要发表一篇科学引文索引的文章,但是他很焦虑。为什么呢?他说:发表文章不是我能决定的,而且我既不知道实验数据是否理想,也不知道导师是否有空帮我改文章,更不知道编辑会有什么态度。从表面看,这种不确定因素太多的事情,会让人容易产生拖延的情绪。但仔细思考后就会发现,这里的每个不可控的事情背后,都有可控的成分。
比如,他虽然不知道实验数据是否理想,但可以多做几次试验获得更理想的数据;他不知道导师是否有时间修改文章,但可以多催几次导师,让导师尽量给出反馈,等等。由此可见,如果把事情背后可控的部分找出来,并作出计划,我们就不会焦虑了。两分法就是是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到可以控制的事情上来,从而指引我们立即采取行动。
使用两分法帮助我们确定要做的事情之后,还需要使用近的思维,感受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我们在第一个重点中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三个方法。
所谓近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在特定的情境里会不断发生变化。和它相对应的就是远的思维,是想象中的、抽象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头脑中已经有的东西,和现实情境无关。
打个比方,远的思维就像是看电视,我们觉得自己看得清楚,但那些画面都是导演想让我们看的,真实的场景我们无法得知。而近的思维就像是在拍摄现场,虽然我们没法看全所有细节,但我们会看到更多、更真实的东西。
怎样才能掌握近的思维方式呢?首先,要多用描述性语言,不用评价性语言。这是因为评价性语言对我们头脑中的观点和想法进行了加工,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样子。比如,我们评价一位母亲“控制欲很强”,或者说“这个女儿很听话”,这就是评价性语言,我们很难有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用描述性的语言就不同了,比如:“这个妈妈指着女儿大声地说‘我不允许你这样做。’女儿则低着头一声不吭。”在这种语言面前,我们就会看到这幅画面,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
除了描述,还要学会问具体的问题。很多人提问的时候总是很笼统,这样得到的答案自然也会是笼统的、抽象的。比如,我很内向怎么办?我容易紧张怎么办?我有拖延症怎么办?提问的人以为自己在寻找答案,而实际上问题恰恰出在提问时的这种思维模式上。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我在什么场合,遇到哪些人总是紧张,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这样一来,倾听的一方就很容易知道你想要表达的内容,能够设身处地地提出解决思路。
掌握近的思维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很多时候,一件事有没有用,只有做完了才会知道。如果我们不能投入做事,事情通常也做不成。为了强化这种思维,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一个是“我现在能做什么?”,另一个是“我愿意做吗?”用这种方法能够让注意力集中到现在能做的事情上来。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也是改变的开始。要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就要学会利用“创造性思维”确定目标,用“控制的两分法”来思考行动,用“近的思维”面对现实。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正确的变革路上,做出正确的行动,最终促成成功的转变。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人总是生活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关系塑造着自我,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想要实现自我改变,就要把自己放在关系当中进行系统地思考。这就是今天的第二个重点内容:怎样从人际关系入手解决关系问题。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有句名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意思就是说,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里的人总是一起出现,相互定义,相互成就。但是,在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群刺猬,离得远了觉得冷,离得近了又会互相伤害。怎样才能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正确面对和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呢?
