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有点抽象,有点历史说教的感觉emmmm;但是里面的点还是很有趣的。第一Part有点难读,后面好多了。
一. 历史螺旋渐进
高中的政治课本一直强调,历史是一个螺旋渐进的过程。那个时候完全不懂,只是把它当做知识点一样背下来,直到最近开始读历史,才慢慢明白这个道理,何谓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其自身的否定来实现的,最初是肯定,然后是否定,最后是否定之否定。否定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马克思的螺旋式发展,波浪式前进。
我猜这个道理应该是通过对历史的归纳而得出的。
举个例子,秦汉中央集权,东汉魏晋地方割据,隋唐中期中央集权,唐末藩镇割据,两宋中央集权,元代行省分权,明朝前期中央集权,明后期商品经济党派林立,清朝满族集权,民国军阀混战,新中国初期集体主义,新中国如今不断放权搞活经济。
历史如同一个天平,在改革和松弛中,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不一定会导致政权的更迭,但是滑动过程一定会出现,只是时间问题。那么,为什么后人会否定前人之否定呢?
原因在于改革。改革,即对前人之否定;松弛,是对前人改革(否定)之否定。松弛是人的本性,改革是对于人本性的超越,所以注定不会持久。历史上来说,有的改革者未捷身死,幸运一点的在交棒后人亡政息。令人宽慰的是,政治改革以外的变更基本都会被保留,大概因为经济基础要求如此吧。
二. 中国历史的主旋律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中央和地方的权利分配,提高社会流动性和调整贫富差距。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汉化改革,但它们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中央和地方的改革,主要有汉代的推恩,三国时期的地方割据,唐代的藩镇割据,元代行省,清代的削藩。往往是地方官员或贵族发展壮大,变得不那么“听话”。提高社会流动性主要是门荫制度和科举制;而调整贫富差距主要是抑制兼并和政府调控物价。
中国历代改革可以分为几个类型。吏治改革,经济政策改革,选拔制度改革。正如前面所说的,历史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段时间的清明吏治,必然跟随腐败不作为。我认为,鉴于吏治清明的时间太短,中国历史上的吏治改革基本是失败的。
中国的选拔制度改革,包括从门荫到科举,从八股文到策论。我认为历史上的改革还是符合时代要求的,随着人们的社会追求的多元化,科举制度的内容也应该分化从而跟上时代。
经济改革有成功有失败的。但成功的改革一定是符合崛起或者当道的阶级利益的。中国社会有两次大变化,第一次是铁器的发明,使得小农经济取代了奴隶经济。农业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使得原本的农奴不依靠主人也可以生存,解放了生产力。体现这一变化的是战国时期的变法,比如商鞅变法。
第二次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中国从贵族社会走向了平民社会。有了活字印刷术,平民也可以看书了;唐宋经济富足,可以追求知识了。体现这一变化的是税收制度,从原本的均田制改用了两税法,允许土地买卖,承认了财富差异。两税法把门阀大族拆为小户;失地农民不用再交税,人身得到了解放,可以进城务工,人口开始流动,再次解放了生产力。
经济改革都是顺应了生产力的需要,没有扎根于经济基础的改革,会被排斥,会水土不服。只能落得类似王莽王安石失败的命运。【关于王安石,经济理论太超前,政府还不能有效监管分权】英国日本是有了深厚的商品经济基础,才实现了上层建筑的更新换代,是自下而上的改革。但是彼得大帝的改革,并没有触动底层的农奴制,民众仍然生活在旧制度下,导致了社会阶层的断裂,沙皇被推翻
三. 改革的方法论
