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思考过,学习会带来什么样的坏处?

前言

凡事必有利弊,一件事给你带来好处的同时,必然也会带来等价的坏处。

你是否对此坚信不疑,拼命努力的学习一定会让你的认知、思考力得到提升。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学习能带给你的不仅是知识、阅历、认知的增长,它同时还会给你带来不好的影响(比如创造力消失、思维固化),而且这种负面影响一点不亚于它带来的好处,我想这就是大多数人长大后变得平庸的原因。

大脑的运行就如同一个人吃东西,食物消化的过程是消耗能量的,少吃身体才能得到滋养。吃多了,吃得不均衡,吃得奇奇怪怪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大脑的成长如同马拉松,它需要健康长久的成长而不是一时的快跑冲刺,跑的太快体力会很快耗尽,跑的太猛烈会伤害筋骨;跑步也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节奏,甚至跑步本身也是有许多不同种类姿势的,大脑的思考也是一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大多数人的学习都是由外而内的,这些外来的输入占据了我们的大脑,占据了原本属于我们自己思想的空间,导致的结果就是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思想。

什么是由内而外:有一个游戏叫你画我猜,我有一个词,但是我不直接告诉你,而是通过一些引导提示让对方自己形成答案;老师教学生如何解一个问题,不是直接告诉方法、答案,而是给出提示,让学生看到可能性,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找到问题的解法。

最近ChatGPT出来之后,很多人都担心工作岗位被替代,我更担心的是「思考」被替代了。当我们习惯了ChatGPT帮我们去思考,那么我们的思考能力就会慢慢降低,甚至慢慢地就忘记了怎么去思考,一定要避免成为工具的奴隶。

  • 就如同武侠中的吸取内力一样,吸取的越多,内力虽然上去了,但是却不精纯,而且混乱不开,互相冲突,伤害根基。不是自己修炼而来的终究是外物,虽然能够短时间内快速提升,但却永远达不到极致。

  • 就如同一个普通人去使用一把神器一样,神器越是强大,对使用者的消耗也就越大,而且无法完美的发挥神器的能力。失去了神器后,使用者甚至不如原本强大,变得更加弱小。

  • 就如同一个只会面向框架编程的程序员,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一种写代码的方式,那就是框架给出的编写方式,失去了框架,他将不会写代码。

学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如同吃饭一样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们需要学得健康,就如同追求吃得健康一样。

1.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1.1. 学习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给人的定义是「理性的动物」,这体现了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即人天生就会思考学习,是我们本能中就具备的能力。

学习的本质就是让人变得更理性,由内而外的成长。学习的本质是通过对外界的观察提升人的知识量,通过大脑的消化进一步的提高认知能力。

没有人教会我们怎么去爱别人,但我们自然而然就会了; 

没有人教会我们怎么面对痛苦,但我们自然而然就会了; 

没有人教会我们怎么面对问题,但我们自然而然就会了; 

没有人教会我们怎么有创造力,但我们自然而然就会了;

学习 =  知识 + 思考

学习就是对世界的直观感受所获取的知识并形成自我认知的过程。通过观察外界、洞察现象获取知识并建立思想的过程是主动的学习方式,但同时也存在另外的一种学习方式,即被动式的学习。

1.2. 主动式学习

主动式学习是简单直接的,发自内心的。我们通过观察世界而所获取知识,通过洞察自然规律得到知识。这些知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直接,即使没有语言,没有文字,我们也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仿佛就该知道一样。因为这些知识简单直接,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知识并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原本就存在的。当我们观察到了也就自然而然的掌握了,这是我们都懂得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知识,而在于基于知识形成自己的思想,建立认知能力。这也是主动式学习的特点,我们通过观察世界得到知识,基于知识形成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将外界的思想转移到我们的大脑中,将其当做自己的思想,这是主动式学习与被动式学习的根本区别。

思想不会凭空出现,一定是有一个原点,而那个原点就是现实世界直接反馈的知识,基于知识引发的思考。通过阅读、听讲等方式直接获取的概念、思想有时并不牢靠,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缺乏了那个原点,即使我们强行将这部分概念、思想记忆了下来,但它是格格不入的,与自身的知识不连贯,不成一个整体。如同在我们自己的思想上留下的烙印,最终破坏了自我思想的完整性。

通过观察可以获得直观的知识,那么复杂的高等级的知识是怎么得到的呢?

