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7

李鸿恩:ISTP如何重构“商业共生体”?与“先行者”同行每个时代、每个行业都会出现代表性的企业。创业就是用新科技和新思维,把曾经的生意重新做一遍。2006年,你想在上海买房,找二手房中介 , 当时的领导企业是中原。但是2016年变成了链家,它们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第一,在服务的细节上,中原服务的是50后、60后,他们经历过文革,对服务不是很讲究。链家服务的是80后、90后,他们出生时就有好的商场、好的餐厅,对服务比较挑剔。第二,中原要求每一个业代不准再赚差价,任劳任怨地带你看200套房子。但是链家在智能化上发力,有一个SaaS,可以按照你的搜索维度,从200套房子里面先搜索出50套,這些待售房源都已拍成短视频,你在家里面吹冷气看短视频,基本上就能从中选出15套房,再出去看,就高效了。第三,中原尊重业代,每个人都有个性。链家不用有个性了,它有流程、有步骤。过去的中原是内需生长,在深圳用了15年开500家。现在的链家会用金融手段,在深圳开500家用了3年时间。如果创立一个新时代的公司,有两件事必须抓住:第一,抓住做生意最底层的“强结构要素”。第二,抓住当时科技与社会的“强环境要素”。ISTP将如何重构“商业共生体”?研究商业模式,多半先是从研究“交易主体”的视角展开,就是研究焦点企业(核心企业)。譬如携程,它是卖旅游套餐、机票及酒店的OTA平台型企业,它在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中,为用户创造价值,用户就付费给它。可是它如果不为航空公司创造价值,航空公司不让他卖机票,这生意是做不起来的。本质上,核心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组一个“局”,西方人称这个局做“商业共生体”。所以除了看ISTP是否为核心企业增值,也要看ISTP是否为整个“商业共生体”增值,创造更高的结构效率,重构商业格局。一个核心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场,叫客户生态系统;为合作方创造价值的场,叫合作方生态系统。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开门做生意,是因为有一个或多个“业务”。例如美团,最早的业务是团购,但美团一直努力洞察其它的商机,在2013年发力进入了“到家”业务,也就是外卖业务,因此找到了更大的市场价值地带,一个业务构成了一个客户生态系统。我们也要思考,ISTP的出现,是否会出现新的业务商机,也就是找到一种新的业务,找到一个新的价值地带,是不是能够在业务上面有所突破?商业共生体是由所有在“局”中的交易利害相关人(stakeholders)组成,每人都是一个角色。譬如说银行业共生体,内部是由许多商业角色组成,把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业务活动依时间先后串起来,就是创造价值的逻辑跟路径。新科技的出现,通常伴随着业务活动被IT所自动化。原有商业角色创造的价值被IT取代,原有的交易环节消失,或应用新IT技术的新角色出现,新的交易环节出现,让商业共生体变为更高效更稳定。ISTP驱动组建的新商业共生体中,最好聚合的角色能减少。所有的角色,都能挣得比以前多,利润比以前高,而且一起把这个新的共生体做大。商业模式的设计本质,就是“核心企业”找到高成长势能的业务,并为这个业务配置最适的一组角色与一组业务活动,最终通过设计交易,即设计一组游戏规则,把所有的角色聚合与激活效能。ISTP技术应用在商业上,能否找到让角色们在“协作方式”与“激励方式”上更有效聚合的一种新方式,并在合作方生态系统和用户生态系统里产生更高的粘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