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直截了当的话:没有什么是来不及的,只有你愿不愿努力!高考从400分逆袭到600分的大有人在,那么为什么这个人不能是你?
不过,更多的同学不是不愿意努力,而是找不准方向,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我不是个聪明人……”“其他人努力工作了两年,但我才刚刚开始。我没有信心去学习……”等丧气话比比皆是。别担心,一起来分析一下,作为基础差的高三生,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站在学习的角度上,高三,其实是整个人生中最为特殊的一段经历,或许同学们会用一生来“学习”新的知识,体会或强或弱的学习强度,但除了在高三,几乎都不会用长达1年的时间来“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
通过高三的努力实现逆袭的案例不少,而真正给予大家动力、促使高三学生“一反常态”的因素,除了临近高考的急迫,还有哪些呢?明白你突如其来的紧迫感,了解它的产生,才能利用它的机遇,一起来看吧!
1考试次数增加,激发学习状态
回想一下高中时期,你学习最努力的时候,是不是集中在每个学期考试的时候?进入高三,之前可能每半年才会经历的考试,在高三似乎就成了家常便饭,每周的小测验和每月的大测验自然有助于学生测试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在考试期间,我们的精力往往最集中,我们的大脑运作最迅速。我们不能解决我们经常遇到和解决的难题。我们要硬着头皮,经常突破瓶颈。
高三的连续考试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从而使学习效果倍增。
2增强自律,学会自主学习!
与高一、高二每天新知识的学习过程相比,高三复习阶段一定有好的科目和弱的科目。老师们很清楚这一点。他们不再每天严格收集作业,而是给每个人一些自由分配的时间。如何取长补短,将比以往更考验他们的自学能力。
在这一年里,大多数学生将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习惯。有些人喜欢画思维导图来增强记忆力,有些人喜欢用错题笔记记录问题类型,等等。
好好利用这一年,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你的进步会很快的!
3竞争紧张的集体氛围,促使你开始进步
进入高三,你可能还会发现,你身边的同学似乎都变了!下课都不再打闹嬉戏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做作业。大家都在为下一次高考而努力!正是这种紧张的集体气氛,让你开始思考:“从现在开始努力,再为高考而战!”
4心态调整,高三不得不努力了!
当我们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身边还有这样的学生;一种是课内安静、课后嘈杂的享受型;另一种是向来勤勉、勤奋、认真的慢热型;还有一种是做事磨蹭,想拖到高三再说的拖延症晚期等等……然而,在高三,无论你是什么类型的学生,你将进入同一轨道。明年将举行高考。高中的最后一年已经刻不容缓了,
高三,没有退路。不管你是否准备好了,你都将被迫站在考场上,必须咬紧牙关来弥补。
5明确目标,有了奋斗的方向
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可能还没有高三成熟。离高考越近,接触到的与未来发展方向相关的知识就越多,对未来的规划也就越清晰。人们正以这种方式慢慢成熟。
从高三年级开始,我们就明确了追求梦想的不同渠道。没有比这更好的动力为梦想而奋斗。
而高三是最后的冲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其他人来说,试一试都是一种成本最低的成功方式。没有人会放弃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6 遗憾也是机遇
遗憾的是,你从高三开始进入学习状态,直到高考前达到顶峰。矛盾的是,你离高考越近,你的效率可能就越高。离高考越近,时间就越少,“学习效果=效率×时间”的函数,和许多人的问题一样,变成了正态分布曲线。
所以,唯一的遗憾是你现在才开始努力,但是当你开始努力的那一刻就是莫大的幸运!
高考:80%是简单和中档题
了解高考试题分布情况,绝对有可能在一年内反攻!根据年度考试大纲和历年高考试卷分析,高考各类试题难度比为3:5:2(易、中、难),部分地区为5:3:2,部分地区为4:4:2。也就是说,题目固定在20%,剩下的80%的分数属于简单题和中等题。
也就是说,只要你努力,就有希望赶上这部分分数。高三基本上是一年的复习。一轮复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许多学校将持续到明年二月。老师会在这段时间里仔细复习学生所学的知识。如果你以前的基础不好,那么把握一轮复习是关键!