首先,要理解高等级知识是怎么来的,它一定是建立在更加底层的知识基础之上,即它本身也是一个加工得到的产物。所以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我们想要理解掌握高等级知识,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底层的知识推导演化而来。不过现实是人的智力、经历是有差别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从A推导联想到B,不是每一个人被苹果砸中都能发现万有引力。

高等级知识 = 直观知识 + 个人思考

我们应该直接学习高等级的知识吗?

即使是复杂的高等级的知识,我们也应该通过自我思考的方式去领悟,正如前面所说的,其实你原本就已经掌握了对应的知识,只需要一定的思考就能得出更复杂的知识。

如果不是从原点去思考推导,而是强行去理解是很痛苦的、有害的,我们必须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我们思考得越深入,才能理解得更透彻,培养出更加强大的思考力;思考得越浅,理解就越片面,慢慢的思考力也就越弱。

我相信一个深刻理解万有引力背后原理的人和一个只知道重力存在的人,他们背后的思考力是有很大差别的。

比如我们都知道「爱」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我们是真实经历过,而不是从书上看到学习的),也知道在现实中怎么去爱别人。即关于「爱」的知识我们是知道的,但基于「爱」延伸出来的「爱情理论」却不是所有人都理解的,即使「爱情理论」也只是建立在「爱」这个知识的基础上推导而来。那当我们想去学习「爱情理论」以便于更好去爱别人的时候,就需要去建立自己的「爱情理论」,而不是将别人的「爱情理论」直接搬到大脑中,当做我们的思想,即使最后思考推导出来的理论与其相差甚远,但这个过程必不可少。

个人的思想一定是由内而外的,而不是由外而内。

编程世界也是一样,我们从学习编程语言开始,又学习各种编程范式、设计模式、框架,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编程语言、编程范式、设计模式、框架,如果只是强行学会了这些东西,那么最终也只会按这种方式编程。当出现新的东西,将会很难学会;当把它们套到具体的编程问题中,将会发现格格不入。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被这些外来思想占据,没有更多的空间来学习新的东西;只有在一开始就是在大脑内思考出了这样的思想,我们才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1.3. 被动式学习

什么是被动式学习呢?那就是我们没有感受到,没有体会过的东西,经过别人提炼好的更高一级的概念(也可能是错误的概念),直接输入到我们的脑中。我们根本理解不了为什么是这样,但通过被动式的学习方式,一次又一次的将这些提炼好的概念塞到我们的脑海中,我们渐渐的就接受了这样的现实,把它当做和直接感受到的知识一样存放在脑海里。

比如我们上学的时候学习诗词,学习散文,每一个字我们都认识,但连起来就不知道什么意思。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还小,理解不了诗词中的情景,年少的我们又怎么能读懂「大人们」写的关于「大人们」的事的文章呢?强行去学,强行去记事非常痛苦且不利于大脑的发展的。

这些概念和直观的知识是不一样的,它们是模糊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它原本应该有一个从直接观察到的知识推导而来的一个过程才得到的抽象知识;但因为缺少了这一过程,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它就是这样的,我们只要塞到脑海里,强行记忆下来就好了。

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查尔图就是一个典型被动式学习的人,他学习很用功,做事情很刻苦,每天背 18 个小时的书。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获取了很多的知识,但却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在全校师生面前闹出大笑话。失去了想象的能力,失去创新的能力,而这正是我们人类最珍贵的能力啊。

如果我们只会记忆,那么我们和机器又有什么分别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告诉我们送鱼给人,不如教会别人捕鱼的方法。与其被动的接受别人送的鱼,不如跟随别人学会捕鱼的方法;与其学习别人的思想,不如思考思想背后的脉络,形成自己的思想。

2. 学习带来的坏处?

学习是否有坏处?可以将学习分为正确与错误的方式,错误的学习方式会带来坏处,这点大家认知应该还是统一的,但正确的学习方式也会带来坏处,你相信吗?

  • 很多时候,我们的学习方式都是错误的;

  •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正确的方式后来发现是错误的;

  • 很多时候,正确与错误的边界并不是黑白分明的,不同的视角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如果没有一个边界清晰的将正确与错误划分开来,那这就不是一条可靠的判断准则。

假设正确学习方式的边界是这样的“我们消化了特定知识或思想并且可用其来指导实践”,那么我们学习的思考过程是在一个框架范围内的,这个框架范围的约束带来的压力就是一种坏的影响。比如我们学习了孔、孟、朱、王的思想,当我们学会了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势必就留下了其思想的影子,这就是我所说的带来的坏。

我们更应该去了解这坏处是什么?从哪来?怎么减少?

