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地铁站内玩手机摔成重伤:多少人在用生命刷手机

最近,一则看着就很痛的新闻登上了热搜。

据媒体报道,10月17日,合肥一个女孩在地铁站内玩手机的时候不慎跌下楼梯,脸部受伤严重,被120送往医院救治。

视频中长长的楼梯看着十分陡峭,可是女孩自始至终都没有放下手里的手机,才最终酿成了惨祸。

因为走路看手机引发的事故真是罄竹难书。

据媒体报道,2020年4月4日,重庆一男子走路看手机掉进水沟;

2018年10月一女子走路看手机将腿卡进井盖里;

2019年,佛山一女子深夜因走路看手机掉进5米深水沟,第二天才获救。。。。。。

吃饭看手机,走路看手机,坐车看手机,开车看手机。。。。。。

越来越多的人忘我的沉溺在手机的虚拟世界里,刷的停不下来。

每天花多长时间看手机?

根据美国研究调查公司 We are Social 和 Hootsuite合作发布的最新《2020年中国地区数字报告》显示:

在中国14.4亿人口中,有16.6亿的手机连接,也就是人均拥有1.2个手机;

网络用户的总数8.5亿,人们每天花在网络上的平均时间是5小时50分钟,

其中95%的网络用户是通过手机连接的。

这说明了什么?让我们来算一笔账。

假设没有手机,一个普通人比较规律的生活,每天睡觉8小时,工作的时间8小时,一日三餐需要1~2小时,花在交通上的时间1~2小时,其他不能用手机的杂事,比如说洗澡,做家务等,所需要的时间1~2小时。

那么我们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2~5小时。如果你有孩子需要照顾,或者需要有一些社交活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会被进一步压缩。

换句话说,要达到统计数据中的人均5个多小时的上网时间,我们就算用所有的可支配来刷手机还不够。

那么问题来了,不够的时间从哪来呢?答案只有一个,挤压其他的时间!

挤压睡眠时间。

不刷手机就睡不着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很多年轻人熬夜玩游戏,看视频,刷朋友圈,就是不睡觉。长期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是很多致命疾病的主要诱因,因为熬夜刷手机导致猝死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

挤压本不该用手机的时间,比如走路,开车。

除了前面提到的走路刷手机,很多司机在开车的时候还在抢红包、玩游戏。据统计,开车的时候玩手机会让事故的风险增加22倍,而现在,驾驶中使用手机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三大原因之一。

挤压陪伴亲人的时间。

父母没有时间陪孩子读书、做游戏,没有耐心辅导孩子写作业。却有大把的时间刷抖音、看八卦。家人聚会,朋友聚餐,也不是换个地方看手机而已。

所以,再回到之前的问题,刷手机的时间是从哪来的呢?是牺牲健康,生命,亲情换来的!

20年前有一部非常经典的科幻电影《黑客帝国》里有这样的设定,“母体”计算机模拟出了一个美好的虚拟的世界。

而现实中人类被装在一个狭窄的、封闭的休眠舱里,沉沦在“母体”虚拟出的经历、情感、世界里,对现实无知无觉。

这和我们如今被手机奴役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生活方式都被手机操控。越来越多的人陷在手机那方寸屏幕的虚拟世界里无法自拔,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

这部20多年前的科幻电影,如今已从科幻变成了现实。

刷手机,到底在刷什么?

根据《2020年中国地区数字报告》中的数据,16岁到64岁的人群中,每个月花在看视频上的时间占所有上网时间的85%。

在《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截止2019年12月,手机网民使用时间最长的APP有即时通讯,各类网络视频,网络音乐,总共占比57.6%,而视频类APP占比42.8%。

所以我们大多数的人用手机上网,是在看视频,或者刷朋友圈。

视频网站和朋友圈中那些点击量比较高的内容,大多是可以和我们大脑中的某些信息和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的。

比如甜宠偶像剧会让我们感觉自己在谈恋爱,励志鸡汤会让我们觉得充满斗志,名人八卦会让我们有窥探隐私的满足感。这些共鸣和满足感会刺激我们的大脑产生多巴胺,从而让人快速的产生愉悦。

