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日志

7月10日

12:19,所有伙伴集合完毕向北出发。

八个多小时,是我经历过的最久的车程了。

实习第一站在北纬44°的长春。到过的最北的地方。

经过了山海关,从此也是到过关外的人了。看到“山海关站”四个字的时候梦幻到不敢相信,想起以前看纪录片讲闯关东,“过了山海关,就到了东北境内了。贫穷的年代,无数走投无路的关内人拼了命地去闯这道关,许多人没撑到关外。撑到了关外的那部分,大多数余生没再回到过故乡”。

人多的时候就会热闹,热闹的时候时间就会过得很快。晚上八点多,伙伴们安全抵达长春西站。

不知道是晚上人少的关系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车站一副秩序井然的模样,出站口有保安叔叔在扯着嗓子指挥,着实是一副“东北大汉”的模样。大家排着队等出租车,出租车司机也排着队接乘客们,顺路的客人们可以在保安叔叔“人工拼车系统”的分配下顺利搭上同一辆车。

东北大汉的灵魂真的是很有趣了,一路上笑声不断,司机师傅“横冲直撞”的过山车式驾驶体验感极其奇妙,让我疑心自己可能不是一个很北的北方人。

大胆的东三省的晚上有点“花里胡哨”,店标广告扫黑标语都可以是红黄蓝绿紫色。

亲测东北话魔力无穷,不是胡说。

稍微修整之后,老师召集大家开会说明调研要求和注意事项,大家分好小组、规划了任务安排和进度,就到了好晚的夜里了。

今天的伙伴们,对调研充满希望。

7月11 日

大概是东三省太北太寒,人们愿意用热情弥补地域导致的冷。

今天似乎明白了“座落在吉林大学中的长春市”的由来。毛爷爷的“革命根据地”理论也适用于发问卷,吉林大学某一校区的门卫叔叔阿姨热情到难以置信,几乎把整个值班帐篷让给了我们做据点。于是小分队开门大吉,顺利地拥有了许多份已填问卷。

遇到了来自哈尔滨的小姐姐,听说我们下一站是哈尔滨热心地推荐好吃的好玩的,另一边耿直爽快地吐槽:“我就被你那一句十分钟给骗了,这问卷都有我试卷长了,十分钟能填完?”

遇到了到篮球场打球的朱先生,认真又有趣:

朱先生:“这长的问卷,我填完就该收东西回家了,可以不用打球了。”

我们:“谢谢朱先生!祝您生活愉快!”

朱先生:“以后愉不愉快不知道,反正现在是不太愉快。”

我们:“朱先生,您一会儿还有朋友来打球吗?”

朱先生:“填问卷啊?有我也不让来了。”

上午的极度顺利,导致下午受挫感十分明显,热情消耗速度急剧上升。好在上午的战绩还不错,让今天不至于无法收场。

今天的意外收获在于深刻地记住了建设街与西朝阳南胡同的交叉口,一如五年前市南区的南京路。电话那头的滴滴师傅说,罢了,我找不到你们,你还是取消订单换辆车吧。

晚餐是一桌老北京火锅。从小热衷于满清历史的小孩,今天有幸坐到了正红旗的包间里。火锅这种神奇的发明,可以让四座的人们在热气腾腾中熟络起来,体验极佳。

7月12日

今天上午的长春天气很好,朦朦胧胧还有些起床气的小王,一路跟在哥哥姐姐们的后面到达了长春公园。清晨的公园里空气很好,清清爽爽又安静悠闲,有不少散步或者健身的叔叔阿姨,所以调研的进行着实顺利了好一会儿。

中午的时候开始下小雨,冒雨做问卷的拒访率实在是高到令人难以置信,不禁联想起去年做访谈做到社交恐惧的自己,还隐隐有些后怕,只能安慰自己说反正脸皮够厚,权当锻炼好了。

路上顺便买了些水果,再次真切地体会到了大东北令人感动的物价,减肥小孩终于实现了水果自由,还顺便做了水果捞。

晚上伙伴们一起整理问卷、一起录数据。小小的房间里塞了八个人,有些许局促,却没有生疏尴尬。大家一起忙碌的时候,让我想起了写案例改策划的晚上。真的是很久很久没有感受过并肩作战的温暖了,哪怕结束时已近凌晨,还是会觉得很幸运很幸福。

