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软件危机、软件、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喷泉模型、敏捷过程模型。
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包括成本超支、进度延误、质量不达标等。
软件:软件是一系列指令和数据的集合,通过计算机硬件来执行特定的功能。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与开发高质量软件的学科。它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
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从概念阶段到退役阶段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它包括软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运行维护和退役等阶段。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一种线性的软件开发方法,它将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每个阶段按顺序进行,前一阶段完成后才进入下一阶段。
原型模型:原型模型是一种快速原型开发的方法,它重点关注需求分析和验证。原型模型通过快速开发可用的软件原型,以帮助用户和开发者更好地理解需求和交流。
增量模型:增量模型是一种在短时间内开发出可用且功能有限的软件版本,并在后续的增量中逐步添加新的功能和特性。
喷泉模型:喷泉模型是一种基于风险管理的软件开发模型,它将软件开发看作是对软件开发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和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喷泉模型采用迭代的开发方法,通过在每个迭代中解决风险来逐步构建最终的软件系统。
敏捷过程模型:敏捷过程模型是一种基于迭代和逐步增量的开发方法,强调团队合作、用户需求变化、频繁交付和持续反馈。敏捷过程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快速响应变化的需求,并通过持续反馈来改进软件质量。
下面对软件危机描述错误的是 ( A.软件危机是当前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后出现的问题 B.软件危机是指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C.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与软件的本质及软件开发人员有很大关系 D.软件危机涉及需求、技术、管理、用户等各方面 (2)软件工程三要素指的是( o A.算法、数据结构、编程思想 C.方法、工具、过程 B.技术、方法、工具 D.模型、方法、工具
A. 软件危机是当前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后出现的问题描述错误。
软件危机并不是在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后才出现的问题,实际上,软件危机早在计算机应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软件危机是指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与软件的本质、软件开发人员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都有关。因此,选项A描述是错误的。
软件工程三要素指的是( A.算法、数据结构、编程思想 C.方法、工具、过程 B.技术、方法、工具 D.模型、方法、工具
C. 方法、工具、过程
(3)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软件工程是指软件开发过程 B.软件工程过程是以软件实现为中心,核心是编写程序及测试 C.结构化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都是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方法 D.瀑布模型的特点是划分软件开发的各阶段以及明确其任务
D. 瀑布模型的特点是划分软件开发的各阶段以及明确其任务描述正确。
A选项不准确,软件工程不仅限于软件开发过程,还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维护等阶段。B选项过于狭窄,忽略了其他重要的软件工程活动,如需求分析和设计。C选项错误,结构化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并非都是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是一种基于对象抽象、封装、继承和多态等概念的开发方法。因此,正确答案是D。
软件过程模型包括()。 D.增量模型 C.面向对象模型 A.领域模型B.结构化模型
D. 增量模型和 C. 面向对象模型是正确的。
软件过程模型是指用于组织、管理和开发软件的一种工作流程。其中的增量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都是常见的软件过程模型。领域模型不是一种软件过程模型,而是用于表示和分析特定领域的概念和关系的模型。结构化模型也不是一种软件过程模型,而是一种软件设计方法论。
所以选项 A. 领域模型和 B. 结构化模型是描述错误的。
从软件过程模型的过程上看?阶段对软件系统的影响最大。D.维护 C.编码及测试 A.需求分析B.设计
A. 需求分析阶段对软件系统的影响最大。
在软件过程模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但从对软件系统的影响程度来看,需求分析阶段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需求分析阶段,确定和理解用户需求和系统需求,为后续的开发、设计和测试提供基础。需求分析的质量和准确性对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成功与否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他选项中,设计阶段(B.设计)对软件系统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涉及到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设计,决定了软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但需求分析阶段的准确性对设计的决策非常重要。
编码及测试阶段(C.编码及测试)负责将设计的概念转化为实际的代码,并进行测试和调试。虽然编码和测试是关键的开发活动,但其质量和成功与否往往直接受制于需求分析和设计的准确性和质量。
维护阶段(D.维护)涉及对软件系统的修复、优化和更新,虽然它与软件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有关,但并不像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那样直接对软件系统的影响最大。
“软件就是程序,软件开发就是编程”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
软件开发不仅仅是编程的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编程是将设计好的软件模块转化为计算机可执行的指令的过程,但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来确定软件要解决的问题、功能和架构等。软件开发不仅仅局限于编程,而是一个涵盖多个阶段和活动的综合过程,其中编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目前软件维护的费用居高不下,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谈谈维护的困难在哪里? 结合软件的开发过程,说明能够克服哪些困难以及如何克服?
