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我国各朝代的服饰,每一个都有特色,我都好喜欢

从北京周口店发现的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8000多年前)山顶洞人的骨针,说明我们的祖先从那时候起就已知道了缝制穿戴之物,在距今公元前5000年的仰韶文化陶器底部发现有粗麻布的印痕;并在彩绘陶器上有过穿衣服的人物图像。在公元前4000年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有葛布和绢,说明那时已经知道穿衣服了,但却无法知道他们穿的衣到底是什么式样。由于资料缺乏,故关于这一时期的服装情况难以作详细的说明。但当时的服装随着实用功能的满足,衣着的制作技能和观赏功能逐步突出,人们开始注意对布帛的色彩处理,以及衣着与身体的比例处理、款式与时尚的变迁等。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逐渐留下了一些有关服饰的资料。殷商时期的服饰已经除了遮身蔽体之外,还作为“分贵贱,别等威”的工具。从安阳出土文物的人像可以看到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穿裙裳,腰间束带,着翘尖鞋的奴隶主和免冠着圆领衣的奴隶形象。古代华夏民族服饰的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已在这时候形成。

殷商时期的服饰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一)头戴卷筒式冠,身穿交领窄袖衣,腰束宽带,衣长过膝,腹部悬有一长方形“蔽膝”,下穿鞋。(二)头戴高巾帽,身穿右衽交领窄袖衣,腰束绅带,腰间佩带蔽膝。(三)头戴平箍式冠,身穿大翻领窄袖上衣,前面、肩部及背部都饰有变体纹样。(四)男子将头发束在头顶,将发辫垂于脑后,身穿紧袖圆领上衣,前面、领部及后背都饰有纹样。

到了周代中国冠服制度逐渐完善,周朝礼服中最尊贵和具有特色的是冕服。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饰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部件组成。周朝弁服有爵弁、皮弁和韦弁之分。爵弁是臣、士助君祭祀时所穿,是士的最高礼服。皮弁用白鹿皮制成,诸侯群臣按等级嵌玉饰、配白衣素裳。韦弁是为战士出征时所穿用。玄端和深衣是日常生活中所用最多的礼服,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着,也为儒者、贤士的礼服。

春秋战国时期服装上的重要变化是深衣和胡服的出现。深衣将过去上下不相连的衣和裳连属起来“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这种服装在战国时广泛流行。胡服则指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服饰,他们为了骑马的需要,多穿短衣、长裤和靴。战国时期的男子着装,衣长不过膝,其衣有单衣、袍、裘之分,此时的袍分内衣,裘为外衣,但穿着是裘外面罩以裼。袍则有直裾袍、曲裾袍之分。

春秋战国时期的衣、袍、裘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衣的长度增加,宽度变窄;袖子除祭服外已很少见到整幅的矩形,其边也明显地窄于周代;外轮廓线、衽的走向领形都出现了活泼自然和有变化的曲线。

秦王赢政当上始皇帝之后,统一度、量、衡和刑律条令。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饰制度。由于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仍沿袭了战国时代的习俗。秦始皇迷信五行学说,认为秦克周是水克火乃为水德,颜色崇尚黑色。这样,在秦朝以黑色为尊,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同时由于秦亲法灭儒,自轻礼仪,因此秦没有繁琐的冕服制度,如遇祭祀活动,只穿冕服末端的元冕而已。

汉代时中国的服装服饰制度已完整确立。汉初服饰与民无禁。随着汉代的繁荣发展和生活的提高,服饰穿戴也逐渐丰富考究,形成了群臣百官和富商巨贾竞尚奢华、“衣必文绣”、贵妇服饰“穷极美丽”的状况。至文、景之时,农业、手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此时的服饰和整个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得到空前进步和提高。

汉时祭服的首服有冕、长冠、爵、皮弁、建华、巧士、方山几种。朝服的首服有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法冠、鹖冠、却非、却敌等,常服有巾、帽、帻等。

汉时的衣裳服饰朝廷有明确的制度,当时的服色有春青、夏赤、秋白、冬皂之分,与四季的气候特点相呼应,服饰风格古朴庄重,妇女上衣下裙的日常服装成为后世汉族妇女着装样式之模本。

