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还是适得其反?

成熟的知识是成体系的。琐碎、无规则的信息,不管是寻找还是使用起来,都会过分地耗费精力。

现在所了解的一些知识,乍看起来比较丰富。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碰到聊啥都有的说,但聊啥都只能说到一点点的尴尬情况。寻根问源,一是掌握的这一类知识不够精深,一是没有与其他知识产生关联。浅尝辄止的知识,只能做三句半的谈资;没有经过足够的思考和加工,即使是死记硬背的信息,也无法在与人聊天时触类旁通的活学活用。到头来,要么让人产生“你好像也不是很懂”的印象,要么给人留下“只知道一条道讲到黑”的书呆子的印象。

但即便如此,半瓶醋也要好过因怕麻烦而不学习的空瓶子。

人人网刚兴起的时候,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建筑工匠与自己的师父学习期满,师父交代工匠,建造一个房屋,当作毕业设计。年轻工匠心心向往外出闯荡,不耐烦地建造了一座小木屋,最后师父将这件屋子赠与工匠,作为他日后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

没有经过教化与改造的头脑,是座空城。知识是可以改造城池的墙和瓦。教育的目的,在于添砖搬瓦,建造城池——它机械地、强制地在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按照一样的图纸去修造城池。

不同的是,有的人建的好,规规整整;有的人建的比较不走心,缺砖少料。

大多数人,只管跟着他们建,并不考虑其他事情,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被告知,竣工日期已到,以后这是你们自己的城。大家很开心,终于不用苦憋的天天做民工了。额手称庆,肆意放纵,无以复加。

我们终于获得“自由”,要凭借自己的实力“闯荡”,却悲怆地发现,我们能建造的,只是一座简陋的木屋,我们能修建的,只是七拼八凑起来的破砖烂瓦。

但是,这座我们终生要努力修缮的城池,并没有至此竣工。第一道城墙完工的时候,只是我们必须自食其力的开端。再也没有人有义务,躬身亲为地来教我们。

聪明人,在老司机带路时,就开始思考学习的方法,并在学制教育后迅速与其他人拉开差距。

反应慢的人,终究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开始着手添瓦加砖。没过多久,他发现,要建设自己的王国,需要解决的不仅是物料的问题。如何将物料科学的规置累加,形成坚固实用的建筑,又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习就像盖房子,修城墙,不仅要有把只是搬到脑袋里的过程,同样,也需要有把知识向砖头一样,扎扎实实码瓷实的能力。

学制教育期间,老师翻来覆去地讲一句话“现在我们把知识掰开揉碎,喂给你们吃,你们都吃不下去,指望课下会有能力自己学习?”

当年,深以为然。

而今,不以为然。

一个信息,一个知识,一个价值观,能否被理解接受,取决于个人知识体系中,是否有其他知识可以翻译这个新的信息、知识、观念。也就是,个人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存量,去关联新的知识,把它转化为增量。

回想一下,如果让一个天天咿咿呀呀在家里玩耍的孩子接触小学数学,他学起来会多费力;小学时我接触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完全不能理解的。学制教育学习期间,是在教科书编订时,充分考虑了知识的关联性,让我们的知识想结扣子一样,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才使我们的学习不是那么费力——而并不是向老师所讲,讲的细份就会有效——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效果的,讲的越详细越通俗,学习一般的学生就越可能与原有知识产生更多的关联,从而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

但我所见过的学霸,经常不是那些痛苦熬夜看起来“勤奋”的家伙,而经常是一些思路清晰,懂得拆解又懂得重塑应用的聪明人儿。

修房筑墙,盲目搬砖,短时间内可能会“堆得很高”,但越向后面,这种战术勤奋的边际效应就越小。边做边想,有搬有筑,战略与战术结合,才能修建好自己的城池。学习亦是如此,在经历学无所长,四处碰壁之后,往往会有巨大的知识焦虑。盲目恶补,忽视科学方法和现实障碍,最终结果经常是南辕北辙。个人的学习成长,不仅需要吸收必要、正确的知识,更需要学会建立必要、正确的知识之间的关联。唯有如此,才能筑造坚固完备知识堡垒。

你可能感兴趣的:(勤能补拙还是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