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时常量池(Runtime Constant Pool)

运行时常量池( Runtime Constant Pool )是方法区的一部分。 Class 文件中除了有类的版本、字
段、方法、接口等描述信息外,还有一项信息是常量池表( Constant Pool Table ),用于存放编译期生成的各种字面量与符号引用,这部分内容将在类加载后存放到方法区的运行时常量池中。

 

Java 虚拟机对于 Class 文件每一部分(自然也包括常量池)的格式都有严格规定,如每一个字节用
于存储哪种数据都必须符合规范上的要求才会被虚拟机认可、加载和执行,但对于运行时常量池,
《Java虚拟机规范》并没有做任何细节的要求,不同提供商实现的虚拟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实现 这个内存区域,不过一般来说,除了保存Class 文件中描述的符号引用外,还会把由符号引用翻译出来 的直接引用也存储在运行时常量池中。
运行时常量池相对于 Class 文件常量池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具备动态性, Java 语言并不要求常量
一定只有编译期才能产生,也就是说,并非预置入 Class 文件中常量池的内容才能进入方法区运行时常 量池,运行期间也可以将新的常量放入池中,这种特性被开发人员利用得比较多的便是String 类的 intern()方法。
既然运行时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部分,自然受到方法区内存的限制,当常量池无法再申请到内存
时会抛出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String 类的 intern() 方法是用于字符串池的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字符串池是一个存储字符串对象的特殊内存区域,它的主要目的是节省内存和提高性能。当你调用 intern() 方法时,它会首先检查字符串池中是否已经存在一个等于该字符串的对象。如果存在,它会返回池中的对象引用;如果不存在,则将当前字符串对象添加到池中,并返回对该对象的引用。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示例来说明 intern() 方法的工作原理:

public class StringIntern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new String("Hello"); // 创建一个新的字符串对象,不在字符串池中
        String s2 = "Hello"; // 将 "Hello" 字符串添加到字符串池中,并将 s2 引用指向它

        // 使用 intern() 方法将 s1 的内容添加到字符串池中,并返回池中的引用
        String s3 = s1.intern();

        // 检查 s2 和 s3 是否引用的是同一个对象
        boolean isSame = (s2 == s3); // 因为它们引用的都是字符串池中的 "Hello" 对象,所以是 true

        System.out.println("s2 == s3: " + isSame); // 输出 "s2 == s3: true"
    }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新的 String 对象 s1,它不在字符串池中。然后,我们创建了一个字符串 s2,它包含 "Hello",并将其添加到字符串池中。接下来,我们调用 s1.intern() 方法,这会将 s1 的内容("Hello")添加到字符串池中,并返回字符串池中的引用,这个引用被赋值给了 s3

因为 s2s3 都引用了字符串池中的 "Hello" 对象,所以 s2 == s3true

使用 intern() 方法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节省内存,因为它确保了相同的字符串只有一个实例存在于字符串池中,而不是每次都创建新的字符串对象。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使用 intern() 方法可能会导致字符串池变得过大,从而影响性能。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考虑。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