7月13日

忙里偷闲,昨天的彻夜奋战换来了半天的空闲时间,伙伴们决定出发参观伪满皇宫。

到“皇宫”里面走过了之后,我似乎明白了乾隆为什么喜欢下江南。建筑群并不是很规矩的皇家建筑的样式,也偏现代化西洋化,但高楼厚墙配上窄暗窗户的寂寞,大概是任谁都难捱的。记得小时候看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懵懵懂懂并不能很理解,但厚厚的一本儿实在是充满了吸引力,小小的灵魂仿佛遇到了等了许久的旧友,好奇之余充满了同情与惋惜。现在想来,溥仪的经历或许并不能称得上是“悲剧”。放到清末民初的背景下,任哪一个个体的遭遇,都可以在民族存亡的映衬下显得微不足道。但历史的事情,又有谁说得清呢。

能称得上是“世界最大”的欧亚卖场实在是有些过分遥远,伙伴们退而求其次地换了一处商城。困而毫无逛街欲望的小王,达成了到西西弗里面睡一觉的成就,而价格和星冰乐有得一拼的矢量咖啡,还是一如既往地平凡普通。

听司机师傅说,没吃过当地烧烤不算到过长春,于是夜宵想当然地是啤酒撸串儿。让跃跃欲试的伙伴们没想到的是,东北烧烤也粗犷豪放。玉米是整只烤,红薯是整只烤,一份芝士面包可以够两个人吃,一串烤马铃薯上是两整只可爱的大土豆。万幸,南方长大的姐姐们点餐都很谨慎。

明天要去哈尔滨了,想来对在长春的调研做下总结复盘还是很有必要的。

长春的路况,实在不敢恭维。大概是受制于街道规划,红绿灯的安置并不是很完善,闯红灯的情况比比皆是。出租车师傅的“勇猛”也是“名声在外”,不知道这是不是也属于东三省的特色之一。

会遇到态度很消极的市民们,听到调研内容就连连摆手——“没用的孩子”“就这样了,没啥好说的”“换个人问吧,我一听就来气”……听到的负面评论多了,自己也会怀疑调研的意义与作用。

也会很多次地怀疑问卷的有效性,比如说在一位阿姨认真地花三十分钟在每一个“1”上打勾勾的时候,比如在爷爷很多次欲言又止措辞委婉的时候,比如在看到差距悬殊的样本数据的时候。究竟是社会科学研究不好做,还是人性本身就难以窥探呢?

第一次集体调研,也会有很多生疏。规划做得并不到位,导致很多次漫无目的,浪费了不少时间;脸皮并不足够厚,导致很多次错失良机;问卷编码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导致录入后的问卷数据有些凌乱,改进空间很大。

长春结束了,哈尔滨要加油呀!

7月14日

多念些书还是有好处的。

比如说,小王今早才发现哈尔滨原来比长春更北一点。

于是原本兴奋地以为可以离家又近一点儿的小孩,要继续北上了。

住惯了丘陵的小王路过广袤平整的东北平原的时候觉得自己到了大草原。成片的平坦的绿,偶尔有些疏疏落落的村落点缀着,红瓦的房顶儿和深浅不一的绿错落有致,简单纯朴又充满着人间的烟火气。

天没有很高,是掺了牛奶白的浅浅淡淡干干净净的蓝色。云大朵大朵地攒在一起,把天空衬得仿佛触手可及。

经历过八小时以后,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显得有些仓促,仓促到只够自己吃个午饭。把最后一颗青提扔进嘴里的时候,广播里的乘务姐姐刚好说到前方到站,“感谢您乘坐动车组列车,再见”。

再见和谐号,我们要去探索哈尔滨了。

不得不承认,大东北的天气实在是太舒服了。累了三天的伙伴们决定用一个下午修整状态,于是小王一觉睡到了六点钟才下楼。

外面有一点点小雨,空气湿漉漉的,是典型的北方的硬朗模样。酒店附近有大片的居民区,居民区之间偶尔会见到高高的烟囱和已经被岁月熏黑了的工厂旧址,还有不少粗粗的不知道做什么用的管道。不禁想起余秋雨讲“文化废墟”,走到这里,自己也算称得上是有浅层次的“感同身受”了。从这些“废墟”中,我似乎能看到此地昔日的辉煌盛况,也隐隐约约能窥探到一座城市发展变迁的无可奈何。