维护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以下方法可以被采用:
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各阶段之间如何接以完成软件的开发 过程?
软件生命周期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目标:
需求分析阶段:
设计阶段:
编码阶段:
测试阶段:
部署阶段:
维护阶段:
这些阶段之间的接续通常是循序渐进的。需求分析阶段为设计阶段提供基础,设计阶段的输出指导编码阶段,编码阶段生成代码供测试阶段使用。测试阶段中发现的问题将反馈到设计和编码阶段进行修复。部署阶段将实现的软件系统部署到目标环境中,维护阶段在软件使用阶段持续进行,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维护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这些阶段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是确保软件开发过程顺利、高质量完成的关键。
什么是软件过程?有哪些主要的软件过程模型?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
软件过程指的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和任务,涵盖了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以及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活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软件过程模型:
瀑布模型:
增量模型:
喷泉模型:
迭代模型:
敏捷模型(如Scrum、Kanban等):
某公司拟开发一个在 线共享的文本文件编辑系统, 一个内部通用文本文件。该 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对文本的新 建、编辑、保存以及显示当前 文本的编辑人员。请根据上达 述问题描述,选择合适的软件天 开发过程模型,并简述理由。
我建议选择敏捷开发模型中的Scrum模型。
Scrum模型是一种迭代和增量的敏捷方法,适用于快速变化的需求和需要团队协作的项目。以下是选择Scrum模型的一些理由:
今天你去参加某公司 的面试,项目经理给你一份程 序源代码,要求你找出其中的 Bug,并评价该程序代码。你 你将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名词解释:可行性分析、需求获取、数据流图、状态转换图、数据字典、E-R 模型
软件需求工程的任务是 ( A.给出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案 B.对用户需求进行可行性分析 C.回答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的问题 D明确用户问题
C. 回答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的问题
软件需求工程的任务是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需求获取和分析等方法,准确、完整地定义软件系统的需求。这包括对用户需求进行理解和分析,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功能和性能需求的过程。软件需求工程的目标是明确软件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和特性,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因此,选择C选项,即回答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的问题,准确地描述了软件需求工程的任务。
结构化需求分析并建立( A.数据模型、功能模型、行为模型 B.E-R模型、DFD模型、数据字典 C.静态模型、动态模型、用例模型D.E-R模型、DFD模型、PDL
C. 静态模型、动态模型、用例模型
结构化需求分析是指对软件需求进行分析和建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用的建模工具有静态模型、动态模型和用例模型。
因此,选项C中的静态模型、动态模型和用例模型是结构化需求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建模工具。
E-R 模型包括()等组成部分。 A.实体、属性、关系 B.实体、属性、消息 C.实体、控制、消息 D.类、对象、关系
A. 实体、属性、关系
E-R(实体-关系)模型由实体(Entity)、属性(Attribute)和关系(Relationship)等组成部分构成。这种模型用于描述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实体的属性。在E-R模型中,实体代表事物或对象,属性表示实体的特征或属性,而关系描述实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选项A中的实体、属性和关系是E-R模型的组成部分。
在DFD图的图形元素中,不受系统控制的元素是 ()。 A.数据加工 B.外部实体 C.数据流 D.数据存储
B. 外部实体
在DFD图(数据流图)中,外部实体指代与系统交互的外部参与者或外部系统。它们表示系统之外的实体,不受系统控制,可以是人、其他软件系统或设备等。外部实体在DFD图中作为输入或输出数据流的起点或终点,与系统进行数据的交互。因此,选项B中的外部实体是不受系统控制的元素。数据加工、数据流和数据存储可以是系统内部的元素,受系统控制,用于数据的处理、传输和存储。
对大型复杂软件系统采用分解的方法进行需求分析,完成(。 A.自顶向下的系统分解过程 B自底向上的系统分解过程 C.先易后难的系统分解过程 D.综合处理的系统分解过程
A. 自顶向下的系统分解过程