这种即时的满足感很容易让人上瘾,并且不停的寻求新的刺激和新的满足感,如此往复。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变大,在现实世界中想要得到这种愉悦的满足感变得越来越难,于是手机中的虚拟世界变成了逃避现实的避风港,

所以,越是焦虑的人,越爱刷手机。

可是,通过刷手机缓解的焦虑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事实上,很多人因为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看手机上,让那些本该完成的工作,本该尽早解决的问题,一拖再拖,从而变得更加焦虑,更加疯狂的刷手机,陷入死循环。

也许有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认为手机网络可以快速的让我们获取大量的信息和资讯,甚至有人认为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快速的学到很多知识,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任何知识的获取都需要系统化的学习,而不是通过看视频,刷朋友圈这种碎片化的方式。

而且,在渴望即时满足的欲望的驱使下,我们会不停的、大量的吸收各种信息和资讯。这些信息还来不及消化,我们又会迫不及待的去寻求新的刺激和信息,而那些我们消化不了的信息会被大脑处理成短期记忆,并且很快从大脑中清除掉。

所以,这样快餐式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根本无法让我们对看过的东西留下太深的记忆,更不会给我们的知识体系带来任何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随着短视频APP和各种文章发表平台的零门槛,发表在这些平台上的内容也参差不齐,甚至不乏一些低俗、夸张、甚至煽动性的言论和表演,只为博人眼球。这些毫无营养,甚至有害的内容,却会因为高点击率,变成排名靠前的,甚至推荐的内容,让更多的人看到。

《乌合之众》里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在网络这个唯点击率论英雄的世界里,你是否真的能够独善其身,理智的在这爆炸的信息里筛选出有用的知识,而不是盲目的陷入一场大众的狂欢,消耗我们的生命?

网络红利渴望更多的人成为“低头族”

推动手机中的虚拟世界迅猛发展、不断完善、让人越来越欲罢不能的,一定少不了网络背后诱人的红利。

成为网红直播带货,不仅让一夜爆红、收入不菲这种明星才有的特权向普通人敞开了大门,也因此带动了强大的网红经济。

让我们来看看这组惊人的数字。

2019年双“11”期间,淘宝直播带动成交近200亿元,其中亿元直播间超过10个,千万元直播间超过100个。

世界上涂口红最快的男人李佳琦截止2020年3月1日,抖音粉丝数突破4000万,淘宝直播粉丝量突破2000万,年收入2个亿。

淘宝第一主播薇娅2020年4月1日直播出售“快舟火箭发射服务“,4000万的高价竟然被秒抢。

当网红成了一本万利的致富捷径,网民们争先恐后的拍视频、秀生活。

无论是扮美、扮丑,搞笑,讽刺,谁能博人眼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低头族”的行列,谁就能成为下一个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络宠儿。

同时,网络的红利,也让商家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各种手机APP、网络游戏、视频平台都在用尽全力的抢占市场。

商家不断的挖掘用户的需求和喜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让手机里的虚拟世界变得更加贴心,而且充满诱惑。

例如,我们以前去商场购物,挑挑拣拣,逛的腿都酸了也买不到心仪的东西,可是网购不但节省了体力,而且种类繁多,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给你最贴心的推荐。

不仅如此,代购主播还可以帮你试货,全面的向你展示每件商品的优点和缺点,这可比商场里爱搭不理的柜员亲切多了,怎能让人不爱?

再比如,以前看电视,为了找到喜欢的节目,要不停的换台;而且很多节目都有特定的播放时间,想要看到心心念念的电视剧真是太难了。

可如今,视频网站的电视剧可以随时点播,再也不受播放时间的限制。而且大多数视频网站都可以根据你的浏览记录,准确的推送让你最感兴趣的八卦、新闻、搞笑视频,无穷无尽、应有尽有,你如何停的下来?