袍服是秦汉时期的主要礼服。男子以着袍为贵重。汉朝的袍有四个特点:宽大、沿黑边、有里子、和中衣配穿。

禅衣为袍的另一种形式,样式与袍略同,但形制与用途有别于袍。禅衣为仕宦平日燕居之服,禅衣为上下连属,但无衬里,长度略短于袍。

另外,汉时的服装根据衣裾绕襟与否可分两类,一是曲裾,一是直裾。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皆宽头在下,狭头在上,通称为衽,接续其衽而钩其旁边者为“曲裾”。直裾的单衣又称“襜褕”,样式宽大且长,是直接穿用的衣式。直裾深衣不绕襟,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成了深衣的主要模式,并上升为礼服。

汉代妇女的衣裳基本上沿袭古制,深衣一直作为礼服并贯穿始终。汉代妇女的深衣其主要特点是衣襟绕转层数增多,衣服的下摆增大。

另外,汉时妇女仍沿用战国时的襦裙配套穿着的习惯。汉代襦裙的主要特点是上襦较短,仅到腰间,而下裙很长,几乎从腋下至地面,上窄下宽,不饰边缘。以后汉宫中又出现了一种前后有裆的缚带裤,名为“穷裤”,至此有裆的裤子流行开来。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上大转变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两个变化:一个是汉装的定式被突破,另一个是胡服被大量地吸收融合进汉人的服饰之中。这时的男子服饰以衫代替了袍,衫袖比袍更加宽大,走路甩手时更显得潇洒。

这个时期由于大量少数民族入居中原,胡服也就随之在社会上流行,并吸收了胡服的特点形成了以后唐代的“缺胯袍”、“四  衫”等袍服。并且以北魏孝文帝(元宏)为代表人物而羡幕汉代帝王“峨冠博带”之威仪,于是宽袍大袖的衣裳冠冕之类在“法服”(礼服)中保存了下来。

魏晋南北朝时的冠冕制度在承袭汉代的基础上,具有其自已的特点。当时的首服流行的主要有小冠、笼冠、幞头、帽、纶巾几种。小冠,比以往的冠形制小,称为平巾帻或小冠,非常流行,上下层人士皆可戴之。笼冠,在小冠上加笼巾,称为笼冠,用黑漆细纱制成,故又称漆纱笼冠。由于戴在头上显得很挺拔庄重,故当时的文官皆戴之。后世的乌纱帽就是由此演变而成。幞头,自北周武帝用幅巾之制,并加裁四角带,叫做幞头,又名折上巾。帽,古时顶成圆状,内无骨架的首服称为帽。魏晋之时帽的形制已在帻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另外还有卷荷帽、纶巾等样式。纶巾,是幅巾的一种,为古代丝做的头巾,又叫“诸葛巾”。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所创。

魏晋南北朝时的衣裳以宽衣博带为这一时期文人儒士追求“精神、格调和风貌”的体现。这时的衣裳最具特色的有三种:大袖衫、裤褶与两裆、不拘仪表的宽袍。

魏晋时期妇女的服饰明显的特点是样式由上长下短变为上俭下丰,由宽衣博带变为窄袖紧身,一般妇女服饰还是以襦、衫、裙为主。南朝仍流行细小、窄瘦的衣裳,北朝女装流行穿两裆,并常与裤配穿,整个形制与男子一致。另外还有一种在深衣下摆接上多层三角形装饰布,在腰上围裳下伸出很多长飘带的“杂裾垂髾服”,穿上使妇女充满灵动、飘逸的气质。

隋代时秦汉的服饰制度得到了逐渐的恢复。隋朝将“日月、星辰”等纹饰放到皇帝的冕服上,从此“肩挑日月,背负星辰”成为后世历代帝王冕服的基本形式。起初隋文帝时服装方面崇尚节俭,隋炀帝即位后骄奢淫逸,追求奇丽,制定了严格的服饰等级制度,并规定黄色服装百姓不得使用,乃为皇帝专用的服色。由于隋朝国祚很短,其服饰没有太多的创新,主要承袭汉、魏之旧制。

唐代时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穿圆领袍、裹幞头,着长靿靴,叫作“常服”。服装的颜色在唐代皇帝为柘黄,官僚自一品至九品的服色以紫、绯、绿、青为差别。平民多穿白衣,士兵为皂衣。

