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唯物主义的早教观

​三岁以下,早教的意义很小。这里的“早教”指的是各种斑斓的一般开设在mall三四层的商业机构。

这个结论来自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研究中心的认知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教授。她通过《孩子如何思考》《孩子如何学习》《园丁与木匠》《宝宝也是哲学家》等畅销书向大众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我之所以选择相信这个判断,一是作者的路子正,顶尖的学术背景,规范的研究方法,充分的数据支撑,比那些“野生”育儿专家更领人信服。二是这个结论它更…省钱。

人工智能界的泰斗级人物朱迪亚.珀尔评价艾莉森·高普尼克是“第一批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儿童如何学习的心理学家之一。她的工作聚焦于通过研究大脑来解码儿童的心智发展。"

大脑是物质,心智是意识,通过物质来理解意识,高普尼克采用的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所以在正式推导早教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来讨论一下形而上的…哲学。

一、高举唯物主义的伟大旗帜

即使对于我这样不懂哲学的人来说,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也是一句名言。《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一书里是这么解读的:笛卡尔只确定自己的意识存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存在不存在。这里暗含了一个前提,这个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一个是心灵之外的部分。这种观点就叫做“二元论”,心灵(意识)一个元,外界(物质)一个元。因为世界分成了二元,这两个元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就成了大问题。所以这派哲学家花费了大量心血去讨论“精神世界怎么才能真实反映客观世界?”

一个反对二元论的学派,就是我们熟悉的唯物主义,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精神世界不过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这种观点叫做物质一元论。

相应的,也有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物质世界不过是心灵的产物。

高普尼克通过探索大脑来解释儿童心智发展,显然是认为物质决定了意识。我坚定地支持这种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因为思考“要不要送小孩去早教?”比思考“我的心灵如何创造出了孩子和早教这两个概念?”要朴素得多。

既然走上了唯物主义的道路,相信大脑决定心智,那么回到早教这个命题,又是哪些因素塑造了婴儿的大脑呢?

二、大脑是一台预装了软件的计算机吗?

可以肯定的是:先天的基因和后天的环境共同塑造了人类的大脑。因此新生儿的大脑必然主要取决于基因。那么如果把婴儿的大脑看作一台崭新的计算机,基因是否只决定了它的硬件配置?大脑在出厂时只是一台格式化的裸机,还是已经预装有一些底层软件?用17世纪哲学家约翰·洛克的著名比喻来讲,孩子是白板吗?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在《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一书中,丹内特用一个“身陷机器人控制室”的思想实验,来说明人脑不可能像刚出厂的计算机那样一片空白,其中必定要预装一些软件系统。他的这个论证程序跑起来比较消耗计算资源,感兴趣的cpu可以自己找来运行一下。

高普尼克同样认为婴儿不是一块白板,但她也承认“我们依然不知道出厂程序如何在生理上编码于我们的大脑之中”。基因决定了婴儿的大脑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存在差异,但是差异的程度以及对今后个人发展有多大的影响,我们并不清楚。

我个人觉得,既然大家同属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那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每个人的出厂差异不可能太大。而且,这种先天差异既无法量化评估也无法干预改变,那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放到大脑的后天发展上。

需要注意的是,“关注后天”并不代表认为环境起决定性的作用。基因和环境对心智的影响不是割裂的。个体发展中的很多变化是由于遗传基因和实际经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高普尼克强调:在概念上就很难将基因作用与环境作用区分开来。

其中的关系有点像这条段子:有的人成功靠的是天赋,有的人成功靠的是吃苦——能吃苦本身也是一种天赋。

目前能够肯定的是,大脑的基本零件是数以亿万计的神经元,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神经元之间的连结关系,而不同的环境刺激能够加强特定的神经元网络结构。

把刚出生的小猫的一只眼睛长时间蒙住,尽管眼睛的光学功能是完全正常的,但它与大脑之间的连接是断裂的,所以撤去遮挡后这只眼睛也看不见了。小猫的大脑从这只眼睛中得不到任何刺激,于是进行了重新布线,只从另一只眼睛接收信息。塑造大脑的不是硬件本身,而是它们之间的联系。

高普尼克有着更为诗意的表达:如果将婴儿的心智看作由神经元组成、由进化编程的计算机,这台计算机的初始程序里必定预装了大量关于世界的知识。人类婴儿的计算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网络,编织这张网的材料是语言和爱。

那么基因和环境又是如何共同塑造这张幼小的网络的?

三、为什么是三岁?

本文开篇的论点“三岁以下,早教的意义很小”的意思是:我不确定市面上的各种启智产品对更大的孩子有没有帮助(我倾向于作用有限),但是根据高普尼克的研究基本可以肯定,对三岁以下而言,这种商业早教没有可被察觉的效果。

三岁这个时间点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心理学的一大难题就是婴儿健忘症现象:作为成人,我们不记得3岁之前发生的事情了。但是,两三岁的孩子似乎能够很清楚地记得过去发生的事情。

当前研究对此的解释是:在回忆的时候,我们重温的不仅仅是事件本身,还有我们关于这件事的观点和感受。要做到这些,前提是要能够“拥有思想”。3岁之前,我们无法建立起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完整的自传式记忆。

然而,对于这种还没有思想能力的婴儿,家长常常关心的是:如果我做或者不做某些事,会不会“毁了”孩子的未来?比如,如果让宝宝看电视,他以后会不会出现注意不集中的问题?如果给他听莫扎特,他的数学成绩会不会好一些?如果和宝宝分房睡,他长大了会不会变成冷血人?如果不和宝宝分房睡,他长大了会不会变成妈宝男?

