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5

华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经验贴(已上岸)


写在前面)

个人不太喜欢看大段大段的文字,所以这篇是分科目分点来写,一些需要避免的雷区和技巧,别人写过的东西我没有再写,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看某个part。

考华南其他专业的小伙伴也可以看看除了914以外的,很多问题都是共性的。

没有给出我的一个具体时间安排,每个时间段该做什么我只会大概写一下。因为前辈的时间安排其实对后辈来说没有太大借鉴价值,有从前一年10月开始备考,最终考不上的,也有只备考4个月最终考上的。

(一)劝退

教育专硕很热门,有90%以上的考生是没有书读的。例如我们这一届,录取率8%,报考人数561,最终录取46,除去1个推免生留给我们统考生的名额是45(推免生:不用参加初试,由各个院校推荐读研。)我是407分,排名15。

我查过很多学校,有一些双非或者二本师范的录取率其实比华南还低,因为大家其实都会对自己有一个预期,不敢往太好的学校钻,所以考生的水平会有差距。

总的来说,如果大家仅仅是为了一个研究生学历,而不是热爱这个专业甚至让你觉得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那建议你不要报考。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没有热爱,整个学习的过程都不愉快,有时候也在想当初如果跨考其他专业,说不定也上了。教育专硕本身竞争很大,不管是哪个师范院校,都是乌泱泱的一片,学习动机不是很强的话,大可不必来这里竞争。

(二)学硕vs专硕

科普一下教育学学硕和教育专硕的区别。

第一是英语的区别,学硕考英一,专硕考英二,英一比英二难。在(五)里会详说。

第二,学硕很多学校是全国统考311,311非常灵活,而且考的很细,例如某个知识点,书上只有两行文字,但考试会让你答一个半页纸的简答题。学硕有一些学校不参加全国统考,是各个院校自主命题,难度比311小很多,但是也不建议大家选,因为很多院校普遍回归了311,像湖师大、华中师大,所以同样很冒险。再说一下教育专硕,专硕大多数院校是统一大纲333,但是专硕没有全国统考,是各个院校自主命题,比如华南就是华南本校根据333大纲来命题,阅卷也在本校阅。

总之,专硕报考人数比学硕多,专硕比学硕的考察难度要小一些,学硕更注重一个专业积累,学硕可能是你考了几年但也比不上别人几个月的准备,没有夸大其词,大家可以在熟悉课本后,去看看311的历年真题。

(三)关于择校

一直相信考研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

所以我大概查了50+个学校,包括一些综合类大学比如湖南大学、苏州大学。

我了解到的:

1.北京上海,英语政治压分。但是也不用慌,压分也是普遍压,如果英语不好的同学要慎重,专业课考的再好,英语没过国家线也是一场空。北上广深复试的时候都很重视英语,深圳复试的调剂做的很智能,申请的时候英语分不高直接拒绝。

2.一些学校教育学学硕很压分,压出国家线,有些一志愿没有一个能进复试的。提名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以及今年的华东师范大学。

3.部分学校教育学学硕,在一志愿考生足够的前提下,会把分数线划高,只让一部分同学进复试,一边收调剂考生。提名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没有这个情况。

4.部分学校会让调剂生先复试,再让一志愿考生复试,这种情况我认为就很离谱。提名广州大学某些专业。

5.很多同学冲着一个211学历去报考b区的211,劝慎重,b区211像云南大学、广西大学号称调剂小清华,部分专业压分。提名宁夏大学,20届文学院很多同学的专业课分数是0分 1分 10几分,但这些同学的英语政治很多是70+,当时有上热搜。这个现象真的很让人气愤,如果学校不愿收取一志愿考生干脆别耽误大家一年,压分又收调剂的好生源,吃相很难看。个人观点,文学类考研,考0分的几率应该比考满分几率还低吧。

