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会怎么走下去呢?

无论是在小说、电影、游戏,主角约等于故事的主线,同时也能让观众有足够的代入感,跟着主角的视角历经沧桑。

正因为我们习惯了主角的视角,似乎故事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主角光环”来解决。所有的选择像是开了上帝视角,一切都那么地顺理成章。

假如,主角没有活到最后,一切都让位于故事的叙述。作为观众的我们多多少少会感到遗憾,尤其是当主角不明不白地被干掉时,那样的心情更是难以名状。但这并不是说观众不能接受,而是希望主角能“死个明白”,不管结局如何,总得为主角赋予某种意义。

譬如,《天龙八部》的萧峰,最后明晓了身世,洗清了冤屈,又“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本可以是皆大欢喜的结局,然而辽帝的一句诛心之论,却让他魂断雁门关。大抵是他身为契丹人,却成长于汉地,受汉人之恩,却又被耶律洪基视作叛徒,加之“塞上牛羊空许约”的悲剧,已让他无路可退。基于主角,他的选择令人唏嘘,但基于故事,却是合理的。

又如,《潜伏》的余则成,虽然他活到了最后,且故事结束后仍在活着,但从他搭上飞机的那一刻起,故事的主线已不在他身上了。虽然仍有千千万万个余则成在执行任务,但“深海”却只有那一个。

然而,所谓的“主角光环”多是伴随故事而生。倘若故事的走向开始偏离时,光环大概也会随之黯然失色。

我们读书、观影、玩游戏,虽然有都带有个人的倾向,但我们依然是处于相对被动的一方。我们被故事牵着走,所有的曲折蜿蜒与通天大道都是被先后安排好的,于是读完后,仿佛全知全能般探清了所有的情节走向。似乎回到故事的任何一个节点,你都能凭感觉顺利通过。

那么,倘若故事的每个桥段与节点都有的选,且每个选择的背后都会开出一条、甚至好几条新路。我们又会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呢?

如果回到那个峥嵘岁月,像余则成那样做一名情报人员,周旋于各方势力中,我们如何保证我们所做的每个选择都能安全?即使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完备的情报策略,最后的结局是不是一定能顺利平安呢?换句话说,带着“不忘初心”的使命,能否一定得到理想的“始终”?

在交互式游戏中,作为玩家的我们看似可以随意操控,可我们却不知道每个选择的背后又是怎样的一盘棋。正如游戏《隐形守护者》中的主角肖途一样,带着一颗赤诚的心加入了秘密战线。周旋于日伪、中统、军统、黑帮等各方势力中。他的每个选择都影响着故事的走向。

四条主线,一百多个分支结局。即使你在选择中努力地完成了组织交派的所有任务,却依然会因为某个选择而改变身份与结局。

一念之差,便会让主角远赴东洋化身日本军官,奏响“扶桑安魂曲”;亦或加入军统,迷醉在讽刺的“美丽新世界”中,不知“丧钟为谁而鸣”,只有“红色芳华”才是完美的结局。这个结局的原型就是历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王牌特工——袁殊。

当你在交互式的体验中,不知不觉便会增强对主角的认同感与故事的浸入感。打破了单向叙事的时空观,让每个不确定的选择都有了意义。所谓的“主角光环”,只是这样在一个又一个的选择中达成的。在历史大背景的裹挟中,谁都难以置身事外。每一个故事都是无数个选择的连结。而每一个选择也是所有故事的开始。

有时候,正是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的选择,故事线中的主角才得以走向康庄大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主角会怎么走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