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9

禅定静坐的原理

这一段文字很长也很重要,可能会打破你对禅定的固有认知,颠覆所有的气功说,请大家慢慢体会,细细品尝。

一:禅定最根本的原理是感觉剥夺,听我慢慢道来:

当你走进一家医院的时候,你会立刻闻到走廊里弥漫着的那个消毒水的味道,而当你在里面呆了1、2个小时之后,如果你不是刻意的去闻他,你会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如果你在医院里呆了一整天,那么你可能即使你很认真的刻意的去闻你也是闻不到这个消毒水的味道了,直到你离开了医院来到大街上,大街上的那个尘土飞扬的那个味道会让你立刻意识到你刚刚脱离了消毒水的味道,这种明明能闻到却感觉不到的现象就叫做感觉剥夺。

那这个道理跟禅定有什么关系呢?当你按照老师的要求建立一个非常平衡稳固的身体姿势坐在那里,然后安安静静地开始感受你的呼吸的时候,你实际上就是在等待着感觉剥夺的发生。怎么讲呢?当你的身体的姿势是稳固的平衡的,那么你的身体的感觉信号对于你大脑来说就是一个持续的稳定的规律的重复的,是处理起来没有什么价值和营养也没有什么意义的一个存在,于是大脑为了省电,他会把这种持续、规律、重复、单调、安全,处理起来没有意义的身体感觉信号,逐渐降低处理这个信号权重,直到有一刻大脑完全屏蔽了你的信号,在这个时候你清清楚楚的坐在那里,你知道你的身体在这里,但同时在感觉层面,你又很神奇的体验到好像身体完全消失了。这就是你在禅定中修到了未到地定这个阶段的时候,你所体会到的身体消失感。

那它背后的心理学道理是什么呢?感觉剥夺!为什么要通过感觉剥夺体会到禅定这种感受呢?为了调整你的认知,动摇你的三观,主要是你的生命观,当你达到了未到地定,你就能亲身体会到了没有身体而我仍然活着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真实感受,你只有真正体会这种感受,站在古人在没有心理学的知识的那样立场想一想,他在那一刻不再相信自己是这一团肉,我不再是我,不再相信仅仅是一具身体的时候,人自然而然的放弃了身体的自我认同。而认为我是住在身体里的一个心灵,我的本质不是身体而是我的心,那这就是修心的一个最底层的基础。当你还认为你是你的身体的时候,你还活在欲界,你这个禅定境界是上不了色界的这个一禅二禅三禅的。那么感觉剥夺的初级的成果是身体消失了,一禅二禅三禅就是让你在四禅的时候体会到了没有呼吸感的这个心理活动消失了的境界,那同样是感觉剥夺没有身体没有心的时候,你就要问我是谁呢?这就是从止修到了观,四空定就是来破我是谁、破我相的这么一个过程,就是无身无心,最后修到了无我,这就是禅定了。

二:什么是韦伯定律?

上面讲了感觉剥夺的原理,接下来讲韦伯定律。韦伯是德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于我们的这个重量感觉的这个信息的大脑的处理机制,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那么他所发现的这个规律呢,就被定名叫做韦伯定律,也叫做韦伯比值。咱们先来了解一个概念,就是最小可觉差,就是能够引起感觉变化的最小的物理量叫做最小可觉差,韦伯通过实验发现最小可觉差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绝对物理量,而是一个大致固定的比值。

这话有点费解,拿人类的重量感觉来举例子:在你手里放一个30克的物体最少要拿掉一克以上你才能感觉到这个重量变轻了,而如果在你手里放一个180克的物体那么最少要拿掉6克以上你才能感觉到这个手上的重量变轻了,也就是说对于重量感觉,你的最小可觉差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物理量,你的最小可觉差总是接近于现有的重量感觉的1/30,也就是说在一个适用的范围内,按照韦伯定律的逻辑来看,现有的感觉总量越少,那么你当下的最小可觉差就越小;反之想要让你当下的最小可觉差迅速变小的办法就是尽可能的减少你当下的感觉信息总量。很绕口吧?刚才这一段学术翻译成日常语言那就是:越放松,越敏锐;越紧张,就越完犊子。当下你的大脑需要处理的信息总量越少,你的大脑的算力冗余就越多。而算力冗余越多,你的认知反应就越敏锐。