6.333难度。因为大家在择校时还不懂得去判断题目的难度,所以多看经验贴,主要看333的出题方式,有些学校出题中规中矩,提名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有些学校出题很灵活,会考察拓展,提名北京师范大学(指定大纲,21年考了PISA)、东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以下学校考题很偏: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综合类大学333出题普遍有点偏。

7.关于择校你要考虑什么:

a.报录比 b.是否压分 c.复试形式

d.考试题型是否适合你(以上第6点)

e.地区(像北上广深江浙的一些学校近年发展很快,例如深圳大学)

f.选择师范大学还是综合类大学。有跟辅导员讨论过这个问题,辅导员觉得应该在专业排名里选择考师范大学。孰是孰非还是看自己。

8.关于我为什么选择华南:

我当时是在华南师范和东北师范之间选择,东师的专业排名第2,华南排名第6。放弃东师的原因是,第一是复试形式不适合我,东师复试考察说课。第二是听说东北很多学校都是大澡堂(没有考证),这个是直接把我劝退了。

华南:

第一,不压分。具体下文会详说。

第二,广州地区资源比较多。

第三,333的出题方式。

第四,美团上改定位查过华南附近,有很多好吃的。在天河区,对面是暨南大学。

附上教育专硕的排名+小学教育专业的排名:

(划掉的三所学校实际没有开设小学教育专业)

(四)关于政治

进度建议:6-7月刷完强化班,做完第一遍1000题,接下来一直刷选择题,到了11月买徐涛老师的小黄书,开始背诵选择题的知识点。12月做模拟题,考前背诵论述题。

1.我是看的徐涛老师的强化班,买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和肖秀荣的1000题,看几个视频课之后,就刷对应的选择题。政治建议大家不要开始的太早,太早会导致考前松懈,太晚学会来不及,6月开始最好,7月也不算迟。

2.不用看基础班,不用刷历年真题。

3.7月中徐涛老师会在他的公众号,每天晚上带大家做两道历年真题,有解析。每天都要跟着做题,碎片化消化知识点。

4.政治最重要的是选择题,在12月以前都只需要管选择题。一定不要盲目的反复刷题,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错题,按时消化。有些解析太长的错题我没有花时间去详细记录,所以我所有的题都有标第几题。

5.在10月的时候听涛涛的刷题班,都是一些选择题,很有用,吃饭的时候看。

6.选择跟一位老师,不要自作聪明想要周全,这个课程听a老师的,那个课程听b老师的,不管是市面上哪位老师,都经得起考量。

7.选择徐涛老师的原因:第一是他的课很有趣,第二是他不会去总结一些所谓的经验,比如有些老师会说第xx题到第xx题一般都是全选。但正因为这个“一般”的模糊说法会在脑子里留下印象。第三是涛涛讲选择题基本abcd每个选项都会讲,腿姐讲选择题就有些支离破碎,可能是我没有长期跟她课的原因。(但是腿姐非常棒,大家也可以全部课程都跟腿姐。)

8.把政治学习安排在自己最困或者最容易分心的时间段,等你学了333和914,就清楚学习政治英语有多么快乐,我是把政治当作平时消遣的一门课。

9.尽可能在考前多做模拟卷,我做了肖八套卷、徐八套卷、肖4。

10.最后的论述题押题我用的是肖4,但我有看过21届一些同学的反馈,背肖4的同学论述题得分都没有很高,跟腿姐的得分很高。这个交给大家自己定夺。

11.我政治选择题是42分,只扣了8分,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高的分数。扣分基本都扣在辩证法和政经,学习的时候就只做到一知半解。因为论述题在考前没有很多时间背,在我开始背书的第一天别的同学就已经跟着徐涛或者腿姐背了两遍,最终政治74分。当时是在权衡了利弊后,还是选择只给政治留10天时间,每天大概是四五个小时。也不觉得遗憾,考研这个东西本来就是这样,不可能做到准备充分,一定会要放弃一些东西,有得有失,处处用力则处处无力。

