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现状
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这么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这种观点迫使教师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
以至于多年来仍然有人在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以至于多年来我们的英语仍然停留在“哑巴英语”的层面,淡化了英语这一语言“口语交流的作用”;以至于孩子们上各种各样的学习辅导班,让孩子们变成“学习机器”……
这在实践中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语)
活的知识与交集点
1.死的知识
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就是死的知识。
2.活的知识
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这样一条规律性才开始起作用: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去获取新的知识就越容易。——此时,知识就成了“活的知识”。套用老子《道德经》的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我的理解中,这个“活的知识”就相当于这个“道”——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挖掘、去探索的一种“精神生活的指引。”
“活的知识”还在于把学生能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这是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这个活的知识是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特征的!
3.活的知识与交集点的关系
“活的知识”是如何生发或者说引发出来的呢?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为我们教师指出了如何为学生创造活的知识——找出交集点。
什么是交集点呢?如果说第二套大纲是为掌握第一套大纲而进行的铺垫。而第一套大纲是要掌握的知识技能,那么在这二者之间应当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教材或材料中的一些特殊区域。一些矛盾交错能够引出深刻的问题的地方,这些问题会形成一种深刻的刺激。这种刺激有助于形成新的经验,那么这些矛盾交错的地方就是敏锐的教师要重点找出来的地方。——苏霍姆林斯基命名为交集点。(172页)
交集点对教学的指引
魏智渊老师借助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来阐释“交集点”。
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与他的现实水平之间的差距。好的“交集点”就是一个拓展出最近发展区的起点行为。
这个最近发展区的外端,是儿童接触到并在一定程度理解科学概念,这个最近发展区的内线,是儿童对现象开始困惑、兴奋、思考并尝试做出解答。而实现这个区间大小依靠的就是“教学”。
教学,先创造出一个儿童认知与现象间的交集点,然后开拓出一片这个领域的最近发展区,最终,儿童借此接近这个领域的“科学概念”。
在智力活动中,如何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或者说如何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并将这注意力引向智力领域,引向要解决的问题本身。这是教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很明确,要不断地增加合宜的智力挑战。即要以合理的方式对智力进行有益的刺激,以促进思考通过这种思考不断的发展智力。——交集点就是这种刺激的发源地,促进学生思考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