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这几年,土地流转是非常热闹的,被认为是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力武器。
土地流转能火,不得不说这是有道理的,道理也不复杂,很简单。
首先,要把当下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的原因归结为小农生产,每家每户都是在一小块一小块地上精耕细作,但是因为土地面积的限制,再努力产量也达到了瓶颈。
其次,是客观现实。就是农村现在是纯正的资源流出地。劳动力流出,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到城市打工了;资金流出,伴随着劳动力流出自然是储蓄和消费的流出,在城市买房子也都是大笔资金的流出。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很多土地被撂荒,给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提供了客观基础。
最后,有关部门与商业机构的利益耦合。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动员多方面的力量,也需要探索非常多的方式。在某些领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利益耦合,这也会加速土地流转的推动。
而从实施的情况来看,不可否认,土地流转在一些农村做的确实不错,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适合搞土地流转。
有些地方土地流转前后农民伯伯的收入并没有特别大的改观,甚至还会有一些下降。
这是为什么呢?
弄清楚这个道理,对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真正的让农民伯伯富起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槐树村土地撂荒的背后是什么?
《马向阳下乡记》第三集,马向阳召开了自己到村之后的第一次党员大会,在会上,马向阳得知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大槐树村有一些土地撂荒了,不种地也就这样了不亏钱,但是种了地就要赔别人钱。
这样的事情真是有些奇怪,马向阳自然是要询问一下。
询问的过程中引出来了大家的一些争吵,就是关于土地流转,言辞之间把种地赔钱的事情指向了土地流转。
这种现象也不是个例,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
为什么呢?
第一,土地流转的具体方案设计不完善。土地流转是通过把分散在各家各户的耕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
光看方案,农民伯伯土地作价入股,可以享受分红等收益,一些地方还可以把农民伯伯雇佣起来继续耕作,这样一来农民伯伯就拥有了分红、工资等收入。
但是,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这个把土地集中起来的经营实体到底能不能盈利呢?
通产的方案里都不涉及这些,当然更加不会有亏损之后怎么办了。
第二,收入不能光看货币收入。土地流转了,是有流转的租金、入股的分红,这些自然是货币收入。
之前农民伯伯种地打下来的粮食,一部分用来买化肥等,一部分是自己消费了,因为没有参与市场流通并没有换算成货币收入。
这样一比较,大家就说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是,农民伯伯留下自己消费的食物就不是收入吗?
本来,如果不土地流转,农民伯伯不用去市场上买米买面买蔬菜,自己耕种的就够吃了,现在土地流转给了别人,自然就需要自己花钱去买。
现在的物价水平,那些流转的租金到底能不能保证农民伯伯之前的吃喝水平呢?这恐怕不见得全部都是高的吧。
第三,缺乏必要的农民伯伯维护利益的机构和机制。有关部门在推行土地流转的时候考虑的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利益指向,参与的商业机构考虑的是自身的商业利益,而农民伯伯一来不懂现代市场经济的机制和规则二来本身就处在比较弱势的地位,对自身的利益不太清楚也不太懂得如何去维护。
而事实上,出事情之后,也缺少必要的机构来维权。甚至,这样的机构在事前就应该介入。
马向阳该怎么办?
土地流转的确是一个好东西,但是一定要用好用活。
第一,要科学设计土地流转的方案。这个方案里不仅要有分红、入股等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有农民退出权的保障,这是一个风险补偿机制。
有了这个退出权,农民伯伯就可以在经营不善、跑路等情况下收回自己的土地继续耕种至少保证农民伯伯的吃喝无忧。
第二,要找好项目好机构。好项目是土地流转运营实体持续盈利的基石,有了盈利才有方案里设计好的分红、租金、工资等收入,没有项目一切都是虚妄。
有了好项目还要有好机构。不能什么牛鬼蛇神都能来搞土地流转,如果不加筛查一不小心弄一个皮包公司套完贷款就跑路。
第三,要让利益更多的惠及农民伯伯。毫无疑问,商业机构不是做慈善,挣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应该考虑设计一套体系让利用农村土地和当地资源产生的经济利益更多的惠及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