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经济大势和个人财运密码必须读懂钱—现代金钱的魔力

原出处:天涯论坛之《把握经济大势和个人财运密码必须读懂钱—现代金钱的魔力》

原作者:真立派

原文完整版PDF(可能很快就会被河蟹,建议先保存):https://pan.quark.cn/s/20c917683d8f

把握经济大势和个人财运密码必须读懂钱—现代金钱的魔力_第1张图片

引子

过去一些年,我多在学习钱,研究钱。除了想赚钱,更想懂得钱。一晃 10 多年,现在终于有点学习感悟,慢慢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钱与史俱来。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前,凡是有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地方,就有钱。千万年来无论钱的形态是什么,贝壳,羽毛,牛羊,或是金,银,铜,铁,还是现在印制精美的纸币,。。。钱都是规划个人命运起伏的主线,书写人生悲欢离合永恒的主题。

中国西晋年代(公元 266-316),有个“视钱如粪土”的“隐士”鲁褒(说是“隐居不仕,人莫知所终”,但竟然载入史书,名垂青史),在《钱神论》一文中,将钱左右个人命运甚至生死的力量和神奇刻画得入骨三分:“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 “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 “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

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
美国作家安兰德将钱的神奇提升到社会运行的层面。

在 1957 年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Atlas Shrugged)中,她认定,“金钱是构成社会各种运作机制中最核心的主轴,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历史等方方面面,实际上都围绕着金钱在运行”。

在兰德关于金钱是社会运行轴心之说,强调的是钱的“社会动力”,认为有史以来人类对于金钱(财富)的追求就是左右历史进程的主线。几乎所有的历史事件,历史进程的背后动力都是人们对财富的占有的贪欲和不择手段的争夺。

正是千万年来金钱左右,甚至主宰个人命运的历史和传奇经久不衰,我们才有浩瀚如海的关于钱的著述。但对于钱认识,我们也有太多的误读和浅薄。最大误会是将决定个人命运的钱和影响经济运行和进程的钱“一视同仁”,混为一谈,结果,虽然洋洋万言,但只是夸夸其谈。正是这些误读,误导,尤其是对经济运行中金钱基础的动态和与之相应的金钱左右经济进程作用的盲然,造成了对经济大势的误判,坐失个人财富开拓和积累的良机。

现代金钱的发生和发展无情颠覆了经济运行和财富创造的历史,重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创造财富之路。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读懂,至少不要误读现代的金钱,不仅可以理解为何诸多现代经济学理论和规律被现实颠覆,了解真正的《你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必不可少,更重要的是“懂钱才能赚钱”,免被那些高高地供奉在学院的庙堂之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领入规划人生,安排日常生计,投资未来的歧途。

当然,要想指点江山,把握社会经济进程的大势,懂得现代的钱更是敲门砖。

现在让我开始来说钱。

第一篇–钱只是钱

在浩瀚如海的“货币起源”的书籍,文稿中,对于钱的来历和功能已有详尽的讲述,无须重复。

我只想强调的是在 1760 年工业革命之前的千千万万年中,钱,无论是什么形式,钱都仅仅是钱,不过是交换的媒介,不过是财富的标签,其他的货币功能都微不足道。

有人声称“世界是部金钱史”,自从盘古开天地,钱就可以左右社会的经济进程,书写历史传奇,却是言过其实。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经济学教授尼尔。弗格森在其流传甚广的著作《金钱崛起》(The Ascent of Money)中,曾经列举了诸多钱和金融的历史传奇,还由此断言“(世界)每一次重大历史现象背后都隐藏着货币与金融秘密”

文艺复兴标志着艺术与建筑市场的繁荣,原因就在于意大利商业银行家采用了东方数学,即阿拉伯数字;荷兰共和国的崛起,奠基在衰落的哈布斯堡帝国基础上成立的首家现代股票市场的成功;法国大革命是苏格兰杀人犯所操纵的股票市场泡沫破灭而引发的间接结果;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可以说是罗斯柴尔德与威灵顿公爵金融合作在滑铁卢打败了拿破仑;阿根廷由于在货币和金融方面犯下了愚不可及的错误,使这个 19 世纪 80 年代世界第六大富有的国家沦为 20 世纪80 年代到处充斥着通货膨胀而毫无生机的国家。。。

但仔细观察一下年轮,他的例子基本上都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而这之前,钱不过是交换媒介,财富象征,基本上没有左右经济进程的力量。钱和王朝的经济,即 GDP 还真没有关系。极具讽刺的史实是,鼓吹金钱万能鲁褒所处的时代西晋,居然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不到 50 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在论及货币起源时,诸多将其归结于“剩余产品增加”,
“市场繁荣”,但在工业革命之前,这样的判断不准确。
钱的发生,在绝大的程度上是同“互通有无”的交换相
关,而不是社会有剩余产品追逐价值实现,因为在工业革命
前的千万年,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是“生存经济”。
生存经济最基本的特征是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产品“供
给匮乏”,从整个社会而言没有或很少剩余产品。
在生存型社会中,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奋斗目标是生存,
是为了获得满足生存需求的产品,主要是食品,衣物,住房。
生存型社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维持简单再生产,包括劳动力的再生产。由于剩余产品有限,由于生产自给自足,社会商
品交换规模微不足道,市场交换主要是互通有无和少数富豪们为满足家庭非生存需求和“奢侈需求”进行的。
“生存经济”的形成基础是没有增长的经济。
工业革命之前,人力是生产最基本的动力,农业生产是社会经济的最主要的部门。

