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情绪化

真正高明厉害的人都是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我接触到的一位级别高的领导(处级)就是一位控制情绪的高手。因为工作原因职责所限,平时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忙碌的时候吃饭都没空,甚至连看病都得凑中午吃饭那一会儿去医院打个点滴……大事小情都像山一样向他堆积而来,好不容易有个喘息的空隙,一大堆人都围上来急头巴脑的朝他乱说一通,甚至阴阳怪气肆意发牢骚……搁我那破脾气早都炸毛了,都没有见他一股脑儿地怼回去,而是抹把脸、深呼吸之后迂回委婉跟对方商量或者解劝;有时候我在旁边明显听到他的情绪异常烦躁了,语气也是疾言厉色了,可是下一句话、下一秒立马变切换成平和的了,旁观者的我当真佩服得是五体投地。

怪不得能登高位,单单是这控制情绪的能力就甩掉一般人几条街了。

能管控住情绪确实是一种能力。反躬自身,我就是一个过于情绪化的人,明知有时候反应过激了该收敛一些了,可当时就是缺乏拉自己出“泥坑”的能力。

遇到这本书,也是幸事一件,这本书单看名字就很有看头,极有嚼头《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这不正好戳中了许多人的痛处么——越想越生气,就陷入了情绪化的沼泽地,怎么爬也爬不出来,隔天恢复理智了,又后悔自责不已,过一阵子老毛病又犯了,就跟间歇式癫痫一样惹人厌。

书中说生气是很正常的一种情绪,生气反映的是你自己正身处困境。不生气才不利于身体健康,但越想越气就不是情绪而是情绪化了。

有情绪不是问题,情绪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你自己,情绪化思考才是让一个人越想越气的关键。

另一半惹自己生气了,越想越气,就陷入了情绪化的窠臼里;孩子学习上出了点问题,越想越生气,不由得的浮想联翩直至杞人忧天起来;单位里工作上一些不如意,越想越焦虑,一会儿工夫就开始自怨自义或者怨天尤人……这就是我的日常情绪化“课表”——经常陷入情绪激动的状态,一激动什么都忘了,出言不逊之后开始后悔——总是越想越气,于是导致情绪化,然后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怎能不让我发愁?

1.

首当其冲伤害的是我的孩子,因为一次不刷碗没有洗袜子等小事,可能就引爆了我的情绪触发器,我会由此即彼、由点到面地指责孩子,批评起来毫不口软,“棍扫一大片,枪挑一根线”,许久之前那些谷子烂芝麻的事儿都被翻出来“晾晒”一番,弄得亲子关系紧张兮兮。

书中说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容易缺乏自我肯定。小的时候经常被批评,老是被人数落,这儿也不对,那儿也不对,长大以后这个孩子自我肯定的程度就低。

怪不得某一次闺女难得跟我推心置腹的聊天,说着说着啜泣起来,说现在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有些学科找不到学习的规律技巧,越学越没劲,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天哪,原来闺女的自信心竟被打击到了这般地步!谁之过?板子肯定先打在我头上,唠叨太多,批评太多。尤其是我越想越生气之后,情绪化的我总是只逞一时口舌之快,该说的想不起来,不该说的一吐为快。

其实我该做的是拿放大镜找孩子优点,拿漏斗看孩子缺点,找机会多表扬孩子,适时鼓励孩子,而非别老挑他的错。

如果孩子一辈子在父母那里很少受到表扬,永远被挑刺指出错误,就容易缺乏自我肯定。

可惜,因为爱之越深责之愈切的父母光注意孩子身上的缺点,忘了把他的优点发展到最大,试想,孩子以后的竞争优势又从哪里来呢?生活在批评中的孩子容易缺乏自我肯定,容易敏感。

怪不得不少教育家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咱的孩子之所以没有成为咱们眼中的好孩子、邻居家的孩子。还是因为鼓励的太少、夸得太少。

2.

书中还说,让一个人越想越生气,进入情绪化模式的原因还可能是缺乏自我肯定。

缺乏自我肯定的人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没有人爱自己,没有人在乎自己。

而这样的人追溯到儿童时期可能就是因为受到来自于父母的批评指责太多太多。

3.

容易陷入情绪化模式还有一个原因是对周围人尤其是最近的人动辄失望。毕竟你我不是整个世界的主宰,其他人没有义务围着你转,你不能指望别人都按照你的思路和设定出现在你的面前,对你的输出做出反馈。因为每个人在审视事物的时候都有主观评价,我们是通过自身经历建立起来的数据库来看待这个世界的。

归纳一下吧,什么样的人容易情绪化,容易沾火就着?

书中说一是缺乏自我肯定的人,二是产生了角色期待偏差的人,三有受害者心态的人。我对标对表一看,乖乖呀,竟戳中了两点!问题相当严重!

4.

我不要你以为,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句话我得打印出来贴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免得太把自己的想法当回事,动辄强加给别人——越界了,忘记了先管好自己的事,对“别人的事”和“老天爷的事”动辄指手画脚才是我管控不了自己以至于情绪化的“元凶”。

人与人交往其实应该划定好自己的领域,告诉其他人别以“为我好”的名义来侵犯我的领域。

书中告诉我们成熟的人际关系是尊重对方的领域,同时对自己的领域负责,不要忍气吞声。

什么叫领域?讲书人路一鸣解释说领域分成身体的物理边界和精神的边界。物理边界一般指和陌生人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就是维护身体的边界。精神领域就是学着要尊重别人的能力圈、责任圈,不能侵犯他人的价值观以及别人行为方式的独立性。

讲个“六尺巷”的故事来佐证一下不越界、懂谦让的必要性吧:

清代康熙年间安徽桐城有一个大学士张英,他们家跟一个姓吴的邻居挨着,两家盖房子时因为挨得太近发生了纠纷,告到了县衙。张英那时候在朝里做大学士,家人找他告状说:“你看,邻居欺负我,你在京城当大官,得替我们出口气。”张英就给家人写了一封信,信里有一首诗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原来,生气不是一件多可怕的事,管控着自己动辄发脾气、越想越生气的情绪化“小怪兽”才是正题。

所以,你可以生气,但不能越想越生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