唐代的品官服饰总的来说有祭服、朝服、公服、章服。男子首服服饰的主要品式有“幞头”,也叫“袱头”又叫“折上巾”,分“软脚幞头”、“朝天幞头”、“硬脚幞头”、“展脚幞头”等数种。男子首服还有“角巾”,“角巾”包括白角巾、乌角巾两种,另外,还有纱帽以及祭服中保留汉魏时期的一些冠式和男子的帷帽,浑脱帽等帽式。

唐代庶民男子的袍衫除了在结构形式上与前朝各代有很大的变化外,这一时期的袍衫又有襕袍、襕衫和缺胯袍、缺胯衫、铭袍与铭衫之分。

唐代妇女的首服,初行幂蓠,又行帷帽,再行胡帽。女子的衣着在初唐时基本上沿袭南北朝形制,短襦胡服和传统袍衣并存,大多窄小细瘦,紧身,袖子细窄紧口。到了盛唐时期,社会风气体型以胖为美,因此女子服装日益趋向宽肥。隋至盛唐时期的女子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风格:窄袖衫襦、胡服,女着男装。晚唐时期妇女仍以体态丰满为美,所以服饰形式肥大,裙子的宽度要比隋代时肥大得多。并且女子衣着裸露,尤其是上身不穿内衣,仅以轻纱蔽体,这种装束为整个封建社会所罕见,为唐代服饰的又一大特色。

宋代服饰大体同唐制。官府并有明文规定。《东京·梦华录》载:“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众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宋代男子的首服主要为幞头、幅巾、帽几种。这时首服中的幞头、帽子不同式样是不同身分的重要标志。人民把单上衣叫做“衫”,下摆加接一幅横襕的“襕衫”是男子的常服。夹衣和棉衣叫“襦”或“袄”,也是平民的常服。还流行在衣衫外罩一件不加横襕的宽大外衣,斜领交裾的叫“直身”;直领对襟的叫“鹤氅”。至于在野的官僚士大夫,多为穿“直掇”或“衫子”(即对襟长袍),戴方顶重檐的桶形帽子(又叫“东坡巾”)。

宋朝的品官服饰分为祭服、朝服、玄服、时服、戎服几类。女子的服饰上衣有襦、袄、衫、褙子、半臂、背心等形制;下裳除裙子外,也有穿裤的。不只穿在袍裙间,也可穿在外面。当时裤的形制有二:一是穿在裙内无裆,二是着在外边的合裆裤。北宋时期并兴起在五代末出现缠小脚(裹脚)的风俗。

辽代服饰自辽太宗入晋以后,其服饰制度分为两种,北官仍用契丹本族服饰,南官则承晚唐五代遗制。常服也分为二式:皇帝及南班臣僚着汉服,皇后及北班臣僚着国服,以示区别。

辽国(契丹)的巾帽制度与历代有所不同。除皇帝臣僚等具有一定级别的官员可以戴冠外,其他人一律不许私戴,其巾裹制度也是如此,契丹族的男女服装以长袍为主,上下同制。其特征主要为左衽、圆领、窄袖。

金(女真族)代衣饰以袍为主,左衽、圆领、小窄袖。服饰等级不甚分明,没有严格的规定制度,服饰简练朴实。自金进入黄河流域以后,开始注意服饰礼仪制度,吸取宋宫模式,一改过去的朴实,从此衣着锦绣。

金代男子的常服可发为四个部分:头裹皂角巾,身穿盘领衣、腰系吐骼带。脚蹬马皮靴。女子则多着团衫,直领左衽,腋缝两旁作双折裥,下穿襜裙,前长至地,后裙拖地尺余,腰系红黄巾带,并在襜裙中衬以铁丝圈,使裙摆蓬起丰满。金代服饰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多用环境色,即喜爱穿着与周围环境相同颜色的服装。

元代(蒙古族)时由于民族矛盾尖锐,长期处于战乱,经济、生产都遭到很大破坏,手工业落后。宫中服制长期沿用宋式,平民男子服装以长袍为主,蒙古人的袍服汉人称为“团衫”或“大衣”,形制宽绰,多为左衽,大袖而小袖口,袍长可曳地。当时的男子服装主要为质孙服,辫线袄,比甲、比肩数种。元代的汉族女子仍穿襦裙或背子,元朝贵族妇女则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大,袖身宽肥。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流行,汉装的样式常出现于舞蹈伴奏人身上,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所保存,都城的贵族后妃们并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蒙古人的首服中以姑姑冠(又称故故、顾姑、固姑等),鞋类则分布靴和皮靴两种。

