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学习心理

第八章 学习心理

考点一 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就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其同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考点二 学习动机的理论

1.强化动机理论:由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他们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而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激发力量。

2.需要层次理论(见模块二第五章考点三)。

3.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力求成功者,要调动其积极性,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竞争不强的情境,取得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表扬,评定分数时要放宽要求,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指责其错误。

4.成败归因理论:韦纳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四种因素一一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或机遇)其中,能力和努力是两种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是个人可以控制的;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是个人较难控制的;能力和任务难度又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因素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使人对成功和失败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并由此影响个体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和努力。

5.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这种判断与评价对个体的行为动机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考点三 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考点四 学习策略的分类

1.根据学习策略所起作用,丹瑟洛把学习策略分为基础策略和支持策略。

2.根据学习策略涵盖的成分,麦基奇等人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监视、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和寻求他人的支持)。

(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利用背景知识、记笔记、生成性学习)和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概括和归纳)。

(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环境设置策略,工具利用策略和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策略。

考点五 学习迁移概念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晌,即在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的影晌。

考点六 迁移的种类

根据迁移的性所不同,即迁移的影晌效果不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1)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2)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2.根据迁移内容抽象与概括水平的不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1)水平迁移:又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2)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一般迁移: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2)具体迁移:又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

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1)同化性迁移: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

(2)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3)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

5.从迁移的方向来看,可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1)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

(2)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考点七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形式训练说:以沃尔夫为代表的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作出了解释。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对官能的训练就如同对肌肉的训练一样,注意、记忆等各种官能都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训练而得到增强,并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进行官能训练时,关踺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因为内容经常容易忘记,其作用是暂时的,但形式是永久的。

2.相同要素说:以桑代克为代表。相同要素说认为,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元素。后来武德沃斯把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也就是说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

3.经验类化理论:以贾德为代表。经验类化理论认为,概括化的原理和经验是迁移得以产生的关键,迁移依赖于对一般原理的理解记忆在新旧情境的相互关系中的作用。对原理学习得越透彻,对新情境的适应性就越强,迁移也就越好。

4.关系转换理论:以格式塔心理学家为代表。格式塔强调顿悟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他们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个体越能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则越能加以概括、推广,迁移也就越普遍。

5.认知结构理论:以奥苏伯尔为代表。他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6.产生式迁移理论:以J.R.安德森为代表。其基本思想是,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这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考点八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if !supportLists](1)[endif]学习任务的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4)学习的指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八章 学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