(五)关于英语

进度建议:结合自己的情况,前期边背单词边做真题,10月中开始背作文,考前模拟1-2次。

我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应该不到10%,在7月前因为不想背专业课,加上在考驾照,所以碎片化的时间都用来做英一英二的历年真题。7月以后基本没做过真题,只背了几篇作文,但自己没有尝试着写过一篇作文。

1.单词是最重要的part。在7月前有翻过一遍恋恋有词,单词都很基础所以没有翻第二遍。我记单词不会像大部分同学一样每天拿一两个小时来记,我只在中午下午吃饭的两个10分钟记单词。

2.阅读理解。每天做两篇阅读+一个额外的部分(一篇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我有同学一天只做一篇阅读,我认为倒也不必这么精读。同样要提到的是一个提炼和总结的过程,昨完后把生词抄在笔记本上,阅读哪一题做错了也抄到笔记本上,自己翻译成中文,减少后续的工作量。多总结,阅读的选项中有很多陷阱。

3.笔记上的单词要定期消化,比如第一天抄的生词第二天就要拿来背。这一点我自己没有做到,但是真题里的单词很重要。

4.我们专硕是考英二,但是英一的真题也要做。英一比英二难,所以建议大家先做英一,或者英一英二交叉着做。英一英二其实出题方式差不多,陷阱设置的也差不多,我认为英一比英二难在,英一的选材是选的一些国外政治、法律、科学上的外刊,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所以当没有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的时候,选不出正确的选项。例如,英一有一篇新题型,是讲到一个赌鬼在某赌场输了很多钱,身体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仍然去赌场,后来他把这个赌场告上法庭,理由是赌场不顾他的健康仍然让他进去,最终还胜诉了。类似这样的一个生活背景就会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我提到的其实还算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英一很多文章就算是看过了中文翻译都不明白它到底在讲什么,英二的文章背景比较接近我们的生活。

5.文化差异大家是没办法在短期内克服的。个人做阅读的一个技巧是,我会去了解作者全文的一个感情基调,也就是作者对于所论述的话题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然后去看选项的感情色彩,如果你不会判断,就看情态动词。所以我能够在不认识一些单词或者在一些似是而非的选项里,选出正确的答案。

6.少去看一些视频课。我没有像一些同学一样,语法、阅读、翻译、完型、新题型各听一个课程。我只挑出英一我自己在看过解析后还是不明所以的几篇阅读,针对性的听了唐迟老师的课,其他所有课程都没听。这个东西因人而异,如果基础不是太差,不需要去浪费时间听课,靠自己摸索知识会掌握的更牢固,maybe很多同学听课只是偷懒为了不背书。

7.英语和政治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很多同学想要通过听五花八门的视频课来获取一些“规律”。例如,**讲完型的老师有说,建议大家完形填空不要连着选重复的,第一题选A,第二题是A的概率就很小。我当时随意划的进度条,大概听了几分钟就听到他讲这个。在做英二2018年的完形填空时,连选了三个B,但因为想到了老师的话就改了第二个B,正确答案是连选三个B。然后我就决定不去听这些课程了,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只要把这些“规律”当成一个大概率事件来看待就好,但我们其实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影响,会形成依赖。在这里提名何凯文老师,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如果你选择何凯文,你的对手就成功了一半。但是他的正面评价也有很多甚至是把他神化,那么我就出于好奇断续听过他的几节课程后,我的态度是,我不喜欢他。第一个就是他有自作聪明的讲过一个课程,命题人思路解析,听了之后就觉得是在骗小孩子,你知我知的东西我又何必来听你讲废话。第二个是他讲课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我会觉得是在听外交官发言,但实际他的形式远大于内容。第三个是关于他个人,造假博士学历,自诩国际知名老师,在公众号里发表不当言论,还有一些拿不上台面的话题我暂且不议论。所以建议大家少听视频课,唯一值得听的是阅读,选择唐迟,他不讲废话。

