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学》读后感01

2022/8/28  不写就出局  

之前看到过一份李笑来老师的推荐书单,有提到过《怪诞行为学》,应该是在微信读书里订阅过,所以微信读书上了这套书后,就给我推了消息,我立马就加入了书架中,开始阅读,一下子就停不下来了。

开篇的序就是个故事,果然还是一个爱读故事的人,东北某商店订购了一批白糖,本以为会大卖,但是东北对于白糖的稀缺度没有想象中高,积压滞留。商店老板找到作者,问他有什么办法吗?作者就给他写了一个牌子:“本店新到一批白糖,限购2斤,凭本购买。”结果没几天就全卖完了。这故事真是极大地调动了我的兴趣,我们以为自己非常理性,可是这种理性居然也是被商家算计在内的,这如果不是逻辑推理的结果,那还有什么是逻辑呢?

而逻辑到底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位经济学者能够根据人性做出这样的营销手段来,而这个底层原理是否可以迁移到其他地方呢?如何应用呢?在这个故事里,经济学家是这样解释的,买白糖本来是可买可不买的,但一旦将它和某种特权绑定在一起,就变得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种权利,不用就过期作废,本着人对损失的厌恶,这个活动就能做成。

这样想来,其实我不会营销,也不会推销,道阻且长,可是现在市场上的商家又有多少不应用手段的呢?即便我没有办法真正学会(应用)营销手段,最起码也得多多了解一些营销方法和背后的原理,以备不时之需(多花冤枉钱)。里面还有很多的故事,比如作者提到免费是个很强大的营销手段,就连他也招架不住,他曾经买过一辆奥迪的跑车,但是他在买车之前做的攻略是买一辆旅行轿厢车,以便可以带着孩子出去玩以及放他的各种玩具,但进了4s店后,营销人员告诉他如果买奥迪跑车,就可以得到三年里免费换汽油的机会,结果他的注意力完全被这个吸引了,最终买了一辆红色的、和他极不相匹配的奥迪跑车,孩子的玩具直接顶到了车厢顶部,后悔不已。后来他算了算,三年免费换汽油也就是一百多美元,与车价相比,优惠几乎为零,可是他那会就会被免费这件事完全冲昏头脑。

前两天,我也经历了一件小事,几乎也是一样的。我在大众书局给一位朋友的孩子挑书,一本是80,两本就是160,我在付款的时候,店员告诉我,现在如果办个卡,每本书都可以打个8折后,再减去30元,等于每本书34元,然后还要再送一个蓝牙耳机,卡的费用是199元,等于卡是100元办的,很划算。我一听,每本书只要24元,还有蓝牙耳机,我正价买书160,办卡只要199元,这不太划算了么!果断就买了卡,结果是先付了199元的卡费,又付了两个34,一共付了267元,得到两本书,一个蓝牙耳机,一张可以打8折的卡。我还会经常到大众书局买书吗?不会,因为这次赶得急,所以不得不买,网上的书明显要便宜一些不是么?我走在路上,一路在想,这账似乎不对啊,我本来只要160,结果付了267,等于是100块买了个蓝牙耳机?+一个以后再也用不上的一年卡?

后来过了很久,我才想明白,就是这个免费的蓝牙耳机,再加上减30元的活动,让我乍听上去很划算,然而实际上,我付的更多,或者直接正价买是最好的。另外还有个小插曲,让我再一次意识到稀缺是多么的可怕,因为我一路都在想买会员卡的事情,所以总是没有顾上看路,好几次都走错了,来回折腾,由此可见,当我们的脑回路被一件事占据的时候,其他的事情真的是完全看不到的,这真的太可怕了,所以如何能够不让自己陷入在稀缺里,能够跳出当下,去关注更重要的事情,真的需要一些原则和铁律,而这些从来不是一天养成的,如今在定投人生课堂已经算2年了,很到道理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到真正的理解和应用,尚且有一段距离,现在已经能够愈发感受到笑来老师所说的镜像世界这回事,在镜子外边和镜子里面的人,看到的东西的确是相反的,正在整理这些镜像世界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怪诞行为学》读后感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