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司机技术差?事故多?马路杀手?其实是我们误会她们了

这篇文章本来很早就想写了,可因为工作原因,一直拖到现在才动笔。

今天是2019年1月7日,周一是2018年12月31日正好是跨年夜。

来到广州好几年,都没有去过珠江新附近的花城汇跨过年,于是心血来潮就想去跨个年,即使是一个人,还是想去,也不知当时是怎么了。

今天想想,可能一个人寂寞太久了,就想往人多的地方钻,不想在一个人,孤零零看着倒计时,等待新年的到来。

跨完年,时间已经到了凌晨12点多了,就走过一段人多的地方,去往人少的地方打车。

在等车的时间里,前面有两三群人,有辆出租车从头到尾都没人上。

要么就是走过去打开车门,看了一眼司机后又关上门,又站在那里等车。

那时,我就有点纳闷,有一辆车在哪里等着,这群人不上,是什么意思,难道车上有什么怪物不成?

等坐上去一看,瞬间懂了:司机是女的。

哦,原来是真的有"怪物"。

我不知道当时坐在车里没人搭理的大姐有多难过,又是经历过多少次这样歧视,也不知道该不该怪那群不做女司机车的人。

我,只是觉得,这个世界对女司机很不友好

好像,从汽车民用化开始,女司机就和马路杀手划上了等号。

慧科新闻数据库显示,2016年以来,新闻标题中同时含有"女司机"和"马路杀手"的文章,一共为1395篇。

而同时提及"男司机"和"马路杀手"的文章,只有38篇。

后者仅为前者的1/36。

慧科新闻数据

这种惊人对比现象下,是媒体为了博眼球,为了博得广大社会人士的关注,只要标题出现女司机字样,好像点击率就会疯涨一样。

同一个记者,都是车祸事件,男性标明车型,女性标明女司机

这件事后果,就是只要身边出现交通事故,第一反应,就是去看看其中有没有女司机。

如果有,就马上强化一遍刻板印象:"我就说嘛,只有女司机能干的出这种事来。"

如果没有,想上新闻,媒体还不想给你上。

双方责任方都没有确定,警察同志也没有出来结果,一群堪比神探狄仁杰的人士,就能露出一副"意味深长"的表情。

马上得出结论,肯定是女司机全责。

2018年有一件大事,相信很多人都记得"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那个无辜的女司机就是这样。

本来在路上正常驾驶,就飞来横祸。事故发生之后,只是因为自己是女性,就被造谣逆行。

一时间,媒体带头造谣,网友疯狂咒骂。

真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除此之外,还有腾讯新闻,中国日报,新京报……

有的网友,甚至还脑补了画面。

女司机被污名化的道路上,媒体功不可没,网友神探狄仁杰也惨了一脚。

而媒体的前辈,用一生建立起来的媒体公信力,就这样被当代媒体,一点点消磨殆尽。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一些人说,女司机就是马路杀手,我某某朋友就是这样等等之类的言语。

朋友,我给你看一段数据。

2017年,杭州、南京、济南三个城市,分别发布了男女司机事故率的报告。

结果发现,在2016年全年,南京市发生车祸的男司机,是女司机的2.4倍。

在济南,数据高达3.71倍。

而杭州市,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倍之多

不同性别发生事故的概率=引发事故的该性别司机数量/当年该性别司机总数。

事实证明,女性作为一个开车更加安全的群体,反倒留下了一个"女司机"的污名,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根深蒂固。

文章回到开头。

因为本人坐出租车,一直有和司机聊天的习惯,就问她:您开出租车多久了?

她说,自己记不太清了,应该有十个年头了。

又问她,现在各种媒体都写女司机开车不行,马路杀手之类的,您怎么看?

她几乎没有思考,就回答我道:"开车这种事,还是男人比较擅长,女司机还是差了一点。"

又问她,那您开车十年了,出过安全事故吗?

她思索了一会说,事故我还真一次没有出过,一直都是被车速过快的司机追尾,以及被没耐心的司机加塞时刮蹭。

看到这里,你是否明白。其实女司机,是一个安全驾驶人员,她不冲动、有耐心,不超车,以安全行驶第一为己任。

她们经常出现在新闻上,只是因为女司机热度非常高。

我们应该区别看待女司机这个群体,要有思想,不要听风就是雨,要有自己的判断。

作为一个有温度的成年人,我们至少可以学会换位思考。

假如有一天舆论场被女性掌控,你身为一名男性,每天开车出门都会遭受异样的眼光,被人口口声声叫做"男司机",你受得了吗?

这个时代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合理的对待每一样事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女司机技术差?事故多?马路杀手?其实是我们误会她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