观察过周围环境之后,心里大致对调研进行了粗略的规划。晚上大家依照惯例开会做了规划与任务分配,老师的安慰起到了很明显的鼓舞士气的作用,至少原本有了消极怠工情绪的小王已经又是活蹦乱跳跃跃欲试的状态了。

希望哈尔滨会对伙伴们友好一点。

7月15日

今天的调研活动只进行了半天。

惯例八点半出门,我一觉醒来已经八点了。匆匆收拾下行装下楼,发现同组的姐姐们已经吃过早餐在楼下等着了。

酒店周围都是居民区,所以大家就近随机找了几个居民比较多的社区。许是工作日的关系,年轻人见地不多,大都步履匆忙赶着上班。伙伴们走街串巷一个多小时,几乎一无所获,虽然谁都没有说,但失落情绪在所难免。

幸好,半上午的时候伙伴们找到了一处相对老旧的小区,楼下有些退休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在聊天。问卷虽然没有做很多,但访谈进行地异常顺利,也算是有所获。偶然遇到了社区的李书记,人很热情,热心地说可以帮忙提供介绍信和入户机会,临走时还帮忙拍了照片。伙伴们找到了新的机会,早上的挫败感一扫而尽。

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总不会是一帆风顺。中午的倾盆大雨冲散了上午的燥热,也冲毁了大家下午的出行计划。出于安全考虑,大家下午并没有出门,调研进度稍显尴尬。晚上九点钟老师例行“查房”,安慰大家说时间很充裕不要因为天气气馁。心里原本的小焦虑得到了一点缓解,但天气预报说未来几天都会有雨,所以还是会担心问卷任务的完成进度。

另外,今天有两点关注点。

一是访谈中阿姨们表示,自己不选择去养老院的原因并非在于观念传统或者担心养老院的服务质量,而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一个月退休只有两千多,养老院最低也要三千多,住不起”。这种观点映衬出了自己认知的局限,联系专业课上老师讲到的中国老年人养老现状,调研员小王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养老事业的任重道远。

另外一点,实在有感于老一辈前辈们对政府的信任。奶奶们说,看病的负担实在不轻,但坚信政府可以做好:“这问题处理起来和医院的关系不大,主要在政府,有政策了一定能改善,我们也相信政府会想办法改变这种情况。”这与之前调研中接收到的大多数反应都不一样,也让调研员小王很受触动。

今天的所见所闻大致如此,希望最近的天气可以稍微美好一点,明天加油。

7月16日

今早天气还不错,可能是昨晚的祈祷起了一点点作用。吃过早餐之后,伙伴们踏上了新的“征程”,但由于下过雨的关系,社区里面的市民很少,所以调研进行地不太顺利。路实在是走了不少,但收效甚微,疲惫远大于希望。

中午的时候又开始下雨,迫于无奈的伙伴们只能先回酒店录入数据等天晴。反复不定的天气使调研变得很艰难,偏偏天气预报的通知是明天有暴雨橙色预警,困境之中的伙伴们甚至打开了酒店前台和保洁阿姨们的主意。

另外,今天听《罗辑思维》,讲到一个特别具有启发意义的观念,叫做“我们需要的不是安全意识,而是安全系统”。对于在作城市公共安全社会调查的自己而言,这一观念来得太及时了。

我们常常会说要强化安全意识,但安全问题真的出在安全意识上吗?很显然不是的。人们会强调安全意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所能做的努力实在是太少太有限了,除了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之外几乎束手无策。但导致安全问题的真正原因,更多的在于没有足够“安全”的安全系统,不做好安全系统,只有安全意识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呢?

调研员小王觉得,有理由相信,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反思的一定不只有她自己。

7月17日

早上起床发现老师提醒今天有暴雨红色预警,让大家尽量不要离宾馆太远。于是,今天的保洁阿姨也“在劫难逃”,理所当然地被大家拦下了。

但天气预报似乎也不总是很精准,比如说今天宾馆周围其实并没有下雨,也没有狂风。但以防万一大家乖乖地在宾馆周围“扫荡”,并没有走很远。傍晚路过一小片步行街,马路两边有不少小吃和各种水果。冷面在铁板上滋滋作响,关东煮咕嘟咕嘟,生蚝在烧烤架上兹啦兹啦……夕阳打在炒菜的大叔身上,黝黑的皮肤配上一额头的汗珠,劳动人民的经典形象大概如此。