首先要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生活中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哪些是别人的事情,哪些是自己的事情。比如,有些人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和期待,就像郭冬临的小品《有事您说话》所刻画的那样,对别人凡事有求必应,结果搭进去自己的时间、精力和亲情。
要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就是“课题分离”。“课题分离”的大体意思是: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课题做好,而你只负责把你的课题做好就行。有一个简单的准则,可以判断出一件事到底是谁的课题。这个准则就是,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谁承担直接后果,那就该谁负责。
比如说,很多人都是公司里的老好人,虽然内心有很多抱怨,但对别人的请求总是不好意思拒绝。他们担心拒绝之后,别人会说自己小气,一下子就把人得罪了。这时候,就可以用课题分离的思路来解决。别人遇到困难,提出请求,那是别人的事情;接受还是拒绝,那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能因为自己拒绝起来有困难,就抱怨同事不该提出请求。如果我们拒绝,别人怎么评价那又是别人的事了。毕竟,这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所以,别人怎么评价我们,不应该成为影响我们行动的因素。
在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事情之后,还需要学会独立,摆脱人际关系的影响。平常生活里,有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总想让别人照顾自己,总觉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是理所当然的;还有的人放弃了自我,过于重视别人的评价而忽视了自己的需要,让别人来决定自我的行为;还有的人很难容忍和别人的差异,要求别人必须和自己保持一致,等等。这些都是没有独立的表现。
怎样才是独立呢?就是不仅能够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课题,把自己和他人分开,还能够理解他人,同时尊重自己。当我们不被他人态度左右,以自己内心的信念为行为主导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一种主动的、对自己负责的姿态。这时候的我们就开始成熟了,独立了。就像孔子说的那样:“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是遵循内心的规则行事的。
作者陈海贤的一个朋友年轻的时候经常跟人打架,后来的他慢慢变成了写字楼里的白领。陈海贤问他,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成熟了,他说:“年轻的时候如果有街头混混来惹我,我一定要跟他干一架的。可是现在有街头混混来惹我的话,我拍拍屁股就走了。”
这是一种逃避吗?不是。以前打架的时候,虽然看起来很英勇,但行为的来源还是混混。可是现在他有了选择的权力,可以选择跟混混打架,也可以选择离开,他有了自己的行事原则,知道怎么做对自己好。这种选择的自由,就是成熟。
而这种自由需要承担的代价,就是孤独和分离。事实上,孤独正是人生的真相之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任何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
平时我们说,这是我的家人、我的恋人、我的孩子,好像我们拥有某个人一样。其实,这只是一种幻觉,没有人能够拥有另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同行,最终还是会分开的。
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关系是绝对的,只要别让自己过得那么苦就好,更不要明明是自己让自己过得那么苦,还要去埋怨别人。这就是解决人际关系难题的要点,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难点。
计划千条,不如行动一条。在思维模式和人际关系上找到突破口之后,还需要临门一脚,才能让自我提升的变革顺利进行下去。这临门一脚就是行动起来。接下来,我们来看今天的第三个重点内容,怎样从实际行动入手开启自我变革。
每个人都有惯性,都习惯于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害怕接受各种改变,或者接受了改变也无法持续下去。那怎样才能突破我们内心的恐惧,达到改变的目的呢?作者提供了实现改变的四个原则,分别是检验人生假设、“小步子原理”、培养“环境场”和情感触动。
首先来看检验人生假设。我们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我们对人生的一些重要假设。比如,在公司会议上,你不敢提出不同意见。这时你心里想得可能是,如果提了不同意见,就会遭到别人的排斥。这就是行为背后的内心假设。看到这种假设后,还需要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就是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来改变原有的想法。
还是以不敢提意见这件事情为例。验证的方法就是在一个不那么重要的会议上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表达完以后,再对照真实的情况,看看和原先的设想有什么不同。当这个新行为让我们内心隐含的假设松动以后,就会产生新的领悟,成立全新的假设。
有一次,合作方给作者陈海贤要做的节目取了一个很媚俗的名字,他很不喜欢。于是跟编辑争论,但编辑拒绝了。如果在以前,陈海贤就会表面上答应,背后吐槽和抱怨。但这一次,他想尝试一下新的假设。于是,他建议编辑重新考虑并修改节目名字。
