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9

“文明”与“文化”的基本问题


一、文化的起源

在我们着手研究什么是文化和文化的起源问题时发现,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无论我们去翻阅多少经典菱或辞书都所能找到的答案,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定义。

美国学者A.L.克鲁伯(A.L.Kroeber,)和A.L.克拉克洪(L.D.Kluck-hohn)合著的《文化:其概念和定义的批评》(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by Clyde Kluckhohn, A. L. Kroeber, Alfred G. Meyer, Wayne Untereiner, 1952)一书中列举了一个调查结果,从1871年到1920年,关于“文化”的定义仅有6种,而到了1951年,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164种。《文化:其概念和定义的批评》P219)。再从上个世纪 50年代直到今天,关于什么是“文化”全世界仍然找不出一个统一的科学定义。

一个没有确切科学定义的词汇,并不等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清晰的使用。比如说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法制文化、群众文化等等;再比如说文化活动、文化用品、文化生活、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等等可以说绝大数人都能够正确理解。但作为一个词汇、一个科学的概念如果不能有一个清晰且科学的定义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出现无数矛盾,在科学研究中也会也会产生歧义(比如在下一个环节我们将讨论的“文明”与“文化”问题)。

既然如此,我们就从“文化”这个的源起开始讨论,一般认为汉语的“文化”一词对应英语的是“culture”,假设这一对应关系成立的话我们只要研究一下这两个词汇的源起与发展,就比较容易解决对“文化”的定义问题。

中国的大多数学者认为汉语中的“文化”一词,最早可以上溯到《易·彖传》之释贲卦:“小利而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东汉著名儒家学家郑玄在此注说,“贲,文饰也。”又说,“天文在下,地文在上,天地二文,相饰成《贲》者也”。后来人再把这句话释成现代汉语时又各种解释。

首先《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周易”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认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书;一种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书,英文中The Book of Changes的译文就是取此义。,其“贲卦”的“贲”字从“贝”, 贝壳都有花纹,在古汉语中可借来表示装饰、文饰。在中国古代有天、地、人“三才”之说。天有“天文”,如星辰日月、雨雪风霜的变化;地有“地文”,如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等;而人有“人文”,工具服饰、语言文字,行为规范、典章制度等等。

“贲”卦是由两个卦象组成,下卦是代表火的“离”卦,上卦是代表山的“艮”卦。火性柔而山性刚,真所谓“刚柔交错。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这段文字,用现代汉语表述为:认知“天文 ”自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掌握“人文”社会要靠法律规制和道德。观察“天文”自然,是要掌握其变化规律,观察“人文”社会,是为了约束和教化人们的行为。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汉语中“文化”的概念解读——人文教化。

我们再来看一看西方的“文化”概念源起。在英语中有这样一个词汇“culture”,把它翻译成汉语主要的意思是文化;养殖;培养;修养;培植;培养等。这个词最早的含意为养殖;培养; 培植而后来衍生为“文化”。有语言学者考证 “culture”来源于拉丁文文的动词“Colere”,意思是耕作土地,安托万·菲雷蒂埃于1690年编纂的《通用询典》中,即把文化定义为“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果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直到18世纪后,文化的含义又演变为四层意思 ,一是指个人素养、二是整个社会的知识、三是思想方面的素养、四是指艺术和学术作品的汇集。在此基础上,文化又被引申为一定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后来又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直到19世纪中叶后,随着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特别是人类学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不断深化,使人们对“文化”这一概念产生了新的理解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他指出:“文化是一个`复卫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一切其他规范和习惯”。

我们不难看出“文化”与“culture”只是现代翻译中一般意义 的等同,但从两词的来源看“culture”从于耕作土地,而“文化”则从“人文教化”。再从具体应用上来看,英语culture既有泛指性抽象概念含义,又有特定的具体所指;而汉语中的“文化”只有笼统的抽象意义。比如说,在英语中“pop culture”可以翻译 成为汉语“大众文化”与“大众文化活动” 但汉语这两层意思却完全不同的。

由此可见,“文化”这个概念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人类学之父、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他在《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写到:“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醒的是,在这个定义中泰勒没有把文化”与“文明”分开来说,实际上这个时候E·B·泰勒仍然确认“文化”与“文明”是类同概念。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作了提出了一个“地图理论 ”,他认为“人类学家对文化的描述可以和地图作个比较。地图显然不是一片具体的块,而是特殊地域的抽象表示。地图如果绘制得精确,人们看了它就不会迷失途径。文化如果得到正确的描述,人们就会认识到存在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生活方式,认识这些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1 8 8 4— 1 9 4 2 ) 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实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7年 4 月,2页)可以说马林诺夫斯基有关“文化” 概念的阐述是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概念集成。