印象比较深的是,几乎每一个摊位都会把食品安全许可贴在显眼的位置上,有的还会把健康证附在旁边,大概是有相关规定。于是对这座城市的好感又增加了一点。

晚上的时候,伙伴们约好一起整理问卷和数据。依旧是小小的房间,依旧是一边欢声笑语一边熬夜奋战。团队的魅力真的是无穷大,会上瘾的那种。

7月18日

一觉醒来已经十一点了,约好的东北虎只好延迟到下午。怎想刚刚迈出酒店大门,天边大片大片黑漆漆的乌云就追了上来,雨下得很急也很大,车辆从雨水上碾过,激起的水花儿比人高。司机师傅形容说,“哈尔滨的雨和后妈似的,生往下砸”,到这儿算是切身体验过了。不过,一下雨就堵车这一点似乎是城市通病,传说中“地广人稀”的大东北也难以幸免。

20岁的小孩第一次进动物园,兴奋得像一只三岁人类幼崽。看了据说是最近最后一场的马戏表演,震撼之余五味杂陈。

杂技演员不带防护措施高空表演,许多次惊险到不敢直视。或许于演员们而言这些早已是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日常生活了,但于我而言,顾虑实在在所难免:

是生活所迫多一些,还是兴趣欢乐多一些?场下的百十观众,值不值得他们拿命演出?我,值不值得他们拿命演出?

百兽之王已经被驯服,在人类的鞭子下讨好着表演,到底是人兽和谐共处还是强权下的苟且?观众席上的人类们在它们眼里,会不会是很好吃的样子?

受姐姐们的好运气宠爱,三岁幼稚鬼小王拥有了一只巨大的气球。当然是要想办法带回家,零碎记忆更需要好好收藏。

晚餐吃了三个小时,想来是聊天多于咀嚼的。明天的伙伴们就要回归祖国各地了,总归还是有不舍得的。

那么,假期愉快,八月再见啦。

7月19日

第八个闹钟响的时候,我决心向生活请个假,今天做个积极的废人。上午送走了姐姐们,希望姐姐们路上都平安顺利。留守在北国冰城的小孩,今天要戴回耳机一个人感受一座城咯。

真实地感知一座城,当然要像当地市民一样生活,于是我决心去试一试公交车和地铁。不过哈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对外来者似乎并不友好。支付宝乘车码并没有开通,只能市民卡或者现金或者NFC支付,想获得乘车码只能下载城市通APP且注册步骤稍显繁琐,另外只限安卓系统使用,ios系统并不兼容。充值额度分为10、20、50、100和200元五个档次,且卡内余额低于5块时无法生成二维码,缘由是防止透支情况出现。同时,充值成功后无法退款或提现。

于是习惯移动支付的外地人小王在匆忙上车之后手足无措,好在有热心阿姨出手相救。查询了哈市公交支付途径之后外地人小王下载了城市通APP,却发现审核通过需要身份证,幸好小王随身带了身份证。注册的审核效率还是很高的,足够让大多数类似审核赧颜,只是不确定这审核会不会是过场般走流程。成功注册之后当然是选择充值,但是只需要花两块钱却不得不冲十块钱似乎有点小别扭,毕竟八块钱也是钱嘛。

从文庙黑龙江省博物馆走到中央大街,一下午两万多步还是蛮有收获的。另外,文庙和博物馆都免费发放门票,对外地人小王来说真的十分美好。

每一座去过的城市,只要时间允许小王总要到当地的庙里走一走去。寺庙也好,文庙也好,哪怕是龙王庙也好,大概潜意识中对庙宇里的宁静致远有着些许执念,这么一想似乎更加笃定前世的自己该是个出家人。文庙里人不多,古乐的背景声很应景,有不少学生在写生,也有不少外国友人或者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庙里不似寺庙般肃穆幽深,但也郁郁葱葱庄重有序。摸了平安杠、过了礼门、走了状元桥,希望能平安喜乐、知礼明德。

刚刚好在停止放票前进到了博物馆,算是今天的小幸运。场馆没有很大,展品也有些“随意”,但地域特征鲜明。比较意外的是有许多很精巧的展品,不少甚至需要借助放大镜观察,与去过的大多数博物馆都不太一样,看来粗犷的民族也有细腻的一面。相比之下,黄河流域甚至有些“粗糙”了。