8.关于英语作文,小作文是10分,我背了17篇。大作文是15分,我只背了两篇自己总结的模板。英二的大作文我觉得比英一难,它是要求描述一个统计图或者统计表,然后给出自己的观点。作文从10月中开始背就好,我用到的书是王江涛的作文书。因为时间都用在专业课上,我在考前没有写过一篇作文,建议大家有空还是要定期写几篇练手。

9.考场上,不要改答案。阅读我改了一个,改错了。

10.少去道听途说。考研本来就是一年比一年难,每年都会有“今年怎么这么难”的反馈,不要因为英语被劝退。北京三所高校的评估结果是21届英一英二的难度都有提高。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并没有觉得今年有变难,我在答完卷子后还余30多分钟,最后在个别阅读题反复纠结。所以就是,不管再难,该拿高分的还是会拿高分,你需要做的不是感慨,是提高自己。

11.最后,交待一下我的英语。基本是在吃高中的老本,大学没有认真学过,四六级已过。口语是哑巴英语,复试前在跟学姐模拟面试的时候,学姐说我的口语是她带的非英专学生里最好的,可能是平时喜欢看英美剧会有一点耳濡目染。在进考场前,英二的真题没有刷完,本来留了两套题想用来模拟,但是不知道放在哪里,在心里默念了两句“天意吧”,就在一次也没有模拟的情况下去考试了。在考场上有犯不该犯的错误,(八)里会提到。英语总分是78,阅读52分,完型填空7分,写译部分比较拉低分数。写作一直是我的弱项,一个问题是跑题,六级我的写译部分还没有听力部分分数高。教训是练习不够,所以建议大家跟我类似情况的多归因,多输出。

(六)关于333

进度建议:结合自己的情况,看凯程强化班,买凯程333应试解析。及早开始背诵,5月背诵,后期压力不会那么大。最晚7月开始背诵,考前模拟1-2次。

1.333这门课是教学专硕考研人的噩梦,教材有四本。首先是华南的一个考情分析,华南333出题中规中矩,不会考察热点事件,书上怎么说,它就怎么考,并且考的不细,即不会在该出名词解释的地方出简答题为难大家。但华南每年都会考1-3个很偏的题,比如会考所有学校从来不考的知识点,还很爱考察宗教,很多同学都是被这一点吓退。

2.但华南出题偏正是我选择这个学校的理由。大家可以换个角度去想问题,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背书,去思考,如果只是出一些重点,那么大家都会写,一些休闲学习的同学甚至会后来居上,这样是没法拉开差距的。大家要做到的就是在一个可控的考察范围内,尽自己所能的去多背一点。

3.看到过微博上有同学说:今年的333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同学说:愿天堂没有333。客观来说,今年的333是十几年来考察的最难的一次,考的实在是很偏,考了心理学的理论,考了宗教的新教派加尔文,还考了中国近代学制的演变,这一题我没有背,因为我觉得根本不可能去考一些什么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十几个字的文件名,甚至连心理学的一些类似“饿猫逃离迷笼“的五六个实验我都背了,但学制这个题连看都没有完整看过一遍,一些考研机构也是将这个题划分为一星级非重点。

4.华南的一个战况是8500+考生参考333,90分以下6000+(华南老师说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120分以上374个人,学制那道题只有2个同学满分。

5.我是买的凯程的应试解析,听的凯程强化班,不需要听基础班,跨考生也不用听基础班。如果你特别悠闲或是非得妄自菲薄,当我没说。

6.听强化班,听几节课程就背相应的知识点,尽量做到当天或者隔天消化,或者四本书强化班听完再背也可以,在你自己的节奏里。

7.背框架,编一些口诀,其实我会觉得别人编的口诀更加印象深刻,去闲鱼上买很便宜。但是不能所有知识点都编口诀,首先这个东西带有一定的风险,如果记混淆或者考场上突然想不起来,这个题就拿不到分。

