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我的家乡,远近闻名的贫困县―洛南县。每每提起,周遭的人都会坚定地说,“那你们那是不是有很多山,人们都住在山上,房前屋后都是山……”,总之我的家乡给别人的印象就是“山”。换言之就是穷。

图片发自App


    记忆中有这样一个女孩,她们家有3个孩子,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节衣缩食,每天为生计奔波,只为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女孩上初中的时候最害怕下雨,因为即便换完所有的鞋,脚丫子也永远是湿的,一双鞋底完整的鞋子成了她小小的奢望,但她并未向父母抱怨半句,她深知家庭的重负,第一次去澡堂子的时候,她默默感叹:以后要是每天都能冲个热水澡该有多好,也因此暗下决心要好好努力,等到上了高中,学费、生活费、资料费等等一下子扑面而来,父母应接不暇,也不愿让孩子放弃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咬牙坚持,那时候女孩的姐姐也在同所高中,弟弟在上初中,父母每天拼命干活也无法满足三个孩子的开销,那时候女孩每周日下午都要回家去拿生活费,但她几乎每次都是哭着离开家的,她不忍从父母满是裂口的手中接过那些血汗钱,也不忍父母每次低三下四的去邻居家借钱的沧桑神情;不忍父母没日没夜的透支身体,他们羽翼不丰,却拼命护孩子周全,但命运之神却从未眷顾,女孩高中毕业的时候,女孩的奶奶患上老年痴呆,神志不清,生活不能自理,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女孩的妈妈开始全职照顾奶奶,女孩要上大学了,没有学费,她去申请了助学贷款,生活费也是父母从亲戚那里借来的,女孩背着行囊只身一人来到大学校园,因为高考失利,所以女孩上了大专,但对生活的渴望却从未锐减,她在课余时间就去做兼职,周内就在学校勤工俭学岗位上服务同学,加上学校的贫困补助,女孩的生活终于步入正轨,她终于有了一双“鞋底完整的鞋子”,但她突然想到家乡的父母,他们仍旧在为孩子们无偿的奉献着,女孩奶奶的病日渐加重,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女孩爸爸身上,每次想起父亲在凛冽寒冬中骑着摩托车穿梭的身影,女孩都会崩溃大哭,她在学校拼命学习,因为她知道,有了更多的文化知识才有“翻身”的希望,她的父母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拼命也要改变孩子的轨迹,不想让他们留下“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女孩读大二的时候,国家的政策变好了,精准扶贫,精准到户,一年会补贴6000元,一学期3000元,这在很大程度上解了女孩的燃眉之急,她看到了希望,迫切地想要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她深知知识才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所以她不甘心自己的专科学历,经过深思熟虑,女孩决定专升本提升自己,起初女孩的父亲不同意,女孩便偷偷的学习,那一年的时间,女孩早出晚归,做题到深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科,这一路走来,虽然走了不少坎坷弯路,但终究步入正轨,一切都是刚刚好,这个女孩就是倔强的我,不屈服于现实和“沼泽”,只是希望这份“倔强和偏执”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明天。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其观点大抵是:“精准扶贫根本上是教育扶贫,精神扶贫”,我很赞同作者的这个观点,因为我就是教育扶贫的受益者,我很感激这个政策,让我有书可读,有学可上,有梦想可坚持,有希望可追寻。因为教育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态度,这就是教育扶贫的间接成功,如今,扶贫已深入人心,走进村庄,醒目的大红标语无处不在,时刻提醒人们要脱贫致富,奔小康,家家住上小洋房,我所在的乡镇切实贯彻了“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医疗扶贫”三管齐下,甚至医院都开通了贫困家庭通道,贫困人口住院可免交押金,只交农合报销后的金额,这项举措对于贫困家庭无疑雪中送炭,妈妈的一次入院,让我深受感动,因为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一下子拿几千块钱真的不容易,病痛面前人特别脆弱,可面对现实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我特别感激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缓解了我们家的困顿现状,同时也唤起了我对生活的热情。农村贫困家庭无非两种情况,一种因学致贫,一种因病致贫,我们家就是典型的因学致贫,但我相信一切都会好的,我感激国家的政策和父母的坚定信念,让我有书可读,以前电视剧里边总有这样的桥段:家里孩子多,供不起所有孩子读书,只能让女孩辍学回家帮父母干活……这种几千年残留下来的封建思想不知打碎了多少年轻女孩的梦想,我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开明的家庭,父母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却坚信不疑的坚持让孩子们读书,我相信这种贫困只是暂时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毛主席曾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建设需要知识的传递和不断学习,精准扶贫圆了万千学子的梦想,改变了万千家庭的现状,也成为国家人才储备的坚定后盾。既如此,我相信国家的扶贫举措,定是功盖千秋,泽照万代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