是不是这个道理呢?很多人在面对重大决策的时候,都会选择关闭手机取消一切的应酬,利用静坐冥想来帮助自己思考和决策。这是什么呀?这不就是定能生慧吗?那么禅定为什么一定要从身空到心空最后才到我空呢?这就需要一个过程的,不然也不需要排除一切干扰和外在的应酬,一定要坐那里坐很长时间了。很多人他是不想实修禅定的,他总想要跳过身空心空两个阶段,直接在认知层面要把握无我的境界。可不可能呢?当你把感觉剥夺和韦伯定律结合起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要身空心空最后才到我空了,身空和心空为什么绕不过去呢?

举个例子:你无法在电影的放映厅里边接听电话,因为电话的音量和放映厅里的电影的音响的音量的这个比值要小于你当下的听觉的最小可觉差,所以呢你必须要走出电影放映厅,消除这个音响的音量对你的影响,你才能够听清楚电话里的声音。同理你必须要等到身体感觉信号的这个感觉剥夺都已经完成之后,你才能够听到比身体语言的这个音量小得多得多的内心的声音;同理你必须要等到你的心理活动的这些信号都被屏蔽了、被剥夺了,你才能够听见更加细微的你的灵魂深处的声音。

到此为止,这个感觉剥夺和韦伯定律就结合起来了。那么通过这两个概念的这个帮助下,我们看到了禅定总是要通过先打到身空,然后再打到心空,然后你才有可能达到我空这个阶段。那些想要只是在文字层面听别人说,然后就把这个无我的这个事情做了的人,只是在头脑层面理解,而不是去实修实证这个身空、心空、我空这个逐渐升级逐渐深化的这个感觉剥夺程序,那么就没有办法真正的拥有无我的智慧,无我不是一个通过概念和头脑层面理解的一种什么道理,无我那是一个通过感觉剥夺程序逐渐逐渐能够逼近的一个高品质的生命境界和状态,它是直接跟你的大脑的算力冗余挂钩的,你在大脑没有算力冗余的情况之下,你的这个感觉信号的最小可觉差也就不会小到那个足够小的程度,当你的最小可觉差的这个值,没有想到足够小的程度的时候,你是没有办法产生那种超越的自由的解脱的那样的一个认知状态的。无我它不是一个通过文字就可以传递的道理,无我是一个你实修实证达到的一种生命境界和状态,它有两个东西:一个叫做大脑的算力冗余,一个叫做足够小的最小可觉差。它直接指向了你的大脑的敏锐程度,你没有这两个生理基础做支撑,你的那个无我的智慧都是口头的,都是在扯淡!

[if !supportLists]三,[endif]和经典的互相印证

通过以上啰啰嗦嗦一大堆的理论分析,大概能够明白禅定的基本原理了,而这些道理实际上在各种古籍经典中都已经明明白白的写清楚,只是后人给了他们不同的注解。道德经有:致虚极,守静笃;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六祖坛经有定静慧;传习录有去人欲,存天理。金刚经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更是直接点明了主题(具体不在此处展开论述)。这些经典言论和科学的研究有着惊人的相似,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啊。


综合上述,在日常静坐中,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放在去除内心那些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上、收束心猿意马,保持心的安定、和乐的状态,顺性而为,而不是刻意去寻找所谓的心、黄庭等等,觅心了不可得。说直白点就是你只要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用什么姿势,用什么方式都不重要,能到静的状态就好。以无念为宗、以无相为体、以无住为本,摒弃那些气功类修炼的误导,导正自己的修行方法,才能走出修行误区,拥有无我的智慧。


在传习录整理即将结束时,加入这一节前人关于禅定的解释,目的是让后学能明白其中道理,少走弯路。意守黄庭,触摸所谓的心体,非先生本意。只会害人害己,误导大家走火入魔,入万劫不复的无间地狱,修习者当自警自醒。

后面附上因是子静坐法,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修习者可作为参考。


净心斋笔录

2022年11月6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