各种网络游戏更是能满足各种年龄段的游戏发烧友,总有一款能精准的切中你的喜好,让你爱不释手。

现在的我们,几乎可以宅在家里哪也不去,只要有手机和网络,就可以消磨所有的时间。

不得不说,在网络红利的推动下,无论是网红还是商家,都在竭尽全力的让我们成为“低头族”的一员,我们对于手机的抵抗力只会变得越来越差。

孩子开始成为“低头族”的主力

在《2020年中国地区数字报告》中还有一组数据让我非常的担忧。

截止2020年3月,19岁以下的网民占比23.2%。而20~29岁、30~39岁的网民比例也不过是21.5%和20.8%。在整个网民群体中,学生占26.9%,是所有职业类型里面占比最大的群体。

换句话说,我们的下一代也加入了手机低头族的大军。

沉迷于手机网络对于孩子的危害要比成人大得多。研究表明,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电子屏幕上,会导致孩子产生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社交问题等,并且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会下降。

而孩子一旦对手机或者网络游戏产生心理依赖会很难纠正。

浙江宁波一位夜班急诊的医生发朋友圈说,接诊了两个小病人都是因为父母不让玩手机,一个自残,一个自杀,让人心惊。

孩子缺乏完善的是非观和判断能力,网络上五花八门、未经遴选的信息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可预知的影响和伤害。

一些以扮丑搞怪低俗出圈的视频,会荼毒孩子健康的审美,甚至会引起孩子的模仿。

比如大妈韩美娟因为夸张丑陋的妆容和毫无逻辑可言的“金句”蹿红。我真的无法想象当孩子们看到这样的网红被追捧,对他们的世界观会是怎样的颠覆。当孩子们都争相模仿这样的网红,我们的未来会有多么可怕。

网络世界中潜在的危险,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可是这些低龄的“低头族”们却毫无抵御能力。

去年10月的一则新闻曾经引起过大家的热议,一个14岁的少女通过手机摇一摇认识了邱某。

邱某通过聊天发红包诱惑女孩,向女孩索要私密照片,胁迫女孩和他发生关系,并且导致女孩怀孕。

女孩因为无法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最终选择了自杀。

对于孩子而言,手机网络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并且沉迷其中,谁也无法预测会释放出什么样的怪物。

成人对此都毫无抵抗能力,更何况是孩子?

让手机成为工具,而不是成为手机的奴隶

要摆脱手机的控制,我们首先需要反省自己不停的刷手机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是为了摆脱真实世界里的焦虑,那么就从勇敢的面对这些焦虑而不是逃避开始做起。

《吃掉那只青蛙》一书中提到,如果你把那些让你感到焦虑,或者迫切渴望实现的10个目标写下来,你就会发现一定有两件事情,一旦实现就可以立刻改变你现在的生活状态。

那么就给这两件事情或者目标设定详细的实现计划,并且控制自己去严格的执行。

这个目标可以是完成某项工作,健身减肥,或者读完一本书。

在现实世界里完成自己的目标,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满足感,一定可以帮你克服焦虑,摆脱手机的控制。而这件事,一旦开始,你会发现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如果你刷手机只是因为无事可做,那么就把这些时间用来培养一项自己的爱好,学习一门感兴趣的技能。可以是画画,唱歌,种花,跳舞,也可以是陪孩子做游戏,看书。

无论是哪一件,都会让你的人生不再虚度,让你的时间不再错付。

如果你只是习惯性的、毫无目的的刷手机。那么就精简你手机中的APP,订阅的公众号。

《吃掉那只青蛙》中写到一个例子,有一个人杂志社的编辑旅游回来发现邮箱里收到了700多封邮件。而他面对这些海量的邮件,只是深呼吸了一下,然后全部删除了,然后他惊讶的发现竟然对他的工作和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你认真的分析你手机中的那些APP,那些你经常浏览的网页,订阅的公众号,或许你会发现,删掉其中的80%,都不会对你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反而会夺回那些被它们消耗的时间。

在你点击删除它们的那一刻,手机就变成了你的工具,而不再操控你的生活。

网络和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快捷,可是也让越来越多人变成了他的奴隶。

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手机,在虚拟的世界里上线,却在真实世界里下线了。

我们在虚拟的世界里秀吃、秀喝、秀娃、秀生活,却在真实的世界变成永远低着头、永远缺席的父母、子女、朋友、爱人。

现在,手机已经开始荼毒我们的下一代了,我们是不是需要做些什么?

那就从放下自己的手机开始,从发现真实世界的美好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女孩地铁站内玩手机摔成重伤:多少人在用生命刷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