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没有了青年的活力,坐上火车没有些跃雀的感觉,坐着一宿便十分腰酸背痛了。换作当初,每新到一个地方,必然要怀着好奇的心情,在心中记下别样的异域风光。
如今匆匆地来到一个地方,匆匆一瞥,做匆匆的呼吸,再匆匆地离去。所为何事,竟得不到一个根源。说是流浪,说是对远方的喜欢,说是人生的迷惘,无论怎么说去,都说不通心到底附着在哪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路上的相遇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标记。想起一座城市,一个人,一件事,还能想起一种失掉的情感。原来生活并不是一个叠加的过程,而是挤压,替代,和麻木。
城市发展的过程总伴随着无穷无尽的施工,也如人之成长伴随着阵痛一般么?路泥泞而坑洼,狭窄而曲折,为一切的工程做腾出空间。
对一座城市初印象,大概就是它的语言了吧。当发展变得同质化,当生活把每个人都变得一样。如何区分自己,认识自己。好之为好与坏之为坏,善之为善与恶之为恶,标准到底是什么?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道,中国人是没有标准的,如果说有,这个标准就是他自己,是因人而异的自我感受。与西方有明确的普世价值和原则准则不同,我们总是因各自而变通的。
别肇庆,于肇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