20世纪初美国“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斯莫尔在1905年时提出“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人们为试图达到他们的目的而使用的技术、机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人类为达到个人或社会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手段。

同为“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的帕克和伯吉斯(1921年)则认为,一个群体的文化是指这一群体所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而这些社会遗传结构又因这一群体人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而获得其社会意义。(属历史性的定义)威斯勒(1929年)指出:某个社会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被称作文化,它包括所有标准化的社会传统行为。部落文化是该部落的人所遵循的共同信仰和传统行为的总和。(属行为规范性的定义)

亨廷顿(1945年)强调,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属遗传性的定义)萨皮尔(1921年)则表示,文化可以定义为是一个社会所做、所思的事情。(属不完整性的定义)。《大地》(2002年第六期)从历史上来看,学术界对“文化”这一概念直到20世纪中期才逐步驱同。

现在我们再来考证一下相关权威的辞书:在《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译本)》中共收纳了17条有关“文化”的词条,竞没有一条关于“文化”的定义(8)(260P);《法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30)(P119);西班牙《世界大百科全书》则认为,文化就是在某一社会里,人们共有的由后天获得的各种观念、价值的有机的整体,也就是非先天遗传的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对社会学家来说,文化包括构成一种文明的所有社会方面和物质方面的成果和价值(30)(P81)。

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对文化的定义为:“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26)(P92)

1979年由中国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缩印本)》更加详细的解释了文化的定义:“文化作为一个概念,学术界定义很多,但大体上可概括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 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②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文明内涵具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涵义是文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表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达到较高的水平。狭义的文明是指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文明①同“文化①”:古代文明|商业文明。②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有文化的状态:文明社会|避草昧而致文明。③旧时指时新的、现代的:文明戏。区别,文化多指群体意识,即人群中每一个体都具有的是非标准、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办事方法的主流部分;文明则多指人类的某一可以用文化、血源或地域来界定的群体,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实践所创造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方面的成就,具体表现如典章制度、经济政治措施与成果、学术思想、军事胜利等。简单地说,文化常指观念,文明常指受文化支配下所产生的实践成果。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物质及精神方面的表现,但非所有的文化都能结出文明之果,而任何文明都有文化的背景和基础。文化可以决定文明的命运,文明的程度可以影响文化的改变。文明与文化的区别 文化和文明是社会发展过程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区别表现在: ①从内容上看,文化是人类征服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活动、过程、成果等多方面内容的总和,而文明则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华部分。 ②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 ③从表现形态上看,文化是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文明则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发展过程。 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义概念。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中既包括优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于人类的内容,也有不利于人类的因素,但它们都是文化。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一个褒义概念。”

《辞海(缩印本)》1979年(1533P)

综上所述,古今中外关于“文化”这个词汇的解释,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甚至在二十世纪中期之前,对其研究的学者并不多所谓“文化学”、“人类文化学”尚未形成成熟的学科。在这种情况 下,更多的人,特别是汉语使用者,基本认可1979年出版的《辞海(缩印本)》定义。

但是认真分析一下,我们会发现这里的“广义文化”定义是: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果我们对“文明”这一词汇进行详尽的考察,使用这样的文化定义,很容易混摇“文明”与“文化”两个概念。事实上目前西方很多学者已经认为这两个词汇是同一概念。

究竟应当如何定义“文化”我们将以后的章节中阐述。


二、“文明”与“文化”之辩

 

上一节我们提到,西方很多学者已经认为“文化”和“文明”是同一概念或类似概念,19世纪,英法两国把“文化”与“文明”视为同义词,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就把文化与文明连在一起,他说:“就广义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合的丛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所获得的全部能力和习惯。”其实在学术上还有很多不同观点,最具代表性包括以下几种:

 以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Vere Gordon Childe)所著《社会进化》(Social Evolution,1951)和克拉克(G. Clark)的《从野蛮到文明》(From Savagery to Civilization,1946)为代表的论著都认为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明是在文字出现、城市形成和社会分工之后形成的。尤其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文明是较高的文化发展阶段。

第三种观点认为,文化和文明是属性不同的两个部分。代表人物德国文化社会学家艾尔夫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就认为:“文化与文明的分别,便是文明是‘发明’出来的,而文化是‘创造’出来的。发明的东西可以传授,可以从一个民族传授到另一个民族,而不失其特性;可以从这一代传到那一代,而依然保存其用途。凡自然科学及物质的工具等等,都可目为文明。”“文化既是创造的,所以它是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民族性的表现,只有在一定时间与空间内,能保存其原有的意义,别个地方的人,如抄袭过去,总会把原意失去的。凡宗教、哲学、艺术等,都是属于文化一类的。”在20世纪之前,德国传统的看法普遍认为,文化包括人的价值、信仰、道德、理想、艺术等因素;而文明仅包括技术、技巧和物质的因素。他所说的文明即是科学技术及其发明物,而文化则是伦理、道德和艺术等。

