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与张居正......

1572年,隆庆帝驾崩,10岁的万历帝继位,她的生母李太后教子很严,每逢上朝,太后五更天就到小皇帝的寝所,叫他“帝起”。万历起床后,她还要亲眼盯着皇帝洗漱,扶着他登辇上朝。酷似现在每天叫早、送娃上学的鸡血妈。

小皇帝贪玩儿,有时候不爱读书,太后就召来万历罚长跪,并让服侍皇帝的太监冯保严格约束皇帝的言行。

冯保不敢忤逆太后,小皇帝稍有不当之处,他立即奏报太后。这让幼小的万历帝对大伴冯保又依赖,又害怕。

有一次,万历在宫里设宴喝酒,让太监唱歌,太监说不会唱,万历就拔剑打他,经左右劝解,最终以割发代替割脑袋。

第二天,太后听说了此事,让张居正为小皇帝起草检讨书,又召来万历长跪,历数他的过错。小皇帝吓哭了,请求母后原谅他,保证自己一定改过。

由于太后对万历严格管教,万历一直对母后心存敬畏。

万历帝16岁大婚后,李太后将他托付给宰相张居正。

张居正自幼就有神童之称,他满腹经纶,勇于任事,而且是万历的老师。

张居正给万历开经筵、日讲,起初小皇帝理解儒家经典很困难。

张居正就挑选先代治乱的经验,编成《帝鉴图说》,选取历史中正面81个、反面36个,共117个故事,配上图画,给皇帝讲解,很像现在小朋友看的图画书。张居正因材施教,通过历史故事讲修身治国的道理,小皇帝一下子就理解了。

万历13岁时,曾写下座右铭:谨天戒,任贤能,亲贤臣,远嬖佞,明赏罚,谨出入,慎起居,节饮食,收放心,存敬畏,纳忠言,节财用。可见,万历帝早年还是想做个有为之君的。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张居正对万历要求严格,导致万历很怕他,只要听说“张先生来了”,小皇帝就害怕。

随着万历年岁渐长,他越来越厌烦张居正对他的教导和规劝。

张居正劝他量入为出,防止浪费;停止苏州、松江的织造;减少外戚升官数目,小皇帝或者不理,或者勉强同意,但心里不高兴。

在万历执政的最初十年,张居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主张“清查土地”,全国征粮土地大大增加;他推行“一条鞭法”,增加了国家赋税,减轻了农民负担。这些改革让明朝国力大增。

张居正给万历帝留下了一大笔财政积余。正是有了这笔积累,万历亲政后方能支撑住局面,大明朝也还能经得起一番折腾。

然而,张居正死后,万历命锦衣卫抄张居正在荆州的家。

抄家前,荆州太守先记录张居正家的人口,封了门,张居正的子女大多躲在家里。后来,揭下封条打开门,张家饿死了许多人。

张居正家产黄金万两、白金十多万两,都被抄没,张家子弟也都发配到荒蛮之地。

张居正的下场惨不忍睹,罪名也五花八门,比如“谋逆”,而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他的权力太大了,让皇帝害怕。

后人评价,张居正的十年改革把明朝的寿命延长了半个多世纪。人们将他和商鞅、王安石并列,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三大家”之一。

张居正的噩运,不仅是他个人的噩运,也是明朝的噩运。因为这次清算,连带隆庆、万历初年颇有成效的改革,也从此夭折,明朝进入衰败期。

《明史》评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就是亡于万历皇帝!

一句评价亡国太过武断,即使有这方面的原因,也不是全部,更深层次的原因以后有机会再详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历皇帝与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