8.❗这一点一定要重视,很多同学(比如我)是在11月才去看历年真题,华南有自己的出题规律,比如中教从来不出名词解释,外教十几年来只出过一次名词解释。但不代表这些东西你就不需要背诵,我是基本上四本书整本的背,就算我在11月前知道这个规律,我还是会背。提这一点,是建议大家分清主次地去记忆,它这一块以前不出题不代表以后不出题。建议在对书本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后,结合真题,把考过的题书上该题目的旁边,比如“2019J”就代表2019年考过的简答题,华南历年的重复率很高,近年基本只在名词解释里重复考。

9.我是视觉型学习者,不是听觉型学习者,听觉型学习者在我们的专业领域里就是说,反复听课程,依靠别人的讲解来记忆,这种情况是比较理想的,大家要善于区分自己是哪种学习者,能够减少自闭式的背诵当然更好,取决于你对专业的一个热爱程度。

10.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考前背了多少遍。我没有去数,其实遍数很难去量化,而且没有参考价值。一个学姐在11月中的时候还只背完第二遍,但最终分数422。还有一些三战四战的同学,或者一战就背了10几遍的同学,考出来的分数也就是两位数。还有一个问题,在2月26日分数出来后,有些同学说自己背了8遍333还只考了50多分,下面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同学附和华南压分。大家用的书基本是一套书,听的视频课也是相同的,那么差距在哪里。我认为差距第一在于表达,我看过一些学妹的答题,她们是记一些关键词,加上文字功底弱,所以用自己的话写出来很口语化。第二是一个大家不容易意识到的问题:答题层次以及重点的呈现。例如,如果一个题问xx的优缺点,我的答题会是:第一,xx的定义。第二,xx的特点或者性质。第三,我才会写xx的优缺点。第四,我会写出xx对教育或者对实践的启示,这样才代表我真的理解了这个理论。当然,大部分内容要集中在第三点。而且答题的一个关键是,不仅要分点答,而且要把关键词和关键句放在最前面。如果一大段话本来没有关键字,就需要自己在考场上临时总结。切记老师是按点给分,不会一字一句的阅卷,所以自己要学会呈现重点。有可能就是你考研的拉锯线比我长几倍,背诵的时间也比我多,你背15遍我背5遍,但我的分数就是比你高,我认为这就是答题差距导致的。如果大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就要落实在实践里,因为这些细枝末节导致失败是很令人惋惜的。

11.我认为四本书的难度:教原>外教>教心>中教。

12.我的背诵顺序:中教-外教-教原-教心。

13.用lucky和311凯程宝典补充,听课不喜欢做笔记可以买凯程333框架笔记。

接下来分别说下四本书怎么学:

关于中教,30分。中教的背诵量很大,但这本是最容易背诵的。孔孟荀,还有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教育家,会在背了两三遍后进入你的脑子,所以中教要尽可能少的去使用一些口诀。华南很喜欢考:六大教育家、蔡元培、中体西用、宗教、科举。

关于外教,30分。外教是刚学的时候是我觉得最难的,一是很容易混淆,二是需要背六个国家的法案,三是文化差异的问题,可能会对某个人的观点感到不解,外国教育不像中国教育一样保守和循规蹈矩,他们的一些思想会让人觉得天马行空,带有乌托邦的理想意味。但这些东西都需要放一放,在没有实验证据支撑的前提下,把你的质疑咽进肚子里,重点是应试,外教总的来说是多背,多总结口诀。在学习过程中我有一直感慨,这些东西学来干嘛。复试的教研里,也有很多看不懂的统计学公式,我姐说这属于她们金融统计的范畴。华南外教出题很偏,前两年都有考察法案,19年考日本法案,20年考美国法案,21年考的宗教思想和俄国的赞科夫。