高普尼克的结论是:没有科学证据支撑“童年早期经验会影响今后人生”。

写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残酷的“试验”。

四、罗马尼亚孤儿

在上世纪80年代的罗马尼亚,由于社会问题,很多孩子被遗弃在孤儿院。这些小婴儿没有遭受身体上的虐待,但是没有人陪他们玩,没有人抱他们,没有人和他们说话,他们只是在摇篮里躺着。

后来,一些英国家庭收养了孤儿院中的很多孩子。一开始这些孩子与同龄孩子相比智力发展迟缓。但当他们长到6岁时,大部分罗马尼亚孤儿已经和其他普通孩子完全一样了。其中也有一些孩子尽管已经好了很多,但在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方面,仍远远落后于同龄孩子。

这个极端的例子表明,早期悲惨的童年经验确实是之后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但是另一方面,即便是经历了极度的悲惨,大部分孩子还是能恢复正常。而且

要做到童年不悲惨的门槛是很低的,只需要给予孩子“语言和爱”,这不过是家长的本能。

小婴儿会注意到,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回应自己,他们也就会更加依赖这些人。而在罗马尼亚阴冷的孤儿院中,负责照顾他们生理需求的人流水般地更换着,没有任何人顾及他们的情感需要。孤儿们并没有学会向特定的人寻求照顾。只有在被收养之后,这些孩子才建立起了特定的依恋关系。

罗马尼亚孤儿事件证明了童年的经历事实上并没有太影响我们之后的生活。那是否说明了就是基因在塑造我们?答案仍然是要靠基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

五、基因和环境

科学家拿酗酒问题做过一系列研究,比如统计得出如果同卵双胞胎之中的一人酗酒,那么另一人也极有可能会酗酒。而如果二人是异卵双胞胎,这个概率就要低些,但是仍然高于陌生人。再比如去统计亲生父母有酗酒问题而养父母没有的孩子,是否比其他没有“酗酒基因”的被收养儿童更有可能出现酗酒行为?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中产阶级白人群体中,基因与酗酒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4。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用来量化两组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度,数值介于0和1之间。0.4这个结果属于…中等。也就是说:如果基因和酗酒之间有着简单的关联的话,这个关系不太强也不太弱。

更值得关注的是有关基因和智商之间相关性的研究,结论是:

对于贫困家庭,基因遗传对智商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在富裕家庭的儿童群体中,智商更具有可遗传性。

这说明和罗马尼亚孤儿类似,智商的发展也存在一个环境的门槛值。低于门槛时,再好的基因也发挥不了作用。但是高于门槛后,提供更优越的环境也帮不上什么忙了。

这就像是买学区房,四十平米就是个门槛,低于门槛上不了户口。但只要高于门槛,千尺豪宅和一室一厅对孩子成绩提升的帮助是一样的…没用。这只是个比方,我并没有搜索过学区房和成绩之间相关性的调查。

所谓富裕家庭的门槛其实很低,就是普通家庭在高普尼克的这项研究里,美国社会只有后20%的家庭无法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环境资源。如果你都在考虑报不报早教班了,你家显然不在其中。

这么看来,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我现在的问题都根源于原生家庭”这类“父母让我不幸福”,以及“养不起不敢生”这类“社会逼我不生育”的说辞,更像是一种免责申明般的借口。

六、生命就像天气一样无法准确预知

虽然家长们都想获得一个确切的答案。但事实是:科学知识绝对无法让我们预测家长的言行将如何影响孩子20年后的生活,试图将你的孩子塑造成某种特定的样子注定是徒劳的。

科学研究一方面表明,极度贫乏的环境确实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损害。另一方面也指出父母不需要刻意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体验。至少对于三岁以下的宝宝,你只需要正常地爱他,陪伴他,和他互动。

所以,如果你愿意花钱购买早教服务,不要选那种要求家长陪着一起参与的课,你在家不花钱也可以和孩子互动。我强烈推荐那种把小孩扔进去就不用管的班,这样至少你还可以玩一个小时的手机。

有些家庭没有能力上早教(尽管上了也没有可观测的效果),他们无法选择。被夸大的宣传攻陷的家长,觉得必须上早教,他们也无法选择。而你在搞清楚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后,可以自由地选择要不要去花钱玩手机,这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早教观带给你的解放。

参考文献:

1、艾莉森•高普尼克 《园丁与木匠》

2、艾莉森•高普尼克、安德鲁•梅尔佐夫、帕特里夏•库尔《孩子如何学习》

3、艾莉森•高普尼克 《孩子如何思考》

4、艾莉森•高普尼克 《宝宝也是哲学家》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周工讲理》:用理工思维生活育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种唯物主义的早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