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影响——社会影响

一、群体的概念

群体,即两个或更多古董并且互相影响的人。

二、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的影响

没有竞争,没有奖惩,他人仅仅在场就会影响我们。

纯粹他人在场

心理学家发现他人在场能提高简单动作任务的准确性,例如奔跑、将鱼线卷轴上绕线。这种社会助长作用也同样发生在动物身上。另一些研究发现,他人在场会降低人们学习无意义音节、走迷宫游戏以及演算复问题的效率。
心理学家把这看似矛盾的发现融合到了一起:唤醒能够增强任何优势反应的趋势。唤醒会提高简单任务的作业成绩,因为在这些简单任务中“优势”反应往往是正确反应。

拥挤现象:众多人在场

他人的影响效应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递增。有时候庞大的观众群体所激起的唤醒状态和有意注意,甚至会干扰熟练掌握的,自动化的行为,例如讲话。在极大的压力情境下,我们很容易结巴。身处一大群人之中对个体的积极或消极反应都会有增强作用。
由此可见,拥挤可以增强唤醒状态,而唤醒能促进优势反应。

他人在场引起唤醒的原因

有以下三个因素:评价顾忌、分心以及纯粹在场

评价顾忌

观察者在场使我们焦虑的原因在于我们想知道别人怎么评价我们。

分心

参与者在考虑共事者会如何行动,或者观众会如何反应时,参与者已经分心了。这种注意他人和注意任务之间的冲突,会使认知系统负荷过重,于是就引起了唤醒。

纯粹在场

他人的“纯粹在场”也会引发一定程度的唤醒。例如,集体一起长跑的人结果会更可观,集体活动促进内啡肽的分泌。

三、社会懈怠:群体中的个人减少努力

评估在工作中群体中成员所付出的个人努力程度。在拔河比赛中队员使出的力气是否等于参加个人拔河使出最大力气的总和?

人多未必力量大

实际上,在群体任务中小组成员的努力程度反而较小。在群体条件下,人们会受到搭便车的诱惑,便出现了社会懈怠。有趣的是,所有人都同意发生了懈怠,但没有一个人承认是自己制造了懈怠。
该项研究让我们可以看到,引发社会助长作用的心理力量(即评价顾忌)发生了逆转。群体情景降低了个体的评价顾忌。所以规律还是一样的,个体一旦在群体中消失,个体的评价顾忌就减小,社会懈怠就发生了。

社会生活中的社会懈怠

社会懈怠能推广到人们的日常工作中去吗?
群体性的工作也不总是会引发个体偷懒行为。有时候,群体目标机具吸引力,又十分需要每个人都尽最大的努力,这是团队精神会维持并且增强个人努力的程度。

四、去个体化:群体中的个体失去自我感

定义“去个体化”,并确定激发去个体化的环境。

群体失控:法不责众

社会助长试验能表明群体能引发人们的唤醒状态。社会懈怠实验表明群体会分散责任。一旦唤醒和责任分散结合到一起,常规的约束就会变小,后果可能令人震惊。从轻微的失态,到冲动性的自我满足,甚至具有破坏性的社会暴动,人们都可能做得出来。在某些群体情境中,人们更可能抛弃道德约束,以致忘却了个人的身份而顺从于群体规范——简言之,变得去个体化

群体规模

群体不仅能引发其成员的唤醒状态,也能使成员的身份模糊。他们把自己的个体行为看作群体所为。

匿名性

匿名性滋生了粗暴言行。那么匿名性是否总能释放最邪恶的冲动呢?匿名性使人们的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情景线索作出回应,无论线索是消极的(三k党制服)还是积极的(护士制服)

唤起和分心活动

群体表现出攻击性之前常常会发生一些较小的引发人们唤起状态或者分散其注意力的事件。集体喊叫、高歌、鼓掌或跳舞,既可以令人们热情似火,又能减少其自我意识。
当人们看到别人和自己做出同样的动作时,会对自己做出冲动性的举动产生一种自我强化的愉悦感。当我们冲着裁判大喊大叫时,并不会想到我们自己的价值观,而只是对情景做出一种即时的反应罢了。

弱化自我观察

能弱化自我意识的群体经历通常能分离个体的行为和态度。研究发现,率真、去个体化的人更难自控,更难自律,更可能毫不顾及自己的价值观就采取行动,对情景的反应性也更强烈。这些研究结果正好可以补充和印证自我察觉实验。
自我察觉是去个体化的对立面。自我察觉的人,以站在镜子或者摄像机面前的人为例,会表现出更加的自控,这是他们的行为也能够清晰地反应他们的态度。比如,人们在镜子面前品尝各种奶酪,就会挑那些低脂肪的品种。
我们能将这些研究结果应用到日常生活的诸多情境中去。喝酒之类的情景会降低个体的自我察觉,从而增强个体的去个体化。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小心去个体化。