明代吸取前朝治国方针,整顿恢复礼仪,并根据汉族传统制定了新的服饰制度,明代的服饰是中国近世纪服饰艺术的典范。

明代恢复唐朝的衣冠制度。皇帝穿龙袍,大臣依照等级穿绣有飞禽走兽的宽大袍服,头蓄发绾髻,戴由幞头演变而来的乌纱帽,腰束玉带。

品官服饰规定一品至九品的祭服为青罗衣、白纱中单,俱用黑边缘;赤罗裳用皂缘蔽膝,方心曲领,冠带、佩绶同朝服。祭大庙、社稷时则着大红便服,朝服之制为文武官员凡遇大祀、庆成等重要礼节、不论职位高低,都戴梁冠,穿赤罗裳。公服乃为职官所穿之袍,乃恢复为右衽,其上纹样颜色因级别而异,所绣团花纹样品高则径大,位低则径小。补子缀于各级文武官员的袍服前胸和后背,以别官级品位。公、候、驸马、伯用麒麟、白泽,其余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赐服是官品未达到某品级,被皇帝特许赏赐之服饰。乌纱帽则为明代以乌纱制成的圆顶官帽。其形制是前低后高,两旁各插一翅,通体皆圆。帽内另用网巾以束发。

一般男子的首服有网巾(又叫:一统山河)、四方平定巾(又叫:方巾、四角方巾)、六合一统帽(又叫:小帽、圆帽、瓜拉冠)等数种。衣裳有褡护、直身、罩甲、程子衣、裤褶数种。儒生都穿镶黑边的蓝色直身,戴有黑色垂带的软巾,又称儒巾。

明代女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袄、霞披、背子、比甲、裙子等,其基本式样大多仿自唐宋,在色彩上有明显的贵贱等级之分。

明代命妇所穿的服饰有凤冠、霞披、常服等数种。一般女子的服饰有褙子、比甲、水田衣。女子下裳变化快,花样多。其中著名的有月华裙、凤尾裙、百褶裙等。

清代服饰制度朝廷有明确的规定:官员的礼帽分夏天戴的凉帽和冬天的暖帽,帽上顶珠随品级的高低不同而颜色质料各异。清朝的礼帽上有翎管用以安插翎枝,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乃为昭明等级,赏赐军功之用。分一眼、二眼、三眼,以三眼最为尊贵。官吏袍服的色彩和绣纹图案也象前朝各代一样,因品位高低而各有不同。

清代一般男子的常服有袍、褂、衫、裤等,其中袍与褂为主要的礼服。当时的袍是否开衩和开衩多少是由穿着者的身份而定。皇族宗室袍开四钗,一般官吏袍开两衩,平民则无衩,也叫“一裹圆”。清代常着之男子服饰中主要为袍衫、马褂、(坎肩、背心)、号衣等数种。

清代女子服饰满族命妇大体与男服相同,所不同的主要在冠饰、霞披和足饰。女子首服最尊贵者为朝冠,乃为皇太后及皇后所戴,霞披为命妇所戴。满族妇女兴外观头顶像一字的平髻,又叫“一字头”、“两把头”、“把儿头”、“如意头”等。还有一种在变化之后的两把头的基础上戴一种扇形的冠饰的“大拉翅”。

清代汉族妇女由于有“男从女不从,官从隶不从”之说,所以多沿用明末的服装,后期也有汉满结合的。汉族女子除穿着褙子、裙子、“一裹圆”外,还喜穿百裥裙,最多可达160裥。咸丰年间还流行一种精细制作,展开形似鲤鱼鳞甲的“鱼鳞百褶裙”。妇女还在礼服上饰有一种用四方云纹装饰,以彩锦绣制而成的“云肩”,是女子的主要服饰配件和汉服的一大特色。汉族妇女、南北服饰不同,南方多系裙,北方多着扎裤脚。