关于教心,30分。有几个学妹问我,可不可以不听凯程的强化班。如果在你时间充分的情况下,不可以。因为仅仅是在心理学这一本书,就充斥着大量单凭自己无法理解的一些名词和理论,听完课程后会觉得这门课很有意思,但心理学其实存在一个循环:难→有趣→难,回归到最后记忆的时候还是很难背诵的。华南以前很注重考察实际,就是一个“结合实际怎么做”的问题,但是近两年出题方向变了,很爱考察理论,甚至在914里都会考察心理学的理论。

关于教原,60分。这本是分数比例最大的,首先教原给了我一个错觉,我一开始觉得很容易,因为没有很多理论,而且文字通俗易懂。事实是,这本是最难的,是我和很多同学的一致结论,知识点很琐碎,而且到后来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规律:理论性的东西虽然难背,但是一旦记住就难以忘掉,反而是像教原这种通俗化的原理性文字很难真正记住。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对于教原,要编大量的口诀,基本要不留死角的整本书背诵。华南很喜欢考:第4章第6章,对其他学校爱考的第7章第10章考察很少。

(七)关于914

进度建议:4月中可以开始翻看书本,最迟在7月前要阅读完一遍并且自己画框架。914的背诵宜迟不宜早,7月开始背诵,前期时间留给英语和333,因为914内容很抽象,背的快忘的快。背诵5遍以上,考前模拟1-2次。

1.914比333四本书都要难背,名词解释很多,一字之差就是不同的答案。

2.914书上有很多论文和微课二维码,有些需要看,有些不需要,找前辈指点你。

3.不用听课程,我有去cc talk上试听过一节课,基本就是对着书念,遇到难一点的知识点全部含糊其辞一笔带过,还挺可笑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去找课程,水平不足以授课。

4.914书上有很多思考题,这是我觉得学习914最难的地方。比如书上连校本课程的定义都没有,但考试会让设计一个校本课程,所以书上每个题都要解决。我有找学姐一对一带我,在自己有思考的前提下,约一个时间语音来讨论一些问题。

5.914和333是相通的。914题目出的很灵活,会考察拓展。例如21年真题:小学德育活动的特点。914课本上没有这个题,我是用333教原的知识来回答的,333有一页在讲:德育过程的性质。活动=过程,特点=性质,所以这个题可以套333的知识。答完后要回归914,我加了5点分布在914书本中和德育相关的应用,因为毕竟是在考914。考完后群里大家有交流,有些同学这道题是空着的,考场上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所以平时要善于锻炼自己的思维,学会融会贯通。

6.不要对着书背,大纲里一些知识点书上都没有,自己买几份914的资料对比,不要吝啬这点钱。我有买3份资料,后期跟群友也交换过,只能说大家的资料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连一点拓展都没有。

7.914一直在劝退我,我的备选学校是云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担心914考的很灵活,我平时不太会接受不确定的事物,总觉得在我生活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大多不是惊喜。

(八)一些雷区和遗憾

1.我是理科生,不懂背书的技巧。一开始是一字一句的背诵,效率很低,看公众号有很多同学都跟我一样,在知识点上,微观上很熟悉,但中观和宏观没有掌握好,结果是在考场上出现“这个题我明明背过,但是没办法把题目和内容对应起来。”的情况,做无用功。教训:背诵关键字和关键句。

2.在英语考试中,21年的英二翻译是对历年一篇完形填空的改编,很简单,所以我兴奋了,没有打腹稿,直接上手翻译,导致粗心漏翻译了一句,字写的很大,没有空隙补充,所以第二段只能全部划掉重新写,板书很乱还不说,我不确定阅卷老师有没有看到我第一段翻译。教训:翻译前打草稿或腹稿。