2.1. 看不清知识的本质

知识是简单直观的,我们每个人通过观察感受即可获得的。知识是世间的真理,反映的是宇宙原本的规律。

比如亲情、爱情、友情,也许我们没法用文字描述它,没法用语言表达它。但我们只要感受过,我们就知道什么是亲情、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友情。

而如果是一个没有感受过的人,你用再多的概念,用再好的方法,花再多的时间也是无法让他学会的。因为「亲情」本身才是知识,而所谓的概念、方法、技巧并不是本质的知识,在一个人没有掌握最本质的知识之前,他是无法真正掌握基于该本质知识之上抽象出来的知识的,即我们不可能掌握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一个没有感受到父爱、母爱的人,是学不明白亲情是什么的; 

一个没有爱过别人的人,是理解不了什么是爱的; 

一个没有思考过的人,是永远也不知道思考是什么的; 

一个没有顿悟过的人,是永远不知道顿悟是什么体验的; 

一个没有下过水的人,是学不会游泳的;

知识可以分为直观知识和抽象知识,对于直观知识,我们无需担心学习的问题,因为那是通过观察、感受就能懂得的。而对于抽象知识,我们则要慎重,基于抽象知识衍生出的思想更要慎之又慎。

过度的学习抽象知识会导致大脑变得混乱,甚至无法区分许多简单概念的差别。

在大学期间,我曾经有过一个月阅读几十本书的经历。那时的我为自己的知识量急速增长而感到喜悦,但却没有意识到,阅读量上去了,但理解能力却始终卡在某个水平,仿佛被什么「重物」压住而无法提升。后来我才知道,那「重物」就是通过阅读吸收的知识本身,过量的知识输入导致大脑消化能力跟不上,更进一步的挤压了原本的自我思想的生存空间,实在说不好是福是祸。

物理学上有一个定律叫熵增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的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度是会随着时间越来越高的,且无法逆转,最终走向灭亡。过度的学习会加快思维系统的混乱程度,想要降低思维系统的复杂度,我们就需要确保大脑知识的有序、连续、完整。这就要求我们合理有序的去学习知识,形成我们自己的思想。

2.2. 失去思考的能力

当我们不再需要思考的时候,思考的能力也将不复存在。

你思考过是什么吸引了你看这篇文章吗?看之前你思考过学习为什么有坏处吗?思考过怎么去避免吗?思考过这篇文章可能是错误的吗?

人的大脑是有惰性的,当我们需要去解决某一个问题,解决之前就直接拿到了解决的方法。那么我们就不会再去思考,而是直接吸收了进来。

思考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提取记忆是比较快速且消耗低的,所以人类的大脑进化出了偷懒的特性,即能不思考则不思考。

就如同计算机的CPU与内存一样,每次都直接从内存中获取信息,那么CPU则只能当做摆设,没有发挥计算的能力。而内存存储的信息总是有限的固定的,当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不一定那么适用,显得呆板而没有创新。

我们的大脑空间是有限的,如果过多的吸收外部的思想而没有消化掉,就会占据大脑的空间且这部分空间是没有充分利用的。就如同在一个瓶子中装许多的石子,这些石子就如同不同的思想,他们是不能完美融合的,导致瓶子中会有许多的空隙,很多的空间被浪费掉。

由内而外的思想则如同水一样,可以撑满整个瓶子的空间。

同时因为空间被占据了,自我思想的诞生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更进一步的限制了自我思想的出现,最终导致思考力的低下,失去思考的能力。

2.3. 思维变得固化

思维是直观知识推导为更高层级知识的过程,而这个原点到高等级知识的推导路径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是主动式的学习方式,我们会建立自己的推导路径,同时形成可重复建立这样路径的能力。而如果是被动式的学习,将外界的思想复制进来,就会得到只有一条路径的结论。而且我们只知道这样的路径且无法推导出新的路径。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僵化的思想道路是有限且固定的,即思维固化,也叫思维定势。

就如同江河与河道的关系一样,在河道未固化之前,是江河塑造了河道。而当河道固化之后,则变成了河道确定江河,河道决定了江河的长度、宽度、高度。

就如同个人的观念一样,当一个人深信某一件事情是正确的,他人提醒他做出改变是很难达到效果的,除非他某一时刻突然顿悟。这往往是很难的,很多情况下只能是现实的痛苦来教会他改变。

生活中,我经常被某人提醒洗完脸、做完饭了把留下的水渍清理干净。我一直很不明白,就一点水渍有什么大不了的,过一会就干了啊。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另外两人之间同样的对话,同样的苦口婆心发生在了他人身上,我才突然理解,这件事情很重要。


3. 如何正确的学习?

