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1

传习录卷下

 

【二八二】无知无不知

先生曰:「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照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良知本无知,今却要有知,本无不知,今却疑有不知,只是信不及耳。」


刘宗周云:“独体原是如此。” (《遗编》卷十三《阳明传信录》卷三,页二十七上。又见《明儒学案》卷十,页二十一上。数注家误作黄宗羲语。)


【译文】

先生说:“无知无不知,本体本来就是这样的。这好比太阳,它未尝刻意要去照射宇宙间万物,但又无物不照射。因此,无照无不照,原就是太阳的本体。良知本来是无知的,如今却要它有知,良知本来是无不知的,如今却怀疑它有不知,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完全相信良知罢了。”


   “无照无不照”无照是无心去照,无不照是物均可以被照。“无知无不知”无知是良知不是具体知识,无不知是所有任何知识都可以良知获得。(类似有,良知不滞于见闻,亦不离于见闻)

  人心的本体本是无所谓知不知的,就像太阳并没有存心照耀万物,它照耀万物,只是自己本身如此而巳。

  无知无不知,是良知本体原本是如此。无知是说没有刻意、存心要去知;现代社会,各种知识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我们每天都在各种讯息的海洋里翱翔,渐渐的,我们把各种观念,思想当做心,当做了自己,而“失去”了我们原本的“无知”。这方面,小孩最有发言权,小孩没啥知识,但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透露着灵气和机智。

   无不知是说本心无所不能知,是说良知能知晓万事万物的功用。良知本自灵明,有一点杂念,就会扰乱良知,就是庸人自扰。

   无知无不知,不刻意去为,刻意就是有我,不刻意就是无我,无为才能无所不为,就是无知无不知。这里主要强调破我执。借助修学,逐渐放下我们的观念,思想,乃至理性,回到孩童时的满心喜悦中。


  无知无不知,是说心之本体,亦即良知。无知是说良知不分别,即无善无恶;无不知是说善分别,即知善知恶。

  无知即是无人欲之知;有知即是人欲。人欲有所知有所不知,但却自以为知,便妄念是非。所遇不通时,既不正诸先觉,考诸古训;又不反求诸己,便疑神疑鬼,横生事端。

   良知无知如日;无不知即恒照无缺,是为无照无不照;人欲有知如云之开合,合便无照,开便有照,因之时有不照,便以为日非恒照,故曰“只是信不及耳。”


批注:

①参见徐波石《波石语录》:“阳明先生曰:‘致良知者,此知即一,此知本神,知之不昧,是曰致矣。”’(《明儒学案》卷三十二《泰州学案一》)

又参见李见罗《知本同参》:“子张问行,夫子告之以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其可行矣,又必曰:‘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无言无行,忠信笃敬亦何有。此正所谓默而识之的消息也,止于至善之脉络也。学问有这一步,才人微,才知本,才上达天德。阳明先生见山中一老叟,自云做言忠信、行笃敬工夫三十九年。此其人亦可尚矣,只此默识一步,未之知耳。”(《明儒学案》卷三十一《止修学案》)

净心斋笔录

2022年9月17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