3.在333考试中,我脑子应该是短路了,考试考到11:30,我以为是11点,字潦草到本人都难以识别,早早放下笔,到11点零5分才意识到记错时间了。

教训:记住考试时间,不要犯低级错误。

4.在914的考试中,出现了我在初试过程中最大的遗憾。今年914考的很容易,没有区分度。因为前面三场考试,答完题都余30分钟左右,加上914的题量少很多,导致我飘了,一直慢吞吞的写字想要把卷面分拿到。最后两个论述题各25分,由于没看时间,第一个写了两版,第二个只写了五行字左右。把概念界定完就打终考铃了,导致在我付出最多的914这门课上,反倒被其他同学乘胜追击,英语比我低了20分的同学,因为这门课,总分只比我低3分。教训:考前多模拟,考场上合理安排时间,每个题目都只写一部分,有时间再补充。

5.初试和复试都犯了不该犯的错误,所幸结果是好的。有犯错误的人,有正常发挥的人,有超常发挥的人,大家应该客观的看待这个分数,就算是那些没有上岸,三百七八十分的同学她们的走过的路和教训都能给后辈很大的启发。

(九)一些答疑

汇总了一些常见问题。

Q1: 怎么和学姐交谈?

A:没有必要刻意去保持一个距离感,大家都是同龄人,考研一路很辛苦所以会更加有共情心,你问几个问题,不会吃了你的。有些学姐会觉得没有义务帮助你,如果在得到积极的反馈后判断可以继续对话的情况下,在每句话前加个“请问”或者“学姐”会让听的人舒服一些。

Q2:八点以后起床是不是考不上研究生?

A:我的生物钟比较迟,每天都8点-8点半起床,晚上睡得迟,一二点都是正常的。如果生物钟调整不过来就不要勉强了,在自己的节奏里。看到一句话:你见过凌晨五点的天空吗?这句话真的挺让人热泪盈眶的,我没有见过。

Q3:家长同学觉得你报考的学校太高了怎么办?

A:结合自己的情况和报考院校来选择,如果不能接受坏结果,就报低一点的。

俗话说一志愿心比天高,调剂命比纸薄。我是一个只听自己的人,小方向和大方向别人都左右不了我。之前我姑姑有劝我不要报这么高,她说我弟苦读三年,高考只超过华南一分(最终去的985),我没有听。然后我考研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就是我姐,先是阻碍我报考华南,因为她不喜欢广州这个城市,我在考研报考日期截止前两天把一志愿改成了云南师范大学,过了5分钟又被我改回了华南。后来在初试结束后感觉还不错,估分410-420之间所以迟迟没准备复试,我妈在设想我未来的学习生活时,我姐说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觉得我能考上。再后来我进了复试,我姐又给我打预防针说第一名第二名被刷掉都有可能(一语成谶),但是我明白我姐其实是一直在给我做心理建设,考不上也能平静的接受结果。以上是我的情况,我还是觉得自己做决定才不会有遗憾。

Q4:专业课要不要报名培训机构或者带背营?

A:我没有报。这个问题涉及到学习自主性和性格。首先,因为我很久没有认真的对待过一件事情,突然认真起来这个过程还挺新奇的,所以我算比较自觉。其次,我有点反骨,不喜欢别人来管我,可能这个事情本来是我要去做的但如果要受你的监督,我可能会瞬间觉得没意思。所以报不报班,333参不参加带背营,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你不自觉,别人监督你不觉得讨厌,那这种方法是有效的。然后我没有借助一些手机app来监督自己,可能对其他同学来说会有成就感,但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就是形式。  想要报班的推荐一下专做华师考研的机构微信号是(scnuky)陈老师 之前跟他沟通过人 他也老是叫我什么不懂就咨询他  帮了我挺多忙  当初是想报班不过最后还是想算了  不报班也可以找这位老是拿一些资料的 或者进他们群交流

附上我的打卡style:

Q5:考研太辛苦,掉头发、指甲发白怎么办?

