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7

原文标题:《行走笔记:不适合用加密圈的方式拥抱元宇宙——元宇宙圆桌论坛(三)》


本篇笔记来自3月2日巴比特的直播《元宇宙的产业实践和未来趋势》,由区块链行业实践者,也是《元宇宙——通往无限游戏之路》一书的作者长铗、刘秋杉与国盛证券区块链领域研究员共同探讨相关话题。



笔记会分三期完整呈现。最后一篇笔记讨论了元宇宙有哪些普通人可以参与的红利,元宇宙和哲学有什么关系以及元宇宙未来的终极形态会是什么等问题。

以下,Enjoy:

主持人:书中提到元宇宙有七大技术:区块链、虚拟引擎、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扩展现实、新型算力平台、5G。这些技术是构建元宇宙的底层基础设施,其中也蕴含着产业投资和创业的机会。

而作为普通人,如何才能参与元宇宙的浪潮,是否有机会分享时代的红利?

宋嘉吉:最近有很多科技圈和投资圈的朋友对元宇宙的赛道感兴趣。

1、首先是要放开思想之后的学习。要建立认知。有人会问,我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好好的,来数字世界干嘛呢,完全是浪费时间。

当你没有形成认知,是很难参与的。能够和新时代的年轻人同理心的思考是第一步。 不同年龄层对相同的东西理解确实是不一样的。

我们80后和父辈相比,对网络技术和电子产品的接受度会更高。我们也应该允许下一代,00后、10后对数字世界和IT技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与我们有差异。

2、要多去用。有些朋友研究NFT,但自己没有接触和拥有过NFT。但对技术,对ERC721协议也很难理解。只靠嘴上讲是很抽象的。

可以多关注相关产业的信息。

当然作为新兴行业和投资方向,风险还是挺大的。有波动性和周期性,需要相对谨慎。

长铗: 普通人可以从两个方面参与元宇宙。

一是创业或从业角度。元宇宙要涉及的技术基建赛道特别丰富。无论是做游戏、 VR设备、区块链、社交、甚至包括汽车,都可以和元宇宙结合。元宇宙确实很出圈。可以给我们带来创业和从业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积极地拥抱这些产业。

二是从用户角度。可能有些朋友是从区块链圈、加密圈转过来的。我建议大家不要以过去加密的方式去拥抱元宇宙。加密圈的方式就是投资赚钱。而元宇宙的逻辑不太一样。

加密圈是有资产可以交易的,但元宇宙最好的拥抱方式还是把它视为游戏。元宇宙强调体验,强调用户参与共建、自治。那我们就抱着体验的心态,玩的心态去体验产品。投资一定要谨慎。元宇宙的投资逻辑和加密货币投资不完全一样。

刘秋杉:元宇宙投确实需要谨慎。2021年很多人会看到元宇宙的所谓投资红利,特别是大企业。但大红利往往意味着大风险。比如脸书的市值在宣布ALL IN 元宇宙之后,首度跌破了6000亿美金大关。

周鸿祎也指出,脸书的市值下跌,也证明了元宇宙的红利它是没有吃到的。元宇宙不太适合一开始就去做投资性的事情。

但确实适合做一些创业项目。现在抖音上有很多人会利用虚拟人物的形象进行直播。现在的虚拟人物,技术已经可以支持直播过程中同步表情、口型。真人就可以变成虚拟人物。从虚拟人物就可以进入虚拟身份。

在比如最近苹果、谷歌支付都对俄罗斯进行禁止。俄罗斯所有的身份在互联网上都会被禁止,但北约不可能关闭以太坊。如果大家能够去做致力于人类大同方向上的创新,会是非常有前景的。





主持人:长铗老师在这本书最后一章中提到了元宇宙的哲学基础。您是如何看元宇宙和哲学的关系的?

长铗:现在的很多观念和两千前的古人没什么区别。柏拉图提出了洞穴隐喻,我国也有类似的庄周梦蝶的传说。几千年来,贤者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存在的现实世界是不是也有可能是虚拟的?