当他提出要求的时候,编辑说“我们不是说好了吗,为什么要改呢?”陈海贤说自己不喜欢。编辑又说“时间来不及了。”陈海贤想了想说:“我想请你们的主编来看看,帮我想个名字。”编辑沉默了好久,最终答应了。结果第二天主编果然提出修改意见,换了个更牛的名字。
所以,如果我们觉得一件东西很重要,就要去自己争取,而不是在背后抱怨。哪怕时间很紧张,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只有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东西,别人才会同样认真地对待它。在背后抱怨,等于把责任推卸给了别人。
第二个原则是“小步子原理”。我们知道,在改变的时候,来自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阻力很大。要破除阻碍,最好的方法就是小步子原理。简单来说,小步子原理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通过不断获得小的成功来积累经验,从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足够的动力。小步子原理不是一个让我们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但却是一个让我们关注当下能做的事情并且有所行动的策略。
美国有个嗜酒者互戒协会,他们要求会员设立“一次一天”的目标,意思就是24小时以内不喝酒就可以了。而24小时之后就是另一个新的一天。通过这种方法他们帮助了1000多万人成功戒酒。
就是这样,虽然我们心里有目的地,但不去想未来巨大的任务,而是专注于眼前能迈出去的一小步,或许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已经走出很远了。
小步子能带来大改变,但同时也会面临半途而废的危险。这时候,就需要把行动变成习惯,也就是作者提出的第三个原则:培养“环境场”。
这里的“场”是指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线索能够激发特定的行为,就像到了卧室你会想睡觉,到了办公室会想工作,到了餐厅会想吃饭一样自然。这是因为,我们有意识地让一些事情在某个特定的空间里发生,那这个空间就有了记忆,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我们自身的动力,投入到持续改变中。
“场”可以巧妙地应用在各种改变的场景之中,如果你是一个敏感内向的人,经常感到疲惫,就可以做一个恢复场,每天到一个固定的地方独处、静坐、散步、氧化,远离喧嚣,让自己恢复能量。
在改变的过程中,很多人对这些道理并不感冒,认为自己都知道。可是,很多人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改变需要情感的触动,如果没有情感认同,就不会有改变发生。这就是行为改变的第四个规则:情感触动。
虽然情感都能够对我们自身产生作用,但只有积极情感的触动,才能激发改变。比如学校里老师会用批评的方式来让学生听话;工作中公司会用末尾淘汰制来让员工努力干活,而我们自己也习惯用自责的方式对自己施压,促使自己改变。但是,这种使用焦虑和恐惧来促成改变的结果,通常就是一边内疚自责,一边不愿改变,甚至会出现越自责就越放纵的怪圈。
真正能够持久发挥作用的,仍然是爱。爱促成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能够保持强烈的触动效果,维持对自己的高要求。作者陈海贤的心理咨询老师就总是批评他,说他这里不对,那里没有思路,等等。导致陈海贤的士气一路很低落,既有对自己做不好的愧疚,也有对老师不近人情的不满。
但是这种愧疚和不满,并没有让他更加努力地学习,相反,他看到学习材料还会发憷。后来老师委婉地告诉他:如果老师只是很轻率地表扬你们,那其实就是在说“你们只能做到这种程度”。老师不停地批评你们、挑战你们,就是要把你们从固步自封的壳里逼出来,相信你们完全能做得更好。
听到老师的解释,陈海贤瞬间就被触动了,完全理解了老师的用意,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提高了。不同的是,这种自我要求没有变成内疚和自责,而是变成了一种信任和期待。而老师的批评也就变成了动力。
总的来说,检验人生假设、小步子原理、培养“环境场”和情感触动四个原则,主要目的就是从人的本性特质出发,找到能够刺激我们持续改变的方法,战胜自身存在的弱点,从而引导自我变革不断走向深入。以上就是今天的第三个重点内容。
好了,说到这里,今天的内容就为你分享的差不多了。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本书里为改变自我提供的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讲述了怎样从心智模式入手解决思想问题。心智模式是人类活动的底层程序,能够让我们对同样事情产生不同的解读。以目标为导向的创造性思维、以思考行动为主的控制两分法,以及以直面现实为重点的近的思维,能够培养和发展出具有创造力并且能够自我进化的心智模式。
其次,我们探讨了从人际关系入手解决关系问题的方法。我们要学会使用“课题分离”的方法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而不应该因为别人的评价影响自己的决定。我们要学会独立,摆脱人际关系的影响,既把自己和他人分开,还要能够理解他人,尊重自己。
最后,我们讲述了从实际行动入手开启自我变革的四个原则。检验人生假设、小步子原理、培养“环境场”和情感触动这四个原则能够让我们启动变革,而且以高效率、高标准持续推动自我变革。
其实,每个人都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只是被各种偏见和思维定势所压抑、误导了,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能力效果。这就像心学大师王阳明所说的那样:“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猛虎,只是缺少打开笼子的钥匙。而这本书提供的方法,正是这把打开心结、释放自我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