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电影之旅(四)

最没有心理负担的暴力——《僵尸之地》系列

原创:V看片


        由于笃信佛教,因此在看片儿时但凡画面出现杀戮镜头,本人心里多少都有些不舒服。尽管逻辑上清楚,从社会角度来说编导设计的情节没毛病:战争就是你死我活,两个素昧平生的人一但战场相遇就只能一个活下去;坏人如不被好人了结,那将导致更多的好人受害……可每看到此类情节依然不能释怀。

        其实,好莱坞的编剧们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如果大家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商业动作大片,高潮中英雄手刃大反派时,往往先手下留情,但大反派却总是不知死活,定要搞出点事来,给英雄一个无比充分、非弄死自己不可的理由,于是死了。

        电影编导们如此设计剧情,不仅仅是符合观众们的三观,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人类文明发展近万年至今,我们的意识层级逐步提高。现今即使是战争,都有国际法限制开战双方的行为。但人类崇尚暴力的根子并没有消除,只不过埋藏更深。否则市场上的暴力电影、暴力游戏为什么大行其道?但除极少数反社会型人格的罪犯,会毫不掩饰自己对暴力的热望。绝大多数正常人的内心,其实无形间种下颗矛盾的种子——理智知道不应该有暴力行为,但动物本性又令我们嗜血。

        因此于我来说,无论片子里主人公开枪动作如何帅、被杀的坏蛋如何可恨,看的时候心下仍戚戚然。看战争片、动作片尚且如此,更遑论暴力电影。但虽说多数暴力电影都会如此,而事情总有意外——否则就不能称为生活,这就是佛家所言的“无常”。

        《僵尸之地》系列,按其编导的本意其实打算拍一部黑色幽默片,从作品来看不仅实现了当初的设想,而且取得了相当不俗的票房成绩。不过,这套片子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不是其风格,而是它让我彻底踩死了心底那颗矛盾的种子——因为这暴力毫无心理负担。

        与所有僵尸电影一样,故事都会找个僵尸发病的起因。本故事缘起多年前的那场疯牛症,之后不仅牛疯了人也疯了,于是全人类遭到灭顶之灾。再之后四个幸存者相遇,一起在杳无人烟的都市里潇洒地打怪升级。

        在故事进行的过程中,导演常会安插一些令观众视之倒错感立生的情节。比如,老戏骨伍迪哈里森饰演的幸存者,开车四处游荡,其目的就是杀僵尸——车后箱里满是各种管制刀具:砍刀、镐头、电锯、棒球棒、园艺剪……如果是在和平时期,这厮遇到警察查酒驾,肯定立马被捏菜。运气差点没准还会被膝盖顶头窒息而死。但现在满大街追人的不是警察也不是城管,而是僵尸。观众便觉得主人公的行为不仅不怪异,且再正常不过了。

        反正这哥们杀僵尸偏不喜欢用枪,每次动手前都根据当时的心情选不同的屠杀工具。如果要屠戮的是人,哪怕是动物,恐怕都会引起某些观众的不快(如我)。但他猎杀的却是僵尸——一种具有人的外表却全无人性的非人非动物的生命体——因为动物不会毫无缘由地主动攻击人类。所以当其平淡地选择屠杀器械时,观众首先会觉得不舒服,但再一细想也就释然了。

        因此随着影片的推进,观众也慢慢适应了这种毫无心理负担的暴力。导演便开始肆无忌惮地暴力起来:杀僵尸的画面往往配以重金属乐,并常以慢镜头表现几位主人公的帅和酷。

        片中猎杀僵尸的方式更是花样翻新。除传统的以枪爆头之外,刀砍斧劈、瓶砸盘碎等混混斗殴的招术自不会少。有用榔头敲奔儿的——这手估计是跟我国下岗工人学的;有用收割机直接收割打包的——这就体现出自动化普及的优势了。如果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突然大面积暴发僵尸疫情,面对进攻的大波僵尸,没有足够的收割机我们应付的了吗!有从楼上高空抛物的;有用大脚车反复碾压的……这么说吧,人类社会的一切我们平时心里偷摸想,却从来不敢做的违法乱纪行为,现在都可着劲往僵尸身上招呼。

        到了第二集,几个幸存者灭僵尸的手段越干越顺、活越做越细。直接发展为组团灭尸。那场景象极了现今流行的团战类网络游戏……真可谓,不管僵尸追咬,胜似闲庭信步,谈笑间僵尸灰飞烟灭。能以如此戏谑的方式表达杀戮,观众却感觉不到丝毫残忍,唯此片是也!


后记:《僵尸之地1》(有译为《丧尸乐园》)于2009年推出,制作成本仅2300万美元,推出第一周就以周票房2500万美金获得票房冠军。10年后2019年,原班人马又完成了《僵尸之地2》。

你可能感兴趣的:(暴力电影之旅(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