据历史学家估计,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前 400 年)粮食亩产是 95 斤,到 1800 年,中国粮食亩产才达到约 150 斤,经历了 2570 年漫长的年月,粮食单位产量仅增加了 58%,年均增长率几乎是零。而同期人均粮食产量,也只是从 640 斤增加到 780 斤,2570 年增长了 21%。

这些数据说明,工业革命之前漫长的岁月,以人力作为基本动力的社会生产力,基本上没有增长。

生产力徘徊不前,历史学家对世界人均“国民总产值(GDP)”的估算也提供了有力的佑证。根据英国著名的经济历史学教授安格斯。麦迪逊,从公元元年到工业革命展开之前(1700 年)的 1700 多年间,世界人均 GDP 指数仅从 467增加到 615,增幅仅为 31%。平均来说,从公元 0 年到 1700年中,世界人均 GDP 几乎没有增长。
生产力徘徊不前的根源,是几千年中以人力和畜力为生产动力的基础没有改变,人类的工作时间,劳动能力都面临着不可逾越的生理极限。
同时,农业受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制约,在人力不能改变自然的前提下,自然气候成为决定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它提供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决定农业生产的产量。
简单地说,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制约农业生产。
而靠着人力和铁木工具生产的人类,无力同大自然抗争,只能屈从。
“靠天吃饭”是主旋律。
生理极限的制约,大自然的任性和为所欲为,注定人类生产能力低下,只能生产出满足人类生存基本需求之外的产品。
在当时“农业发达”的中国,人均粮食产量 700 斤左右,除了满足生存的需求,几乎没有多少剩余产品。
在没有剩余产品,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生存经济中,衣食等生存攸关的实物为王。实物才是社会“真正的财富”,离开了实物基础,钱, 无论什么形态,都一文不值。因此,钱能成为财富,钱能通神,完全是因为用钱能索取粮食,衣物得以生存。显然,在生存经济中,钱就只是钱 – 交换手段,财富象征,没有其他的“用武空间”。当然,什么“金融”也基本不存在。
生存经济中实物为王,离开了维系生存的实物基础,任何王朝企图打钱的“歪主意”,最终都是以钱“一文不值”告终。
历史上,由于王朝对钱的任性,钱不值钱的例子枚不胜举。
追溯远久点,可以到中国北宋天圣元年(公元 1023 年),当时,官府接管了民间的“交子铺”,在朝廷的主持下开始发行名为“官交子”的票据,就像现代的纸币,“官交子”用雕版印刷在纸上,三色套印,还有密码、图案、图章等印记。
为了确保“官交子”能成为社会接受的钱,朝廷“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据史说,“官交子”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它比美国(1692 年)、法国(1716 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然而,北宋王朝依仗主持和管理“官交子”发行和流通之便,为了弥补连年的战事导致国库空虚,和筹措继续征战的开销,朝廷开始凭空发行“官交子”,短短几年,十几年,发行数量暴增了 20 多倍,直接的结果是造成纸币(官交子)迅速贬值。
钱不值钱,进而促成北宋王朝陷入空前的政治经济危机。
结果,不仅“官交子”消失,北宋王朝也覆灭。
诸多经济史的研究,将“官交子”的消失归结于朝廷滥发纸币,但是,滥发纸币只是纸币消亡的催化剂,根本原因是生存经济中,维系生存的实物才具有“价值”,没有实物作为纸币基础,钱一文不值。
看近一点,就是 10 来年前的津巴布韦。而我有幸亲临其境,体验一番钱不值钱的真实。

那是 2008 年的初夏,我参加了一个由《非洲发展银行》牵头的工作组去津巴布韦,检查一个已经实施 2 年的扶贫项目。项目设计其实很简单,几乎是完全山寨中国的“龙头企业”模式,找了一家做农产品出口的私人企业,再配上几个蔬菜种植的科技人员,然后让他们去几百公里外的贫困地区,将小农户组织起来种植蔬菜,项目给农户无偿提供技术,种子(菜苗)和肥料,成熟后由龙头企业收购,包装整理后“卖高价”出口欧洲。

我们一行三人是晚饭前到达首都哈拉雷的,住进项目给我们预订的酒店,稍事休息后,我到餐厅去吃晚餐。按酒店的规矩,自助餐按美元定价,可以付美元或津巴布韦的钱,无论付什么钱,找零都是津巴布韦元。一顿自助餐 35 美元,我付了 100 美元,找回来将近 800 亿津巴布韦元。
看着这样的大数字,还禁不住有点富裕感。