学习的过程中会带来一些坏处,我们无法避免,但这并不是我们不学习的理由。因为时间不会停止,我们总会长大,我们无法停滞不前,不能因为没有一种完美的无害的学习方法就放弃学习,我们需要一种适合自己的健康的学习方法。

我们不追求完美,因为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

3.1. 选择知识的来源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值得学习,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阅读,并不是所有的道理都值得深思。

这里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是,当你没有真正去学、看、听之前,你是无法判断这部分知识是否值得学习的。只有当你真正地去做了才能够做出判断,而为了更好的判断,可能已经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在里面,最后发现那只是一些糟粕的东西。更为可怕的是有一些是诡异的东西,你甚至没法辨别出来就已经深受其害。

下面是我找到的可以有效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它们能提高你做出正确选择的可能性,但这不是绝对的。

3.1.1. 学习经典流传的

能够跨时代流传的,已经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很大的可能就是值得去学习的。还有一点是,经典的书籍往往受众很广,而要想得到不同群体的认可,背后一定是直至原点的,足够直观的,这样才能够让不同知识群体的人都能看懂读懂。越是直观的越是接近真实世界,越是接近真理。

并不是说所有经典都值得读,如果发现不适合的放下就好。世界上那么多书,我们的一生只能看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合适的更重要。

3.1.2. 学习不同的学科

社会的分工变得更加精细,对人才的要求也变成了专业的人才而不是综合性的人才。这是不利于个人思想的建立和创造力的培养的。

钱学森在晚年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的背景是中国的教育机制没法培养出具备科学创新能力的人。对此,钱老给出了一个方向,那就是我们不仅要学习理性的科学知识,还要学习文化艺术修养。

专业性人才不是不好,但有思想力的专业性人才更好。如果我们只学习某一个学科的知识,我们的思想就会慢慢的只会思考这方面的知识,一旦思维定型,我们将很难发现另一面的阳光。

在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是一个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圆会越来越大。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外部的知识和思想的强行介入,如果大脑没能好好消化,我们的大脑慢慢的就会变成一个三角形,思维的广度也被限制在了那个「角」里。

学习一定要是内在养成的,不要让外来的知识限制了自己的思想,要做思想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多学习跨学科的知识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个问题。

3.1.3. 看背后的积累

一个东西不会凭空的出现,必然有一个前置的东西成就了它。如果是一本书,那么书的背后必然有作者、有出版社、有书中关联的人和事。这些是一个很好的判断基础,可以让你了解这本书是否值得学习。更进一步的,也可以发现书背后的知识,那更接近真实的知识,得到更值得读的东西。

这和现代商业的品牌很像,一个想长远发展的品牌是比用户更在意自己的品牌价值的,他们更在意输出的价值。

3.1.4. 看内容大纲

搭建出知识的大纲,根据大纲判断是否值得学习。大纲反映的是事物背后的思想脉络,是知识的精华所在。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了解其思想的产生原因、方式,最终构建自己的思想,而大纲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我看书的习惯是先看作者的自序以及书的大纲结构(可以是书的章节结构也可以是基于每一章节的开头内容提炼),如果没法理解大纲的逻辑关系,没法理解其完整性,那么我大概率不会继续读下去。

3.1.5. 看第一感觉

「感觉」这个东西初看没有科学依据,听着比较玄学,但我认为是符合人的认知习惯的。人的大脑分为理智的部分和非理智的部分,理智的部分是我们日常思考所用到的,而非理智部分其实日常中也用到了,只不过我们没有察觉到,即我们的潜意识。就如同睡着了之后,我们的身体机能还能够正常工作一样,这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而潜意识的计算能力是远远超过理性大脑的,「感觉」这个东西的来源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因为其计算能力远超理性大脑,所以我们感知不到推理的逻辑过程而是直接得到了一个结果。同时也因为是潜意识推导得到的结果,所以会比较模糊不够具体。但这有时也是准确的,它不是凭空出现,而是有一个推导的路径从而得出的结论,所以我认为是科学的而非玄学。