后来满汉服饰慢慢合流,衣衫形制趋于短小,女装特别讲究用花边来装饰衣边,于是花边越滚越多,形成宽宽的衣缘。明清之时,人民已开始流行穿裤子,渐渐没有人穿裙子了。

这个时期南方广大平民兴起一种简单适用男式矮顶小袖、对襟、七粒布扣、三个口袋;女式右衽、六粒布扣、一个口袋的“汉服”。这种服式穿着流行非常广泛,一直经过后来的民国时期至解放后的五十年代。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从古代社会向现代转变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清代制度的废除有力地冲击和动摇了中国以往数千年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基础,当然也包括衣冠制度。这个时期中西合璧的服饰或纯西式的服饰逐渐进入到中国人的生活领域,民众开始抗议女子缠足、男性留辫子。

新体制下的服饰制度不再有等级差别,有的只是行业之间,工作性质之间的着装差别。民国元年政府规定了男女礼服的形制,男子礼服为两种,即大礼服和常礼服。大礼服即西式的礼服,分昼礼服和晚礼服两种;常礼服分西式和中式两种,西式的与大礼服略同,中式的即传统长袍马褂。

民国时期的男子服饰品式主要有长袍、马褂、西服、革履(皮鞋)、礼服、中山装、学生装和长袍、西服裤、礼帽、皮鞋等几类。着长袍马褂,戴瓜皮小帽,穿中式裤子,蹬布鞋或棉鞋,这是民国时期中年人及公务人员交际时的装束。着西服,戴圆顶礼帽,穿革履(皮鞋)这是青年或从事洋务工作者的装束。中山装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男式礼服的代表性服装,据说因孙中山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学生装是清末引进的日本制服在欧洲西服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般为资产阶级进步人士、市民阶层和青年学生所穿用的。

民国时期的女子服饰主要有袄裙、旗袍、衣裤、连衣裙等几种。袄裙是为短袄配短裙,使女子愈加显得修长美丽。旗袍由满族(旗人)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故称“旗袍”。后又出现了改良旗袍,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服装,并进入了中国的千家万户。衣裤则是指在不着裙子时就只穿的上衣下裤,其形制长短随时变异,这种衣式以年轻姑娘、劳动妇女为多,亦多作为家居之服。

连衣裙则为20世纪20年代初期留学生及文艺界、知识界女士所着的一种服装样式,其制由上身的衣和下身的裙相连而成,款式非常丰富。湖南衡州上衡山昔日的服饰情况在《衡山县志》、《衡东县志》中俱有简明扼要的记载,其风俗习惯和生活习俗服饰情况为:

衣着:清代男女衣着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穿大头便裆裤,女人系罗裙。富人穿长袍马褂,穷人穿短衣便裤。民国期间,出现中山装,学生装、西装;有钱人家的妇女兴穿旗袍。解放后(1949年以后)男式有中山装、学生装、解放装、青年装、西装;女式有列宁装、春秋装、轻便服和各式女裙。

冠带:清代男戴碗帽、毡帽、或缠大帕子;女戴平绒帽、围边,或用绉纱包头。儿童戴绣花和尚帽、莲花帽或狮头帽等,民国时期士绅戴礼帽。解放后,帽的式样增多,男戴军便帽、鸭舌帽,女帽、童帽品种多,式样新。

发型:清代男子留长辫子,女子留发髻。民国初期,男子大多数剃光头;女子留短发或梳单、双辫子,少数老年妇女留有发髻(巴巴头)。解放后,男女发型增多,80年代,青年妇女流行烫发,少数男青年蓄齐颈长发。

首饰:清末民初,妇女戴耳环、簪子、手镯、戒指等。解放初期,首饰基本消失,80年代以来,有些妇女又时兴戴首饰。

鞋袜:清末民初男子多穿手工棉布蚌壳鞋、草鞋、棉布袜,雨天穿钉鞋、木屐;女子穿绣花鞋。本世纪20年代始有胶鞋、棉纱鞋。解放后,钉鞋、木屐逐渐消失,雨天穿胶鞋、布胶鞋,60年代有塑料凉鞋,注塑布鞋;袜子有线袜、丝袜、尼龙袜、毛绒袜等。80年代城乡普及皮鞋。

小伙伴们,对于服装的发展历史都了解了吗?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可以点击收藏加关注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盘点我国各朝代的服饰,每一个都有特色,我都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