五、群体极化: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

群体讨论通常可以强化其成员最初的意向。群体极化的研究体现了科学探索的过程——有趣的科学发现是如何导致研究者草率地做出错误的结论,而最终这些结论又为更准确的结论所代替。

“风险转移”的案例

群体决策往往会更加冒险。这一现象称为“风险转移”,它推动了一股研究群体冒险性的浪潮。数年后研究发现,风险转移并不是普遍适用的。事实上讨论在很大程度上会加强人们最初的看法。

群体对我们观点的强化

群体极化:讨论通常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普遍倾向。

群体极化实验

群体讨论可以放大积极或消极的倾向。当人们彼此分享关于某一群体(例如移民)的消极印象时,讨论会支持它们的消极印象,增强他们对该群体的歧视。而当人们分享对不公正的关注时,讨论可以增强他们的道德关注。

日常生活中的群体极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和观点相似的人进行交往。

  • 学校中的群体极化
  • 社区中的群体极化
  • 互联网上的群体极化
  • 恐怖组织中的群体极化

对极化的解释

为什么群体会形成比个体成员的平均观点更为夸大的观点呢?有两种理论已为科学实验所证实。其中一种着重于讨论中所提出的观点,另一种着重于群体成员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和其他成员。第一种观点恰好是第6章从众主题所提到的信息影响(由于接受了事实的证据而产生的影响)的例证。第二种观点是规范影响(基于人们希望被他人接受或敬仰的愿望而产生的影响)的例证。

信息影响

讨论中的积极参与会比消极聆听更容易导致态度的转变。参与者和观察者听到的是相同的观点,但是一旦参与者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该观点时,言语的使用会扩大这种影响作用。群体成员的对别人观点重复得越多,他们就越可能在不断的复述中认同这些观点。
人们的大脑并非像白板那样由说服者填写,在中心路径的说服中,人们怎样看待某条信息很关键。

规范影响

心理学教在社会比较理论中提出,我们人类希望能对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做出评价,为此我们可以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比较。我们常常被“参照群体”中的人们所说服。所谓参照群体就是与我们相一致的群体。
人众无知的表现原因也在于此。

六、群体思维:群体对决策的影响

七、 少数派影响:个体对群体的影响

少数派影响群体的几大决定性因素:一致性、自信和背叛。

一致性

比起摇摆不定的少数派,那些坚持自己立场的少数派更具有影响力。

自信

一致性和坚持性是自信的表现

背叛多数派

坚持己见的少数派会打破任何的一致同意错觉。一旦开始出现背叛行为,其他人常常也会紧紧追随,产生滚雪球效应。
如果一致性、自信和背叛能使少数派得到加强,那么这些变量也能使多数派加强。任何立场的社会影响力取决于它的力量、即时性以及支持者的数量。

领导是否属于少数派影响

阿蒙森形容领导就是特定个体动员和引导群体的过程。
有些人能出色地担任任务型领导——组织工作、设置规范、聚焦于目标的实现。而另一些人能出色地担任社会性领导——建立团队、调节矛盾、表达支持。
任务型领导通常是支配型的——如果领导能够睿智地发号指令就能有很好的完成工作。
社会性领导通常具有民主风格——他们代表了权威,接纳团队成员的意见,并且能像我们看到的那样,能避免群体思维。

后记:群体的利弊

在群体中,我们很容易被煽动,更有压力,也更紧张,在复杂任务中更易出错。沉浸在给我们提供匿名权的群体中,我们更容易虚掷光阴或者由于去个体化而释放出最糟糕的冲动。群体讨论常常会使我们的观点极化,增强种族主义和敌对主义。它还可能压制异议,产生出导致灾难性决策的一致性的群体思维。
所有这些都是真实的,但只是真想的一半。另一半是,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是群居生物。我们为了生活资料、支持和安全感而相互依靠。当我们的个体倾向十分积极时,群体交流能使我们变得更好。在群体中,奔跑者会跑的更快,观众会笑的更大声,捐赠者会更慷慨。在自助的群体中,人们可以增强戒酒、减肥和努力学习的决心。在志趣相投的群体红,人们会将自己的精神意识扩大化。
根据群体扩大或放任自流的方向,群体可以极其糟糕,也可以极其美好。所以我们最好能明智而又目的地选择我们的群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群体影响——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