经过一轮复习,有两轮和三轮复习可以巩固和改进。所以,不要担心你的基础不好。既然你知道自己的缺点,你可以从现在开始改正。另外,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很大程度上还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心理甚至可以占到30%-40%,所以加油!巩固良好的基础,调整好心态,做一切你能做的。当然,高考的成绩不会差!
“为什么努力了,却还是没有进步”这个问题是同学容易遇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高三的节奏很快,压力很大,当我们埋头努力复习的时候,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这往往是最终没有进步的主要因素!看看你是不是也进入了这些误区——
1埋头题海战术,不注意思考
许多学生认为他们的成绩不能提高,因为他们没有做足够的问题!有些学生会因为速度慢而刷很多问题。但多问只是一个方面。学习不等于问题战术。
其实,要想学好知识,就要通过教师的“指点”和学生自己的“思考”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兼顾全面性原则。需要做一定数量的问题,但在完成问题后,我们必须整理试卷,这些问题的规律是什么,并在做问题时总结问题。
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质量。重复提问也是无效的。做好纠错工作,理清错题本,明白什么不明白,这才是真道理!
2不跟随老师思路,忽视课堂
调查显示,90%以上的高考尖子生最注重课堂听力,而不是为了赶进度在课堂上做其他科目的练习。
因为老师的教学有明确的目的和策略,它不仅可以引导你接触不同的知识,还可以反复强调容易混淆和出错的知识点。
因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在课堂45分钟内与老师进行思想交流。同时,我们在听课的时候也不能目标太高,目标太高。我们应该仔细地听老师讲讲我们在预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也许老师的理解比较到位,或者你自己的理解不一样。
3熬夜学习,忽视零碎时间
对每个高中生来说,白天熬夜、完成作业、晚上学习都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人学会熬夜,甚至在早上早起。
经常熬夜是不可取的。不仅会影响睡眠和疲劳,还会导致第二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相反,你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你的成绩可能会下降。
想象一下,既然一天24小时不能变成25小时,你就可以充分利用你的业余时间。当你不能安静地思考时,你可以借助MP3和其他工具听一些英语听力或其他音频材料。
注意:如果你晚上睡不着,听英语录音,背诵单词或古诗。效果比早读好。关键是帮你睡觉!
4忽视劳逸结合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高三是应该减少娱乐的时间,但是如果一直绷着一根学习的弦,给自己的心理和身体都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所以即使努力学习的你,也别忘了,抽出时间仰望一下满天的星空。
比如,长时间学习之后,可以听听歌曲,或是去操场上运动一下。只有为自己不断加油,才可以充满信心地继续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复习中。
5沉迷得失,忽视测试本身
进入高三,首先要告诉自己,所有的考试都是最真实的,所有的试卷分数都是次要的,分析是首要的!一味沉迷于分数和排名,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
通过定期测试,可以发现现阶段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这些问题可能是知识,考试技巧,或考试心理。
clear测试的目的是分析问题。在以后的复习中,更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不要因为你平时的考试成绩而担心得失。
6重视疑难题,忽视基础题
在高考试卷中,50%是基础题,30%是中等难度题,只有20%是由基础题衍生的难题。你的大部分精力浪费在困难和奇怪的问题上,不过是因小失大!
在高中第三轮复习中,要注意基础,不可忽视关键知识点。在第三轮复习中,所有应该做的问题都做了。不要问太多的问题,特别是困难和棘手的问题。只要做一些适当的,否则会打击信心,没能增加能力,还更紧张。
7只抓单个知识点,忽视全局
只学习孤立的知识点,不能够全面地、系统性地看待问题。这个在做一些专题训练的时候,还体现不出来,但是当你开始做高考真题、模拟题的时候就会发现,大部分的题目都是综合考察的,很少会单独考查其中一个点!
在进行一段复习之后,适时地整理一下框架图,帮助你了解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同时做一些综合性的试题,例如高考真题等等,学有余力的话自己再做拓展练习,比如看一些课外书、练练其他练习题等等。
高三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否定自己——然后提高自己的过程。你应该允许自己不够好,承认自己有缺点,但不能纵容自己不够好,不努力。高三真的很难,但如果你坚持下去,你会发现一切都不算什么,用一颗平凡的心去度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