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医论】天地气合,万物自生

老话说:“人活一口气”,如果一个人死了,就会说他“断气了”,那么这个气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来的呢?

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有言:“天地气合,万物自生”;北宋理学家张载也曾提到“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气是阴阳得以分明的本质所在,也是演化万物的根本。人的任何一项生命活动都是在气的基础上展开的。

中医讲“气聚则生,气散则亡”便是脱胎于此。现代医学中“氧气”也同属气的范畴,气可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又作生殖精华之气,它是父母之精华所化,后天之气又可细分为清气和五谷精气。清气通俗来讲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空气。五谷精气是我们日常所摄入的五谷精微物质精华,也是维系我们日常活动给我们提供能量所在。这三种气在我们体内相互转化,继而生成元气、卫气、真气、营气、宗气。我们之所以能健康的生活皆是依托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气。


元气

《难经》中又称作原气,它是肾中所藏的最根本的先天精气所化,后由三焦运及周身,内濡五脏六腑,外养肌肤腠理。它能调控人体各脏腑形官窍的生理活动,同时又能推动人体温阳、抑阴功能的转换生发。人的衰老和病变实则为元气由盛向衰的转变,这也是我们为何需要摄入五谷精微,来补先天之气的原因。


卫气

顾名思义抵御外邪的护卫之气,也就是西医所说的免疫力抵抗力。《灵枢·本藏》有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就是像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护罩守护在我们周围。卫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外脉,温内养外,护卫肌表,开阖汗孔的作用,若是卫气不足定然百病滋生。


真气

此真气并非武侠小说里的真气,中医里的真气又作正气,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真气由呼入人体的清气和五谷精微之气所生,它是其他各气的根本所在,它随经脉运至全身,产生血液、固摄血液、温养各大组织,所以人之有生,皆赖此气。


营气

存于气血经脉,富有营养之气。它又被称作荣气,《素问》有云:“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它也是水谷精微经由脾胃所化生的气体之一,进入脉中,循脉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与卫气相对,营主内属阴,所以营气又有叫做营阴。


由水谷精微之气与自然界的清气衍生集聚于人体胸中之气。又称作胸气、大气、胸中大气《灵枢·五味》称其为“气海”,又名膻中。武侠小说也曾多次提及气海,气海一破功就散了,它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的呼吸、气血运行、脏腑运动、四肢运动都和宗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宗气上行出于肺,则呼吸畅,宗气沿心脉而行,则气血顺,宗气沿气海下行则四肢活。

中医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这里的运动并不单指肢体的运动,更多的是通过肢体运动沟通自身与外界的气机流动。人体的气机运动可分为升、降、出、入四种。若是气机运动受阻,或者停滞,人的血液运行也会随之出现问题。武侠小说所说的走火入魔,大都是气机运行紊乱甚至逆行所致。一旦气机运动停止,那就预示着生命走向终结。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若想常葆健康,气机流动生生不息才是关键。盈则泄其有余,亏则补其不足,方为健康养生之道。

: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方医论】天地气合,万物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