现实中很多人对另一半的要求有一条是看感觉,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感觉也是一系列的「思考」过程得出的结论。当然有的情况下,我们会看到凭感觉得到的结果不准确,逻辑不通。我觉得更可能会是另一个原因造成的,有的人只是拿感觉当一个表面的理由,并不是感觉的不可靠,感觉是真实的,但表达可以口是心非的。

3.2. 追求本质的学习方式

事情不会凭空发生,一切都有一个原点,如果能找到那个原点,你就理解了本质。

越接近本质的东西越接近真实,越容易理解。反而是经过层层抽象的东西难以理解。那么如何去追求本质呢?

与思考一个人的本质类似,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看待问题的本质则是看事物的组成属性、看事物的根本来源、看背后的底层逻辑。

3.2.1. 看组成属性

对物质属性的观察更细致,对物质的理解就更深刻。比如物理学上掌握了分子、原子,基于此掌握了核能。

如果我们能够将一个事物解构,然后进行重组,那说明我们已经对这个事物有了很深的了解。这也是为什么程序员很推崇要掌握框架源码的原因,学会源码,你就能够创建一个新的完整的框架出来,也能帮助你更好的去使用框架进行编码。

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出爱情是是什么?

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说,激情、亲密、承偌构成了爱情。先不说它是不是就是爱情的完美定义,但我们因为他将爱情的拆分成了更基础的概念,让我们理解更深了,这就是更进一步靠近本质带来的效果。而这个解构的思考过程就是我们思考力提升的过程,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提升了思想。

3.2.2. 看来源

我们都学过人类历史,知道人是怎么一步步进化而来的,也因此我们对人类本身了解更深刻,我们知道人类是更高等级的动物。如果你去给一个不了解人类进化知识的人说,人是动物,他是理解不了的,可能会觉得你是个傻子。

「恶」是什么呢?

你能用一句话将「恶」解释清楚吗?很难说清,因为它太抽象了,可以和很多东西关联起来。但如果我们找到了它的根源,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它。

比如我们假设「金钱是万恶之源」,有了这个前提,是不是感觉对恶的理解更清晰了,脑海中从一片空白变得有一个模糊的痕迹了,原来那藏在漆黑泥土底下的金币就代表「恶」,原来那染着血迹的红色纸片代表「恶」。

3.2.3. 看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是现象背后的运行规律,也即事物本质的一部分,发现了它,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就更加深刻。

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有人告诉我们,讲一件事情之前先讲背景;要想讲清一件事情最好有具体的案例、数据。很多人都这么做,也的确很有效。那么你是否想过,为什么这样有效?难道不这样做就不行吗?

我们可把它当做一种套路、方法、技巧,他的确值得掌握,但背后的逻辑才是真正重要的。

先讲背景的底层逻辑是为了形成沟通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双方均理性且掌握的信息量相差不大的时候才形成沟通,否则就是单方面的信息输出,达不到沟通的效果。

沟通 = 理性的主体 + 信息的交互

一个足球爱好者和一个篮球爱好者就某一场篮球比赛进行沟通就很困难,除非足球爱好者也懂篮球。如果双方都已经具备了沟通主题的相关信息,那么讲背景就没有意义,应该直接切入问题。

有一次我参加某一个业务场景的降级方案评审,因为中途加入的,所以就导致了开会结束我还在想这个场景和其它场景有什么差别吗?为什么要做降级方案?

如何发现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呢?

尝试具体到抽象的提炼,从个例到一般的推导,这个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但每一次这样的尝试都会让我们更进一步。之所以是底层逻辑而不是具体的方法方式,是因为它能够解释多个现象,多个问题。所以我们要找相似性、抽取变量,组成方程式,得到的方程式就是那个底层逻辑,至少比表面现象更底层。

为什么程序员写的代码会有Bug?