A:没有遇到过这些问题,我的问题是长期看书眼睛会很痛,初中右眼视力是1.0,左眼0.1,现在右眼被拉低了,但左眼还是比较弱,所以经常左眼会疼,疼到不能睁开那种,但是也没有因为这个问题拖过进度,用纸封住左眼就可以继续看书,或者闭着眼睛背书。因为长期睡得晚,能够明显感觉到免疫力在降低,有时候会耳鸣。考研过程是很辛苦的,我没有跟家人朋友很惨烈的诉苦过,因为付出不一定有结果。尽量不要感冒,我有三四年没感冒过。我认为掉头发、指甲发白、发胖这些都不算问题,克服不了就忍着,并且减少生活中不必要的社交和过度表达。

(十)复试

简单说一下复试的情况。

19年及以往都是线下复试,考察:

1.教研的笔试

2.专业课面试+综合面试+英语问答+英语文献翻译

3.nets英语笔试,nets是将来或许会取代四六级的考察形式,试点在广州,每年的题型都不同,一般有听力,跟雅思的题型很像,难度接近考研英语。

20年及21年都是线上复试,在三月中以前因为疫情好转,我一直认为是线下复试,也觉得线下复试我会有优势一些,并没有遂我的意。

复试参考书是教研,比初试的5本书都要简单,是一些死知识,多背就行,研究方法是比较严谨的,没背到的话在复试中连编都编不了。

我复试准备的很晚,收不了心,复试前有跟学姐模拟几次,两个学姐都说我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说话没有感情。学姐说我像机器人,没有情绪,背诵痕迹很严重给老师的印象会大打折扣。短时间也没法改变,去问了朋友,得到的反馈也是差不多,好像的确没有大喜大悲,没有冒险去争取过什么东西,用考研政治里一句话来说就是:进攻中的冒进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复试过程,专业课三个题答得还行,不是常规题,有签保密协议所以不方便透露,综合素质有一个题,明明会答脑子一片空白所以翻车了。复试结束完意识到排名会掉很多,大家都觉得有书读就行,掉排名这点烧手之患我还是可以接受的。

今年的复试情况很激烈,甚至结果有些离谱,不多议论,感兴趣的自行了解。

(十一)酸甜苦辣

我本科四年是本专业师范生,跟大部分同学一样,大学基本没有认真听过课,

挂过科,连美术都挂了。专业方向是数学,高数、高代和概率论上都有好好学,数学分析是真的学不好。毕业后才决定考研,本专业学生却没有本专业优势,除了对裴斯泰洛齐这个名字有一点印象外,专业课的5本书对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考研前期一直在拖进度,七月中开始背书,后期压力很大,其他同学一般会安排周六或者周日休息一天,但是我没有休息过一个早晨或者下午、晚上。考研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微博,因为我很喜欢看一些八卦(但不追星),用我姐的话来说就是及时跟进热搜。考研过程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在家里基本和家人没有沟通,有时候说着说着就会吵起来所以我干脆就避免交流了,一直延续到复试结束。

然后学习上的收获是觉得心理学知识比较有趣,学校生活中一些现象都可以用心理学理论来解释。

我的考研拉锯战不长,一开始也是没头没脑的背诵,后来慢慢上道后自己就会摸索技巧,减少背诵量,专业课二的题目用专业课一的知识去回答,同一种题型总结一套答题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在“做减法”的基础上“做加法”。在10月中和学姐讨论题目的时候,学姐说我的思维很活跃,答题已经很成熟了。思维怎么样,在我们专业其实就是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回答面临的看起来不会的问题。

考研历程中,我好像没有什么运气成分,静悄悄的开始,悄无声息的结束。

神明不帮你,是因为神明相信你。近期看到一句话:我曾经无比想要它结束,结束以后却又觉得自己被抽掉了筋骨。大概是这种心情。

4月12日收到了拟录取通知,那就欢送“考研”退场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