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过一个感触颇深的段子:
“职场上,你会沟通,加10分;会合作,加20分;会开拓资源,加50分;
但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好意思,扣100分。”
很多时候,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情绪不稳。
有个词语叫“情绪成本”,意思是你每陷入情绪一分钟,就会损失一分钟去解决问题。
工作中,情绪不稳的人,一味沉溺于糟糕的心境,抱怨焦虑、裹足不前,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而情绪稳定的人,面对问题不犹豫、不拖延,遇山开路、逢水架桥,工作自然就顺了。
记得见过这样一个问题:
一辆开动的汽车哪个零件坏了最让你惊恐?
90%的人都选择了刹车。
刹车失灵的汽车容易造成严重事故,工作中失控的情绪也是如此。
作家李筱懿曾经在《时光盛开的女子中》分享过自己的一个故事:
26岁时,她在一家公司任职广告中心副主任。
一次,她遇到了一位公认难打交道的客户,同时这个人也是她最重要的客户,如果签下合同,李筱懿当月业绩至少可以提升50%。
为了拿下这个客户,李筱懿经常熬到深夜,力求把工作做到无可挑剔。
可方案改了几十遍客户都不满意,合同谈判了十几次也签不下来,一次次的刁难让她倍感委屈。
一次电话沟通中,对方又开始挑方案中的毛病,每一句挑剔的话都让她更加委屈、气愤。
想到自己那么辛苦却毫无收获,李筱懿忍不住在电话里大声对客户说:“你的要求特别没道理,你也特别变态,别以为甲方了不起,我不伺候了!”
说完,她狠狠摔掉电话,觉得过瘾。但很快过瘾就变成了绝望,她意识到自己把事儿搞砸了,趴在桌子上痛哭起来。
当天,她对客户发火的事就传开了,领导把她叫到办公室问责,并直言由于她的“不成熟”,这个大客户会被调整给别人。
客户本人也把这件事儿当成段子一样讲给同行,导致很多老板都觉得她“本事不大、脾气不小”,不愿意找她谈业务。
作家胡夫兰德说:“世上一切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功败垂成的,往往就是过度的情绪。”
或许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遇到了蛮不讲理的客户,委屈、气愤之下,出言顶撞最终搞砸了合作;
接手的新工作十分棘手,逢人就吐槽、抱怨,迟迟无法打起精神好好干;
熬夜加班做的工作领导不认可,瞬间开始焦虑、崩溃,甚至想甩手不干了……
见过这样一句话:
情绪如水,稳定时,情绪是静水流深,滋养万物。
不稳时,情绪是波涛骇浪,可以瞬间淹没一切。
工作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过度的情绪不仅毫无益处,反而会在无形中把你拖垮。
修炼情绪,是每个职场人的基本功。
冷静工作,理智做事,学会在不动声色中强大自己,才能少吃工作的苦。
董宇辉曾在直播间,分享过自己的一段心酸经历:
22岁的他,参加了新东方的一场招聘。
在面试环节,应聘者需要每周准备一次试讲。每次试讲,董宇辉都形容为“试讲10分钟,挨骂一小时”。
一旦试讲效果不好,或者扛不住面试官严厉的批评,就会被淘汰。
虽然面对劈头盖脸的批评,内心很痛苦,但董宇辉从未退缩,一次又一次地坚持了下来。
最后一次试讲,他自我感觉特别好,结果依然被“骂”了一个小时。
这一次,累积许久的委屈一下子爆发了,泪意瞬间涌上了董宇辉的眼眶,他想立刻离开这间教室。
可刚跑出门,他看到墙上俞敏洪的话“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顿觉自己应该再坚持一下。
忍住眼泪,调整了一下呼吸,董宇辉扭头打开教室门走了进去,把这场面试进行完了。
最终,1400人中只给了2个人offer,其中一个便是董宇辉。
董宇辉曾经质疑过:为什么我找个工作要扛这么大的压力、受这么多的委屈?
在工作中他才发现:工作本身就有很多压力,你会遇到很多误会,受很多委屈。
而一个人最好的工作状态,就是不玻璃心,远离情绪内耗。
《干法》一书中说:
“成功不要有无谓的情绪。即使你抱怨再多,委屈再多。
当下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先把工作做好,这才是一个成熟的人该有的心态。”
无论任何时候,情绪解决不了问题,行动起来才能把工作做到极致。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业界一直以理性克制著称。
几乎没有人在他脸上,看到过大的情绪波动。
他曾表示:“工作中专注且高效的状态,是在轻度喜悦和轻度沮丧之间,不太激动,也不太郁闷。”
不得不说,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
《一生的资本》里有这样一段话:
“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卯足全部精力与问题死磕,才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曾受邀到华盛顿大学进行演讲,有个学生问:
“你们是如何做到比上帝还要富有?”
巴菲特说:“答案非常简单,成功与智商无关,关键在于理智。”
比尔·盖茨说:“我非常赞同沃伦的观点,掌控情绪的能力,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成功。”
我们不难发现,越是本事大的人,越能够收起脾气、稳住情绪。
资深公关李国威,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在一次市场活动中,李国威率队,带着国内顶级的汽车媒体和记者去国外参展。
由于航班延误,到达目的地后,媒体工作人员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写出稿件。
记者们面临着语言障碍,难以快速搜索和报道整个行业信息,再加上倒时差的疲惫,所有人都面露难色,甚至有记者接到主编的催稿电话后,当场急哭了。
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李国威的脸上没有闪过一丝焦急的神色,而是静静思考了片刻,当机立断做了四个决定:
评估当天可用的备稿、写稿时间;让记者全部先回酒店休息;他一个人参观所有展台;到新闻中心拿到稿件的资料。
3个小时后,他把记者全部召集过来,结合自己在汽车行业的经验,拿着材料进行口述,记者们边听边写稿。
就这样,一篇篇稿件准时传回了国内。
古话说:“心宁则智生,智生则事成。”
正是稳定的情绪,让李国威一战成名,并最终成长为“中国公关第一人”。
工作中,从来没有简单的一帆风顺,多的是突如其来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有多聪明,而是情绪够稳。
《菜根谭》有言: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当你情绪稳了,工作也就顺了。
看过一个有趣的比喻:
工作中的每个人,都如同一辆在路上飞驰的汽车。
如果你的能量有80%用于情绪内耗中,只有20%的能量用于前进,自然跑不快。
可如果你的能量100%都转化成动能,就会远远甩开其他的车。
越成功的人,越是管理情绪的高手。
当你遇事不慌,稳住情绪,有条不紊地面对一切,你会发现,工作中的大多数难题总能迎刃而解。
狄更斯说:“情绪心态之健全,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余生,愿你卸下情绪的枷锁,停止无谓的内耗。
修炼好自己情绪的人,终能在工作中逆风翻盘,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