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儿子没按我昨晚说的“穿那双有个破洞的袜子,穿一天后扔掉”。我问他时,儿子回答“没听到”,继续对质继续问,儿子回:“妈妈,我真的没听到……”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儿子一直以来在家里是比较听话顺从的孩子,很少说不,我相信他说“没听到”是真话。
除了今天,最近以来有好多次和儿子说了什么事(有的甚至强调过好几遍),到时间了没做没反馈。问儿子,往往回答都是“没听到”,多问几遍后就变成无可奈何的“妈妈,我真的没听到”。
频繁的“没听到”让我有些不安!
回想起来,以前也曾经有过,但次数很少,我还因生气讽刺过儿子“耳朵有问题”。
在我用“频繁”这个词总结这一两个月的“没听到”之前,我刚开始的解释是儿子可能当时在想别的事情。因此后来我对我想要他做的事会一再强调,但“没听到”的频率并没有减少。
早上,看到一篇关于“界限”的文章,才恍然大悟。虽解了我的疑惑、但更多的是增加了不安、引发了反省,同时也觉得很庆幸!庆幸找到答案而能避免更多的伤害。
有时候,我自己也觉得很巧合和神奇:向来不懂低调的我在上个月就开始想要写一篇关于“家庭界限”的简文,并找了一些关于界限的资料,甚至已经写到自认为可以发布的1000多的字数却仍然没有发布出去。
到今天看到文章,才明白是因为自己虽看懂了那些关于界限的文字,但它背后真实的含义却是不懂的,以至于对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也疑惑不安却不得其解。
关于儿子的“没听到”,已经从“偶尔”发展到现在我认为的“频繁”,如果我没有学习心理学,我一定是生气愤怒于孩子的“不尊重”“叛逆”“撒谎”而变本加厉的说。如此的话,妈妈和青春期孩子的关系一定是越来越疏远,而对孩子未来的伤害将更加的可怕和难以估测。
又想起曾经看到过日本的一片关于老年痴呆心理学机制的视频,视频中的观点是人们对于生活中的压力的逃避:看不懂、听不懂了,就轻松了!
深思极恐!
和孩子的界限,从现在开始省视、改变!
上面说的,看起来不仅仅关于界限,也有精神分析关于防御机制、关于动力学的问题。但“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原型”,界限不清是引起防御机制产生的原因之一。
因此仍然将上个月写的关于家庭界限的一些内容一并发布。
关于“界限”
在《家庭治疗理论基础》一书中,界限主要是指家庭界限,指个体、子系统或系统同外部分开的无形的边界线,是一种情感的屏障和距离。
界限规定了家庭成员、子系统之间,家庭与外界之间的空间距离,用来决定谁是内部成员,谁是外人,谁能加入以及加入的规则。
界限在维持所有家庭子系统的相互依赖的同时,也有助于保证每个子系统的自主性,是维系家庭中个体或团体完整性的重要的条件
“物理界限”和“心灵界限”
在上面的定义中,界限是“无形的边界线”,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心灵界限。
“界限规定了家庭成员、子系统之间,家庭与外界之间的空间距离”,我们可以理解为物理空间界限。
是的,一旦在心灵空间里界限明晰的话,自然会有物理空间上的界限表达。
比如,热恋中的男女,他们在心灵上想要无限靠近、没有界限,那么在生活中也会变得没有界限或界限很小。又如,母亲对孩子往往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没有界限,那么在生活中也一定是非常亲密很小界限的。又比如,我们和原本亲密的人一旦在心灵上界限变大时,在物理空间上也一定是想远离的……等等。
有时候人们会以物理空间的接近来突破心灵空间的界限,也往往有效。
所以物理空间的界限和心灵界限是相依相存并可以相互转化的。
物理界限又分为内部界限和外部界限。外部界限存在于家庭与外界环境之间,它的功能在于调节并维护家庭系统与外界平衡所需要的信息以及能量。
缠结型界限
松散界限过于模糊和不明确,因此很容易被其他人侵入,而使家庭成员过分地关心和陷入彼此的生活之中,常常导致相互缠结的困境。
家庭界限模糊和缠结,会让人际距离过短,造成子系统之间的相互替代和干扰,使家庭缺乏角色规范和权利层级。
在缠结的子系统里,家庭成员虽然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相互支持,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但却是以牺牲每个成员的自我发展为代价的。一个家庭成员无论发生什么事,整个家庭都会产生反应。
就如以前的“大锅饭”制度,虽然看起来很公平、很美好,但是却极大的限制了个人的发展,最终也极大的降低了生产力。
在缠结型的家庭里,父母很容易接近,孩子过于依附父母,难以形成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
由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明确的辈分区别,成人和孩子很容易互换角色,孩子可以表现的像大人一样,对父母的管教不服从。
而过度的忠诚和归属感,则可导致家庭成员独立性的不足,因为他们太看重家庭的凝聚力,以至于放弃了自己的自主性
僵化的界限
清晰的界限有“我”的独立感,又有“我们”的归属感。
僵化的界限使家庭成员使人际距离很大,关系较为疏离。
在僵化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世界是明显地相互独立的,两个子系统的成员都不愿意或都不能进入彼此的世界。
由于父母与孩子在需要时不能改变或越过子系统的界限,虽然成员的独立性保持了,但彼此的感情交流通常很缺乏。
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可能比较独立,但代价是孤独,缺乏忠诚和归属感。
界限僵化,会形成难以逾越的鸿沟。
正如很多父母与孩子形成的鸿沟一样,父母子系统与孩子子系统之间的界限是缺乏弹性的。
这样的界限僵化导致了亲子关系的淡漠,缺乏感情的投入、沟通以及相互的支持。
界限的弹性
在家庭中,界限有助于家庭成员彼此分离,又增强归属感。而弹性的家庭界限使家庭成员有着自主性,而在成员需要支持的时候,又能互相关心和支持。
在家庭关系界限中,与缠结的界限不清父母一直充当保姆和僵化的界限父母一直充当领导不同,在弹性的亲子关系界限中,父母在满足自己、成就自己的同时,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变换不同的距离和角色。
比如幼儿期保姆式的包容、儿童期的老师般的指导、青春期的朋友般的陪伴和引导等等,让孩子在每个阶段都有对应和匹配的支持从而健康的成长。
“与父母的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原型”!孩子在弹性的家庭界限中长大,进入社会后孩子也会更懂得变通和坚持的界限,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将大大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