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理论学习资料: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层次六阶段理论
1、科尔伯格认为:人类的道德发展要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层次一:(1)前习俗水平(0~9岁):
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我不想惹麻烦”。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阶段二: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我想要奖励”。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习俗水平(9~15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三: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人际协调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该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会说,不这么做,他要为妻子的死负责;反对者会说,他要救妻子的命是应该的,但偷东西犯法。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达到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对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赞成者认为,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反对者认为,不论情况多么危险,总不能采用偷的手段。
第六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2、科尔伯格道德发展要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核心观点
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阶段二: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我想要奖励”
水平二:习俗道德水平
阶段三: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人际协调阶段——“我想取悦某人”
阶段四:社会制度与良心维系阶段——“我要遵守规则”水平二/三:过渡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但仍未具有原则性特征——“我能体贴别人”
水平三:后习俗与原则道德水平,普遍性的伦理原则——“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3、美国雷夫教师实践案例:
道德发展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大多数的孩子就开始接受第一阶段的思考训练,一切行为几乎都以「不惹麻烦」为原则。「安静,老师来了!」孩子们紧张地彼此告诫。他们做作业也是为了不惹麻烦。
道德发展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
雷夫·艾斯奎斯: 你做作业希望你能有很好的分数、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在这里我告诉学生们,当你在演奏音乐的时候,就像出场的时候孩子们表演的乐器,实际上表演本身就是对自己的赞美,不是说结束之后对你进行表演。道德发展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
学生做了一件艺术品,会询问老师是否喜欢。老师想说这是你做的一件艺术品,实际上和老师觉得它怎样并没有什么关系,关键是你自己觉得这件艺术品怎么样。
道德发展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如果你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则,并能理解这条规则设立的原因,那么你就做到了第四阶段。只是,老师更希望你是因为自己愿意去做这件事,而不是因为受到规则的约束。比如说我们要求你认真学习,不是因为任何的规定去好好学习,因为好好学习本身就是我们去做的,而不是因为规定这样做。
道德发展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比如我在酒店里面会保持安静,我保持安静并不是因为我担心有些麻烦、并不是要讨好别人、并不是因为有规定。因为我很体贴他人,因为我知道在另外一间房子里可能有人想休息。不要再公共场合打电话,这样会让其他人感觉不舒服。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达到第五层级的思维方式,这样孩子们周围的世界就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世界。
道德发展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
不论是对孩童或是成人而言,第五阶段都是很难企及的。能帮助孩子们对周遭的人产生同理心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试着想象一个由第五阶段思考者所构成的世界。我们绝对听不到有人很白痴地在公交车上对着手机扯个没完,开车或买电影票时不会有人突然超车或插队,也不会有邻居在凌晨两点吵闹不休,扰人清梦。那样的世界多么美好呀!
但是最难实现的应该是第六阶段。这个时候我们的学生会自己养成一套行为规范,而且一直会遵循,这本身就体现了学生自身。即使他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在自己的内心都是非常自律的。无论是文学还是现实生活里面,我都会 告诉学生们第六级的行为方式是怎么样的,实际上他们很小的时候很难达到,可能需要一生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