淋了一场猝不及防的雨,裤腿湿到了半米有余。雨刚下路边的小店就开始叫卖雨伞,看来哈市的雨来得都比较即兴。地铁体验没有很特殊,但出口的电梯要搭三节才能到地上,有点奇妙。

中央大街的石头很可爱,让人不忍心踩踏又不舍得把脚挪开。别人都在吃马迭尔和烤红肠,我握着四十串鸭肠格格不入。

傍晚的时候在松花江边坐了蛮久,胡思乱想,也想现在和以后。最终的结论是自己还是喜欢海多一点,更净,更彻底,也更广阔,无边无际地没着落,海天相接的地方有神灵在住。不过,江河湖海,最终总是都要归结到一处的,我的这一丢丢偏爱似乎也无甚所谓。

晚上六点多的时候例行问候,发现姐姐们“不约而同”地都还在东北境内,四舍五入一下大家还是在一起的。调侃之余,再一次感受到了东三省的辽阔。

七点多的时候给妈妈打了电话,大概依旧是逃离不了被爸妈接回家的命运,很麻烦爸爸妈妈,也很感激爸爸妈妈愿意半夜跑七十公里去接小女儿回家。不知道爸爸妈妈的新家居住体验如何,想到这里不禁有一点小期待和一点点的忐忑。

八点钟跑去洗了热水澡,然后裹一条浴巾坐在窗边敲字,耳边有很温柔的钢琴声流过。

这个夏天的开始,有两座城市的初识。一直以来都坚信,遇见一座城,身边陪着的是谁有着很关键的作用。万幸万幸,这两座有一群善良温柔的姐姐们陪伴,十天的时光没有多惊艳,却足够让傻小孩在以后想起北国的时候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包容。真的是很好很好的。

写着写着就到了十一点。暑期实习,大概是时候画上句号了。

今天是一个人睡双人床的晚安。

后记

一路北上,或经意或不经意间收获了许多触动。

从长春西站回宾馆的路上,司机师傅开玩笑:“你啊,心丢了都不知道怎么丢的,我说的对不对?”自己表面上傻笑着说是,但心底还是小小地奇怪了一下——第一次见面,师傅怎么看出来的?看来下次得认真点,搞清楚怎么丢的才好。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心可以丢了。

13号晚上撸完串儿回酒店的路上,Mandy姐姐站在长春没有红绿灯的马路中间果断伸手栏住我,另一边还不忘“凶”我走路不看路。我愣在原地不敢动,却清楚地感觉到记忆中的某个小格子隐隐地动了一下,仿佛自己还是一个可以被别人护着的孩子。仔细想想,那些被牵着手过马路的日子似乎也没有很遥远,但为什么会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呢?

在长春公园遇见了一个超级秀气的弟弟。不可爱,不是平常孩子的那种讨喜,却是天生的文人模样,用“貌似潘安”形容毫不为过,清秀得让我目不转睛到几近失态。不知道日后的他会有怎样的人生,但这一面,不知怎的有种一眼万年的感觉。

前些天看到一条推送,开头就说,有很多方法可以知道你在一个人心里的位置重不重要,最简单的方式是,看对方愿不愿意让你在他的生活里留下痕迹。

但我想到的是,能愿意让自己在别人的生活里留下痕迹,大概也是一件很慷慨的事情吧。

以前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一个人去喜欢的城市,一个人跑调研做深访,觉得一个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直到现在我也依旧觉得一个人很好,所有行程都可以只考虑自己,也不需要顾及其别人的想法情绪,想快一点的时候就加紧步伐,觉得累了就停下歇一歇,一切事情都可以随着自己性子来。

但一个人的好,也仅限于此了。

一群人的好,是一个人的时候不敢企及的。固执地告诉自己一个人也很好,是因为不敢奢望有人陪着。

谢谢哥哥姐姐们,肯接纳孩子一样的小王,愿意陪她,并且很慷慨地愿意在她的生活里留下痕迹。

调研是一期一会的故事。遇到的那些愿意停下脚步做问卷甚至做访谈的人们,大概率这一生不会再见第二次。所以小王其实不太喜欢调研。

但这个夏天之后,调研员小王居然开始有点期待下一个夏天的实习了。

那么,明年夏天还要一起吗?



写到最后,当然还是要谢谢你呀。

谢谢你,肯耐着性子看小王碎碎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实习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