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记承天寺夜游》课堂笔记

导入

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十六章

古人称此文为绝世妙文。

介绍写作背景——承天寺、张怀民

阅读训练活动

一、自读自讲

1.读注释,补充注释。

2.生自读并翻译课文。生各自讲出文章大意。出示完整翻译并朗读。(落实不太好,读过就能记住吗?)

二、朗读体味(为闲字理解作铺垫)

1.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读好“欣然”亦、相与步于中庭。

师范读

2.读出一点感慨的味道

读好“念、盖、但”三个字。

3.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读好文中最后三个句子的语气。

生读,师点评。

三、读背积累(老师讲的有些多了)

生背,师讲解。

1.批注:分两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2.批注:三层,记叙(欣然,孤寂),描写(陶醉,赞叹),抒情(感叹,感慨)。

3.四层:背景(起),情境(承),月景(转),心境(合)。

一晚一游一色一感的结构之美。

此环节改进为主题活动:品析结构之妙,试把文章分别分为二三四层,并说说理由。老师再做总结。

四、选点欣赏

活动:千古名句,美点欣赏(书中批注)

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评课

深透独特的文本解读,传递文本艺术之美。

朗读贯穿始终,且有角度有梯度,最终熟读成诵,于反复吟咏中逐渐加深文本理解。师指点到位,读好几个点,带动读好全篇,将文章读的有兴味。

基础知识落实不够扎实,未落实重点字词,翻译只是读过。朗读体味活动目的何在?可否读过顺势让学生谈谈读出了什么情感,加深文本理解。

作为一节课而言,内容是否有些单薄,重点在于读背积累环节,实际上是结构赏析且都是老师直接出示,学生活动是否充分。

作为常规课,对于“闲”的理解这一教学重点教师直接出示,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余映潮《记承天寺夜游》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