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脑面:天台特制浇头面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网图

在以前,我们很少吃面脑面。面脑面只有在生日的时候才吃得到,因此它也叫生日面。虽然同样是面条,它的奢华豪侈处,比起其它的面条,简直像贵妃比之于丫鬟。

面脑面的特色在它的面脑上。与一般汤面做法不同的是,它不是做好了底汤,最后下的面条。而是先烧面脑,面脑烧好后,放一边,再清汤煮面条,煮熟了捞到碗里,加上面脑即可。

面脑的制法在天台是有讲究的,肉圆、金针、黑木耳、蘑菇、豆腐干、豆腐皮、油泡、鸡蛋,这些都是基本的素材,有时加上时令的胶白或鲜笋,内容多样,品种丰富。在我印象里,其中的肉圆、金针、豆腐皮是必备的。如果缺少这几样,那几乎不能称作面脑面了。

我没做过肉圆,但我觉得这肉圆应该是秘制的,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面脑面里的肉圆特别香,而放在别的菜里却没有这个味道。我妈给我盛面脑面的时候,总是将它搛出来,压在碗底。一碗面脑面大约有四五个、五六个的肉圆。

金针也称黄花菜,这种菜在平时很少上桌,配了其它的食材总也没觉得特别好吃。但是在做面脑面时,它是必须放的,面脑里有了金针也有了别样的味道。金针是晒干的黄花菜,黄花菜应该在它还是花骨朵的时候就摘下来的,干了看花瓣还是包着的样子。一根根细细长长的金针,它的柄还有点硬,但很有嚼头,花朵有着干制食物的清香。金针是标准的山货,天台远离大海,鱼、虾、蟹、蛤蜊、扇贝那些海鲜很少上桌,它们不是这里的特色食物。海鲜从三门、温岭等地运来,到了饭桌也不会新鲜了。聪明的天台人想出一个办法,就是用当地特色的蔬菜做食材。天台是山区,多的是山货,所以那些生长于山间地头的黄花菜成了人们的首选。除了黄花菜之外,山上出的山笋也经常点缀人们的餐桌。每年隆冬时节,或者新年之初,如若有人生日在此时,一般他的面脑中会加入笋丝提鲜。

别小看这些看起来干干瘦瘦的金针,在以前它是非常珍贵的,一般人家平时吃不到它,只有招待客人的时候才用它,不是有句俗语,叫作:等到黄花菜都凉了么?那是好端端地做了一桌黄花菜招待,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礼遇。

面脑面另一个重要的食材就是豆腐皮。豆腐皮也是珍贵的食材,平素人们不舍得吃它,只有坐月子的时候,拼命的加它,觉得它有营养,容易产奶。但在做面脑面时,用起豆腐皮来一点都不吝啬,一大张一大张地入到锅里煮烂。软烂的豆腐皮在面脑里,蜷缩成一团团,用筷子夹起来,它又张开来,可以像一片瀑布,送入口中,慢慢地咬着,别有滋味。

面脑里还有一样食材:鸡蛋,即鸡子。鸡子虽不是十分难得的食物,但是面脑里的鸡子也是特制的。它不是荷包蛋,也不是整个打下去的煮蛋,而是煎蛋。事先将蛋黄和蛋白的浆液敲入一个小碗中,加点盐,用筷子调匀,蛋黄和蛋白最终呈混合状态。在锅里放少许的油,将打好的浆液倒入热锅中,很快浆液在油中开出花来,泛出融岩似的鸡蛋花,色泽金黄油亮,令人忍不住流口水。如果油足够多,锅足够热,鸡蛋花就会像鼓起的气球一样,鼓得高高的,既好看,又让人食欲大增。将鸡蛋花铲起,等凉透的时候,撕成一块块或切成一条条,混在其它炒熟的面脑中即可。


在我们天台,鸡子也是请客用的上等材料。比如客人来了,我们简单点的,会呈上一碗鸡子茶,即将鸡蛋敲入清水中煮。在谚语中,也有有关鸡子的:大麦黄黄,小麦黄黄,摊个鸡子麦饼请大王……大王来了,也是用鸡子来请,可见鸡子在我们天台吃食中的份量。