任何一个程序员写的代码都可能会有Bug,这基本是一个共识,所以不会要求一个程序员写出零Bug的代码。但我们可以将Bug的出现概率降低到某一条线之下,怎么降低呢?我们就需要解释Bug出现的原因,挖掘背后的运行逻辑。

Bug = 代码逻辑漏洞 + 框架API错误

  • 代码逻辑漏洞:代码逻辑是业务逻辑的一个映射,代码逻辑漏洞有两种情况,一是逻辑本身就有错误,与业务的逻辑不一致;另一种情况则是主流程逻辑没什么问题,但是边边角角的逻辑忽视了,即边界问题。

  • 框架API错误:这类错误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开发者用了错误的API或者正确的API却使用了错误的方式;另一种情况则是框架的不稳定更新导致原本正确的API变得不正确。

Bug=代码逻辑漏洞(逻辑错误 + 边界错误)+ 框架API错误(使用有误+API变化)

一层一层的抽象之后,就可以看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有逻辑在里面的而不是只能一个一个Case的去分析解决,通过上面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可以去解决通用性的Bug出现问题的,比如下面根据各个变量给出的对应解决方案:

  • 逻辑错误:加强开发者对业务的理解,逻辑更加清晰

  • 边界错误:完善测试Case以确保各场景得到测试

  • API使用有误:推动API设计的合理性,降低使用的难度

  • API变化:做好向下兼容,版本控制

3.3. 回归本源的学习方式

先学会,然后忘记,最后学会。

小的时候很喜欢看武侠,当看到张三丰教张无忌学习太极剑的时候出现了一段很难理解的剧情,“张三丰第一次问张无忌,张无忌说全部记住了;过了一会,张三丰又问,张无忌说还记得一部分;过了一会,张三丰又问,张无忌答,全部忘记了”,但忘记了却也学会了。很难理解,金庸老爷子这么写是什么意思,后来我想,这也许就是最本源的学习方式。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先学会,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忘记,但慢慢地我们又想起,思想每一次在大脑中生成,就越深刻,也就学会了。

刚开始做研发的时候,我追求的是前沿、高深的技术,鄙视简单的笨方法,我认为那很有挑战性。后来我才发现,将事情做复杂反而是一件简单的事,将复杂的事做简单才是困难的。

先做复杂、再做简单;学会套路、忘记套路。

3.4 创造式的学习方式

学习是手段,建立知识体系,形成思考力才是目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传言,“鱼的记忆只有7秒钟”。当然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有一个与记忆相关的知识点是真的,那就是人的大脑大多数情况下同一时刻只能记住7个左右的概念,这是大脑的一个瓶颈。那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记住很多的知识呢?比如长达一个小时的脱稿演讲,这是因为当知识有了结构,我们就能将知识串起来,虽然同一时刻只能记住少量的知识点,但通过这些知识点又能够唤起更多的关联知识。

金字塔原理很出名,应该很多人都听说过,学习过,它的本质就是利用大脑的运行机制。当事物有了结构,同时也就具备了联系,这时就可将知识串联起来,从而更好记忆、更好理解。

学习中创造

创造是最好的由内而外的学习践行方式之一。

创造就是将两个事物、概念关联起来,得到一个新的东西。创造式的学习方式就是创造对你来说新的知识、新的思想的学习方式。

还记得前面所说的由内而外的学习方式吗?创造出新的知识、思想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过程。同时因为是自己完全参与的过程,所以感受会更深刻,更接近真实。

如果没有创造的能力,那就试图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去重新梳理外部的知识和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当一些新的东西出现,创造力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思想具象化

有思考,就会有写作;有写作,就会有阅读;有阅读,就会有学习;有学习,就会有思考。

大脑中的思想大多都是抽象的,当将他们复刻到现实世界后就会具体很多。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考力锻炼方式,这也对应着普适的逻辑方法,即归纳和演绎。当我们能将具体的事物进行抽象,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这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很多人的学习过程中输入很多,输出却很少,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由内而外的学习方式。当你真正的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你一定会有强烈的输出欲望,一定会有很多可输出的东西的。

输出不一定是要让他人感知到,输出只是一种具象化的过程,即使那只有自己能看到。

4. 写在最后

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我们终归会老去,会变得白发苍苍,会失去活力,会变得行动缓慢,我们会成为新一代年轻人中的老古董,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但真的不能改变吗?我希望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会变得更加充满智慧,即使年迈也依然充满了想象力,依然睿智的而不是愚蠢的。

:本文是个人关于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的一些思考和观点,并不一定准确,也不代表高德观点,欢迎大家指错、给出更好的建议,最后希望本文能给你带来帮助。

推荐阅读

  • 高德地图作业平台低代码实战

  • 我们是否对现代前端开发框架过于崇拜了?

  • 从业务开发中学习和理解架构设计

  • 从GFS到GPT,AI Infra的激荡20年

关注「高德技术」,了解更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