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鹿鼎记》系列(一)

                 真实性塑造了韦小宝的商业性与市场性

                                                 ——我眼中的韦小宝

        谈起商业性与市场性,脑海里的第一印象是商业大片,商业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商业气息十分浓厚,为了迎合市场观众的需求而降低观影门槛,强化了通俗性与易懂性,而忽视了艺术性与内在精神性。

        所以,从商业电影其商业性与市场性这一本质特点来看,《鹿鼎记》中韦小宝这一人物蕴含着丰富的商业性与市场性。

        先亮出核心观点:韦小宝这一人物的市场性与商业性来源于这一形象的真实性!

        虽然小说只读了前十回,但是,金庸对韦小宝的语言和心理描写,我们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这个人,太真实了,作为一个妓女生的儿子,韦小宝身上的市井气息在他身上烙下了浓重的印记。最突出便是其骂人的脏话了,作为读者,我们看着甚至都觉得有些好笑,这个泼皮无赖,也太不要脸了吧。但是,回想起我们自身和周围人的言行,我们又觉得韦小宝代表了我们的一种极端,甚至是我们在某时刻内心的渴望:口无遮拦,想骂就骂!

        韦小宝这一人物的真实还体现在他在某种程度上人物属性与人物行为的不一致。

        众所周知,小宝就是一个底层出身的市井小人物,按道理,他应该是一个目光短浅,利益至上的角色。然而,在书中,小宝却多多少少体现出那么一丝虽是小人形象却有君子风范的冲突感。

        例如,在他救了茅十八并与之同行后,听到官府为捉拿茅十八而悬赏后,金庸先生在对此时韦小宝的心理独白中,就很清晰的表现了韦小宝的这一侠义性格。

        在书中第二回写道“韦小宝大喜,心想:“这好汉真拿我当朋友看待,便有一万两银子的赏格,我也不能去报官。十万两呢?这倒有点儿伤脑筋。呸,凭他这幅德行,值得这么多银子?我也不用伤脑筋了。”

        其实,从这里就可以逐步给小宝这个人物定下基调:他是一个极其注重情谊、注重感情的人物。后面在康熙与天地会冲突中,小宝作为中间人物的所作所为也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小宝与众多老婆的感情羁绊也进一步证明了小宝的这一性格。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宝是一个看起来很真实,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可能存在的人物形象。金庸先生这么安排也体现了他极具商业性眼光,为了迎合观众需求而特意为之——即不脱离读者,让读者有一种代入感;又不体现出现实的残酷性,通过对小宝的一路好命运的安排让读者在平日里产生压力在阅读小说中有了一定的释放。也就是说,我看小说是为了放松,释放生活压力,而不是进一步感受生活有多么残酷,这一点和现在的众多快餐类网络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今快餐文学在商业上的成功,也进一步佐证了韦小宝这一人物形象的商业性与市场性。

        当然,小宝的那种机灵、俏皮的形象其实也是人物真实性的进一步体现,这么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在市井文化的熏染下,心思十分缜密、做事胆大心细,总能在关键时候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这样的人物,谁不想看着他最终能发展成什么样呢?这是一个讨观众欢喜的人物,这一点,也体现了小宝的商业性与市场性。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韦小宝这一人物的市场性与商业性来源于这一形象的真实性!但是,我们又可以发现,这一真实性是有限度的,而最巧妙的地方在于,超出真实性限度外的韦小宝却是我们内心最想成为的人,这样的人物形象,怎么不受读者欢迎?这样的韦小宝,是商业性、市场性与艺术性结合的最佳典范!


PS:附上一段我最喜欢的对小宝的评价:

韦小宝这个人物,是完全反英雄的。传统观念上的英雄人物的作为,在他的身上,很难找得到。然而,他却是众人心目中的英雄,这样的人物,以前未曾在任何小说中出现过,以后只怕也不会有了。

韦小宝是自由自在的典型、是至情至性的典型、是绝不虚伪的典型。

韦小宝撕破了许多假面具,破坏了许多假道学,扬弃了许多假仁义。

韦小宝是真。

韦小宝是金庸笔下最成功的一个人物。

韦小宝是绝顶人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看鹿鼎记》系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