面脑的制作讲究,面条的使用也不应马虎。天台的面脑面,一般以手工面为主,不粗亦不细,这样适宜煮开,又条条分明,咬起来既有劲道,又柔软入味。

一碗面脑面做好了,最后盛到碗里,没几根面条,一大碗全都被面脑占据——面条成了象征,而面脑却显得客气。鸡蛋、肉圆、金针,在古时,这些都是招待人的珍贵菜肴,这时全都拿出来,而且装得满满的,能不客气么?生日的时候,自己就是客人,当然不能像平时一样对自己吝啬和苛刻了,这是一年中唯一一次对自己奢侈的犒劳。

面脑面也确实好吃,汤汁香浓,连带着被压盖的几根面条都入了味。所以有时招待客人的时候,也会拿出这一道压轴面,将它盛在蓝边大碗中,恭恭敬敬地献给客人。在婚礼上,送亲的队伍来了,迎接他们的也是一碗香喷喷的面脑面。

那一次妹妹结婚,妹妹的朋友有来自杭州的。将妹妹送到妹夫家,他们就坐下来歇息,午后点心的时候每个人送上一碗热腾腾的面脑面。那几位朋友吃了后,唇舌留香,抹抹嘴巴,惊奇地叫道:这面条怎么这么好吃!真是少见多怪!我们淡淡地告诉他们:这是我们这里的特色,面脑面,我们经常吃的呢。他们就记住了,念念不忘,后来每次到这里来,他们都要特地吃一吃面脑面。

天台的面脑面好吃,在天台本地的饭店里经常见到,它作为天台小吃之一存在。我吃过饭店的饭菜和面条,别的可能不好吃,但面脑面味道肯定不会差。不知道饭店老板对面脑面的做法稔熟于心,还是对该小吃刻意地用了心。

我吃过面脑面的饭店,一家位于钟楼旁边的,名天台小吃。每次替孩子买完衣服,就顺便在那里吃了。每次吃我们都必点两碗面脑面。有时候碰到其它客人。那客人跟店主人打招呼。

店主看到了,也跟着招呼:“你又来了啊?”

“是啊是啊,今天不想做了。就这里来吃吃算了。”

“那今天又吃面脑面吗?”

“是,还是那碗面脑面。在这里百吃不厌。”

然后他坐下,和我们一样点了一碗面脑面。从对话中,我们也知道他是这里的常客,与老板很熟。

还有一家吃面脑面的饭店,是在万亚底楼。逛完超市去那边小坐,后来发现,其它的没啥好入口的,就面脑面真的味道不错。不过后来底楼餐厅关闭,那家店也随之搬迁了。

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么好吃的面脑面,竟然没有在其它地方普及开来,真是奇怪。像云南的过桥米线,都全国开花了,临海的麦虾面、大田的大排面也很有名气,面脑面却几乎不见身影。就在隔壁城市的临海,我在那里生活了那么久,也从未见到哪一家餐馆卖面脑面的。

面脑面味道好,制作也不麻烦,按理应该畅销全国才对啊,是不是天台人太厚道了,不懂得营销宣传,或者太自私了,只将好吃的据为己有,舍不得与别人分享?或者这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口味,吃惯了山货的我们,习惯于品尝这样的味道?

但我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将面脑面在全国推广开去。如若到一个地方,就能很轻易地见到面脑面,就像见到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一样地轻而易举,那么在异乡的街头,作为天台人的我们,不仅感到亲切,还为此感到自豪,毕竟那是天台的品牌。天台现在已有一些名片了,如天台山的笋茄,天台的石梁啤酒等等,但天台的影响还是太弱,我们需要更多更响亮的名片。面脑面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面脑面好吃,却容易饱,每次吃这个面,舌底生香,自然想多吃一点,无奈不知为什么,刚吃一碗就到达极限,再也吃不下去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锅里的面条、盆里的面脑兴叹,只能期待着下回再来一碗面脑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脑面:天台特制浇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