改革的目标一旦过多,很可能什么都干不成。比如庆历新政,在十个方面同时进行改革,收效甚微。改革进行一半就下台了。往往政治家想要贪多,要大刀阔斧,在变革其他问题的同时,改善吏治。其实只有吏治是最难的,因为变革吏治代表了没有官员去执行其他改革,所以应该单独整治。
不仅仅需要集中一个目标,而且步伐要慢。比如一国两制的政策,首先是在辽太宗的时候采用的。辽太宗担心汉化遭到反对,决定先采用试点的办法,在契丹旧地,仍然使用奴隶制;在中原地区用汉族方法管理。人们看到了汉化带来的好处,顽固的念头逐渐被利益所征服,自然就接受改革了。温水煮青蛙,不失为一种政治艺术。
要变更吏治,并不是单单地强调廉洁和能干,更重要的是提拔新人,培养新人作为新的利益阶层,来对抗旧有的迂腐官员。举一个转化利益的利益,由老将赵充国提议,汉宣帝采用兵农合一的政策来巩固边防。成立建设兵团,第一可以供粮,第二可以吸引羌人投降;打仗杀敌,种地生产同样可以获得奖赏和晋升。粮食有保障,没有人当逃兵了,更多人投奔主动当兵了。一代代下来变成了自己的家,把国家的利益转化成了士兵自己的利益。
所有的改革都要有一个领头人,但因为所有的改革都是违背既得利益的,所以在回归平衡的过程中,为了名正言顺,不得不把领头人当做替罪羊。以他为代价,让改革的实际变化继续延续。科举制首先是隋炀帝提出的,但是因为科举阻碍了关陇集团的仕途,导致关陇集团贵族叛乱,隋朝灭亡。这个教训太过深刻,为了避免叛乱,后来的唐太宗决定逐步开放科举,给关陇贵族一个适应的时间,让他们的孩子也学习科举的内容,并且让他们看到科举的好处。隋炀帝作为先行者,不可能把改革的所有难点全部预测,想要改变却已经模式固化。后来者吸取他们的教训,反而能创造出更大的成功。(这也是某行业的初创者往往最后会失败的原因。)
环境不同,改革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但根本要求是稳定。首先要处理来自国外的影响,比如汇率贸易等;其次要考虑来自不同行业的风险,还要面对国内多元的社会追求。这也让我发现之前的分析忽略了财政,没有财政,任何改革都寸步难行。除了财政,还会出现各种新的风险和威胁,为了稳定只能暂停改革,所以这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政治改革都是为了经济服务的,为了保证经济改革能够实施,往往要先进行政治改革,保证政令的下达和完成。虽然往往政治改革的成果就被推翻,但经济改革的成果得以保留,这可能是历史规律使然吧。
四. 历史的循环
历史上的改革虽然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实际却堕入和前朝一样的弊病。我们举税制和地方制度的例子来说明。
精简税制这个工作历朝历代都有,但是最后的结果是税越加越多。往往是在前一朝的基础上,把本朝的杂税统一成人头税和杂派税,导致实际税率越来越高。
唐代:两税法=租庸调+人头税+杂派
宋代:免役钱法=两税法+人头税+杂派
明代:一条鞭法=免役钱法+人头税+杂派
清代:摊丁入亩=一条鞭法+人头税+杂派
相似的,地方制度也是在前朝的基础上派驻监管,到下一朝,这个监管就变成了地方的实际控制者。
先秦时,诸侯势力做大,中央难以管束。
秦代,设郡县,削除诸侯,由中央统一管理。
汉代,各郡县的势力又做大,中央只好再设“十三州刺史”,代表中央巡查各郡。
汉末,刺史变成固定职位,势力又做大,州也成为比郡高一级的行政区。
唐代,又设诸道按察使来巡查各州。
北宋,按察使又变成固定职位,势力又做大,由“道”到“路”,又高出一级行政区。
南宋,只能设立更高级别的行中书省来巡查各路。
元代,行省又变成固定制度,成为比路更高一级的行政区。
明代,各省的势力又做大,各省的布政使做大,只好设立巡抚来监察各省。
清代,巡抚又变成固定职位,成为封疆大吏。
行政手段之怪圈,一级比一级高,历朝历代都在用同样的思维去解决老问题,不久之后又变成问题,只好再用老办法去解决。
Reference:
鞠佳:变革之路——中国历朝改革得失
马立成: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度阴山:帝王师 张居正
度阴山:曾国藩 又笨又慢治天下
习烨:中国历史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