因为要去实地看项目,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去吃早餐,自助餐是 20 美元,但交上了 200 亿后餐厅还要我添 18 美元,因为新的汇率是 1 美元换 100 亿津巴布韦元。看我犹豫,餐厅经理说你要不马上付,一会汇率还要变。

吃过早餐,我们开始了在年久失修的公路颠簸,不但路不平,一路还有重重“关卡”,荷枪实弹的士兵们拦下所有过往车辆,翻箱倒柜地盘查。因为有几个政府官员陪同,所以我们还算顺畅,出示证件就放行。虽说过往车辆不多,但路况很差,200 多公里的路也开了将近 5 小时。
项目经理安排我们在一个小镇停下,说这里是到项目实地前唯一的可以吃午饭的地方。

我常去非洲,知道当地的风俗。到非洲很多国家工作的国际机构的官员和顾问,需要招待陪同的政府工作人员,据说一则是需要感激他们的帮助,支持,二是高薪员工为低薪者买单是合理逻辑。
按我的经验,小镇上的餐费通常不贵,一般人均不超过 5 美元。
所以,停下车后,我就主动带领大家找餐馆。
小镇几条主街门户紧闭,冷清得象被抛弃的孤城。
好容易遇上一个人可以打听,被告知镇上的所有餐馆都倒闭了,我们唯一可能买到食品的地方是主道尽头的一家超市。沿路寻去,还真找到了超市,门面很大,门面还半开。
但是进了超市,那种犹如在荒漠发现水源般的喜悦,瞬间就荡然无存,这个几百平米空间的超市的货架全是空的,只有靠门口的货架上摆着 10 来瓶“瓶装水”,和几包玉米“爆米花”。店主说,这两件仅有的商品都是他自产的。

以爆米花充饥之后,我们在几公里外的一个空旷山坡上见到了参与项目的农户,村里的首领们将所有参与项目的家庭都鼓动来了,目的是要控诉项目给他们造成的“损害”,因为项目收购他们的产品付的钱,没几天就一文不值的归零了。

津巴布韦钱成废纸绝非偶然,自从穆加贝赶走白人农场主平分土地后,粮食生产一落千丈,过半的食品需要进口,造成了满足基本需求的产品稀缺,而政府以为“钱能通神”,企图通过印钱来“力挽狂澜”,结果钱就成了一张废纸,比一张厕所纸还不值钱。

小结

在生产力低下,在没有剩余产品的生存经济中,钱仅仅是交换手段,财富象征,也必须要有满足生存需求的实物为基础,掌管钱的制造和印刷的王朝和政府倘若敢于无视钱的实物基础,对钱“偷工减料”,“胡作非为”,不仅钱会归零,王朝和政府也难逃覆灭的命运。
正是如此,生存经济中的历朝历代敢于在钱上胡作非为君王(太蠢的不算)并不多。

钱在生存经济中的作用也很有限,尤其是同 GDP 无关。

所以,在千万年生存经济漫长的岁月中,人类社会有过希腊文明的异彩,罗马帝国的辉煌,秦王朝统一的霸业,唐宋时代的繁华,。。。
然而,人类社会总是在最初的起点上,经历繁荣和萧条,甚至改朝换代的轮回。

在多年战乱的废墟上,一个新的王朝建立,通常新王朝会实施新政;几年,十几年后社会经济,主要是农业生产逐渐恢复;随后,以粮食和农产品为主的经济总量逐渐增加,相应地人口逐渐增长;随着人口增长,农业生产继续扩张,商业活动不断增加,社会经济逐渐进入繁荣时期。

然而,作为繁荣基础(基本生产力)的人口增长以几何级数增长,食品生产按算数级数增加,社会人口总量与农业生产能力之间必将出现巨大差距,这将引起贫穷和饥荒,于是战争,瘟疫将不期而至,通过减少人口来实现人口和生产能力的再平衡。
人口剧减,反过来导致农业生产萎缩,食品生产量骤减,绵延数年,最终导致社会经济萧条,食品匮乏,饿殍遍野,萧条延续数年,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又将人类社会推回其最初的起始点。

在工业革命前的千万年的人类历史中,这样的萧条 –繁荣周期,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千万年来,人类总是在初始点上徘徊。
这进一步证实,在生存经济中,钱对社会经济的运行无足轻重,金融最多是点缀,绝非现代货币,金融文海描述的那么神奇。

用白话说,在生存经济中,没有剩余产品,王朝和政府不可能通过增加货币发行来影响经济运行,不可能靠增加货币发行来提高 GDP。

原文比较长,这里只分享其中一部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原文完整版PDF(可能会被河蟹,建议先保存):https://pan.quark.cn/s/20c917683d8f

你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