对大型复杂软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时,通常采用自顶向下的系统分解过程。这种方法从系统的整体开始,将系统分解成更小的模块或子系统,然后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单元。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每个单元被详细定义和描述。自顶向下的分解过程有助于确保系统需求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帮助理解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
自顶向下的系统分解过程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因此,选项A中的自顶向下的系统分解过程是对大型复杂软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时常用的方法。
简述需求分析的任务和内容。
.需求工程过程中有哪些活动?有哪些人员参与?他们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在需求工程过程中,涉及以下活动和相关人员的参与:
需求获取(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需求分析与建模(Requirements Analysis and Modeling):
需求验证与确认(Requirements Validation and Verification):
需求管理(Requirements Management):
需求沟通与协调(Requirements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除了以上主要活动,还可能涉及其他活动,如需求跟踪、需求评估和优先级排序等。参与人员的具体角色和职责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具体项目和组织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分工。不同角色的职责也可能重叠或交叉,需要密切协作和合作,以确保需求工程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实施。
什么是结构化需求分析?为什么要进行结构化需求分析?
结构化需求分析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对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分类,以识别和建立需求间的关系和依赖。它旨在将复杂的需求问题分解为更小、更具体的子问题,以帮助理解和描述需求,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结构化需求分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明确和管理需求,保证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期望并达到预期目标。它有助于确保需求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行性,并为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顶层数据流图有什么作用?在分解数据流图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顶层数据流图(Top-Level Data Flow Diagram,简称DFD)是一个高层次的视图,用于显示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与外部实体的交互。它在需求分析阶段起到了以下几个作用:
在分解数据流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本书由多章构成,每章有多个小节、一个小结和习题构成,每个小节又有多个 要点。请按照以上描述,给出 E-R 模型的定义。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使用E-R模型(实体-关系模型)来表示这个结构。下面是对各实体及其关系的定义:
实体(Entities):
关系(Relationships):
通过E-R模型的定义和这些实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书籍结构的组织方式。这个模型可以提供一个清晰的结构框架,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组织书籍的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对“在线视频会议系统”的需求激增。现某软件公司拟开一个与 之类似的视频系统,该系统提供在线语音、在线视频、文字等交互功能,并能根据参会 人员权限,进行视频录制。根据上述对系统问题的初步描述,公司指定你组织一次获取 系统需求的会议。请给出将要通知参会的人员类型、拟采用的需求获取方法及相关内容。
通知参会的人员类型:
拟采用的需求获取方法及相关内容:
下面一段内容是某个在线票务销售系统的部分需求描述,请找出其中的需求描 述不一致的内容、遗漏的内容,以及你认为还需补充的内容。 “在线票务销售系统能够通过公司网站出售各类演出门票。用户在选择所需的演出门 票、信用卡、身份证后,系统即可自动出票,门票费将自动从信用卡上扣除。当用户选 择“开始购票”后,系统关于票务的基本信息显示在页面上,同时让用户选择相关的信 息。一旦用户确定购票,系统提示用户输入信用卡信息,之后系统验证信用卡的有效性. 再提示用户输入身份证号。当验证信用卡有效后,系统自动出票,并提示扣款成功。”
需求描述不一致的内容:
遗漏的内容:
还需补充的内容:
某高校拟开发校运会比赛项目成绩处理系统。比赛成绩按以下方式处理:根据系统员录入各参赛项目裁判员送来的运动员比赛成绩。对运动员文件和比赛项目文件比赛项目进行排序,并把排序结果打印报送至大会秘书处。比赛成绩单中的成绩,按照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面问题。 (1)给出问题分析过程,识别数据和变换过程; (2)画出至少包含两层的数据流图。
(1) 问题分析过程和数据/变换过程识别:
根据问题描述,可以识别以下数据/变换过程:
数据:
变换过程:
(2) 数据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