如果他们的质疑是成立的,是要打破现实世界的超越性、独特性和高贵性。很多人现在看元宇宙都有一种偏见。认为虚拟的东西太虚了,我们是脚踏实地的,要发展现实经济。现实要高于虚拟。

但其实从哲学层面思考会发现,现实世界是虚拟的可能性不仅不小,还非常大。举个例子,在玩游戏时,玩家看向什么地方,游戏引擎会利用光锥算法帮你渲染。 你不看就不渲染。周围的场景会处于不确定性的状态。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节约计算资源。

现实世界微观的量子世界,就有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粒子在没有观察者介入之前,没有测量之前是处于叠加态,一旦测量就塌缩成确定稳态。

这与游戏中的视锥算法的工作原理几乎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把现实世界理解成一个大型游戏,在哲学上是讲得通的。

现实世界也是存在运行极限的。比如我们不能超越光速。就像游戏中不能超频,超频就会跳帧是一样的。

加入对元宇宙的哲学思考,就是为了打破对虚拟世界的偏见。我们做元宇宙,也可以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

主持人:嘉宾们认为未来终极的元宇宙会是怎样的?

宋嘉吉:当年判断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会去算互联网占据了我们多少时间。早年是腾讯,后来是抖音、电商平台、小红书都占据了我们的时间。

一天24小时,假设8小时休息,加上吃饭可能是10个小时。正常8小时工作时间,剩下的时间,未来有没有可能会愿意到元宇宙中天马行空的创作?除了写文章的内容创作,还包括拍视频、打游戏、盖房子,把个人的能力,虚拟世界中农的劳动都能聚集在一个点上发挥出去,同时有机会在虚拟世界中赚得一些钱。

我们认为未来在虚拟世界中的分身也会具备一些人工智能的属性。它会习惯你的一些行为,可能会代替你在虚拟**中玩、**和完成有前因后果关联性的事件。  我们的部分时间会分配在数字世界里。

当然短期看以上的想法还非常遥远。元宇宙行业一切才刚刚开始,Web 3的变革才刚刚开始。大家还都有机会。

长铗: 我所想象的元宇宙还是从务实的角度出发的。那些第三阶段的事情,我们暂时可以不去想。其实只要能做到数字原生的元宇宙已经非常不错了。

我所想象的元宇宙应该是虚实相应的世界。我们很难清晰的区分现实和虚拟。这就和第一阶段的元宇宙或有限游戏的玩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玩一个有限游戏,虚拟身份和现实身份会有很大的割裂感。你在现实中可能不名一文,但虚拟世界中可能是个超级英雄。这是数字孪生阶段的事情。

而第二阶段则强调,你的工作、生活可能都发生在元宇宙中,发生在虚拟世界中。上班没必要做地铁五物理空间中集中办公。现在完全可以实现在家戴着VR设备工作。工作可以就在元宇宙当中。

虚实相映,两个世界是不能割裂的。你在元宇宙上开的公司,同样也要符合当地的法律要求,也要交税。这样现实身份和虚拟身份就很难割裂。我们就不会视一个沉浸在元宇宙世界中的人为另类。因为每个人都会如此,大家都会在元宇宙中工作、生活、娱乐。你的生活和元宇宙密不可分时,也没必要区分了。

我认为,元宇宙也一定会从一开始只被年轻人、小众群体接受的事物,变成流行的、通行的事物。就像过去我们看二次元,科幻或者汉服都是小众群体的事情。而现在这些都从小众变得普通。元宇宙也一定会从小众走向主流。

刘秋杉:元宇宙和哲学还是非常相关的。因为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区块链,其实都有其时代意义。它们无法让人们想象元宇宙下一步会如何往下走。

上个世界,物理学和化学可以解释广义相对论,可以解释量子力学,但唯一不能解释的是生命。生命到底能否用物理学和化学解释,百年来一直没有结论。而薛定谔给出了,不能因为此刻不能用物理学和化学解释生命,就认为生命不能用物理学和化学解释。他提出了生命以负熵为耻。

我们会发现熵增的概念是小到细胞、微生物,大到宇宙所有生命都逃不开的。我们现在大多数生活在互联网世界里,但互联网这个容器是个封闭的系统。这时候人们想出了一个新的结构,可能叫元宇宙或者是什么,它是一个耗散结构,能打破封闭系统的熵增,可以让整体系统不断熵减,最终达到非平衡状态。

我们推广和宣传元宇宙,就是希望在当下现实世界中再建立一个耗散结构,让人类继续往下走。包括现在互联网不断的内卷,大家都在做着无用的工作。未来元宇宙可以创造新的虚拟空间,为人们继续追求美好的未来提供新的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