“文明”一词,在世界各国出版的辞书中,对其含义的解释不尽相同。1961年,法国出版的《法国大拉罗斯百科全书》解释“文明”一词为:一指教化;二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精神、艺术、道德和物质生活的总称。 1973年至1974年,英国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解释“文明”一词为:一种先进民族在生活或某一历史阶段中显示出来的特征之总和。

前苏联在1978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认为“文明”一词的含义指:社会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程度。

    当然,这些经典观点都各自有各自的道理,但也都存在着一定问题。应当如何理解这“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呢?任何一个概念的定义,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变的。任何词语的含都可能随着应用的方式、应用的场和应用的习惯变化而变化。用文字学的考证,“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现代学者认为: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这种观点前半部分找到了“文化”与“文明”内在关系,但否定“原始文明”的存在,认为“文化”与“文明”之间有高低之分就缺少理论依据。

我们再从空间上来看,文明往往和文化一样都没有明确的边际,它们都可以是本民族的,也可以是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

如果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和文明都包括精神、和物质和技术。有人认为文明较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但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无论是金字塔还是长城都是文化发展的具体体现。

那么到底我们所说广义的“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又在哪里呢?首先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一般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文化是由局域性走向广域性的。而文明的一般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广义的“文明”概念具有广域性。 

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文明的形成都必须依托相应文化的积累,反之是不成立的。由此可以证明。学术上那种文化大于文明的观点也是不成立的。

最后我们还以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例如,可以说酒文化、食文化、服饰文化,但一般不说“酒文明”、“食文明。

通过对“文明”与“文化”比较,我们大体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明”与“文化”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具有完全不同的含意,任何一个概念无法完全替代另一个概念。而这两个概念都可以表述人类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状态,但相比较之下“文化”的表述 相对具象,而“文明”的表述更为宽泛。这两个概念的内在联系告诉 我们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的文化成果汇聚,就可以形成 一种文明。这样的认识是我们重新定义“文化”与“文明”关键。

文化是人类行为形成可共同识别的符号,是人类凝结于劳动中的智慧结晶。文化具有传承性与批判性,它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唯一标记,文化它体现了人类生存状态的点点滴滴,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化,它是文明程度的载体。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在劳动中的智慧体现,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没有智慧便没有劳动成果,这种在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结晶就是文化。比如说,在原始文化中“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发现不易折断的纤维、把纤维制作成绳子、绳子可以打结、用打结的方法辅助长久记忆,这里每一个发现、每一个判断、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结果,以致之后的每一次使用,无不凝结着人类的智慧,也就反映出了文化的存在。

我们之所以说文化“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化”,是因为任何一个文化成果的产生过程及其的结果,以及后来的应用都涉及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以“结绳记事”来分析,从思考、判断、制作到应用其每一个环节都会涉及从属、合作、协商等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复杂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原始社会的绳子主要是依靠草本纤维制作的,草的使用就使人与自然之间发生了关系,大家都知道草可以涵养水份,可以供牛羊食用,甚至人类也可以选择性食用,“结绳”占用了草的资源,那么人类、牛羊的食物就会减少,涵养的水份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部分或全部之合。是文化发展的综合体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总体程度。

汽车替代人力车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共和制替代君王制也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前者是物质财富的发展,后者则是精神财富的发展。具体分析起来,汽车与人力车相比较,机械文化发了根本性变化,从而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文化、消费文化和欣赏文化;共和制与君王制,表面看来是一次革命的结果,其实是一次文化的演进。这样的改变人们的行为、权利要改变,社会的制度、法律要改变,这些改变无不显现人类智慧的结晶。之所以我们说文明反映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总体程度。是因为简单的文化变化,无法全面影响人类社会的进程。有了内燃机不等于有了工业文明,只有在内燃机得到广泛应用,电气化开始实现、社会形态才有可能发生变化。

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反映为文明是文化的器皿。文化的积累在器皿中形成体积平面,表示为文明的内容与水平。而文化的堆积最终形成文明。从哲学的意义看,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内燃机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工业文明,而一部内燃机从矿石到冶炼,从部件到组装,运行到生产出新的产品,每一个环节都蕴藏着人类智慧,但这一改变还没有最终装满工业文明这个“器皿”,电的发现、化学工业的产生等等这一系列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发展,最终让工业文明这个“器皿”越来越满,于是便产生了真正的工业文明时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