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强国史——8有身份证的人

3、汉四郡时代(公元前108年-前313年)

汉武帝灭了朝鲜以后,在辽东和卫满朝鲜的地界设了四个郡进行管辖,这是朝鲜半岛第一次脱离割据政权的角色,以正式成员的身份加入到中国中央集权的行政治理体系当中。

简单说就是,朝鲜人终于办了中国居民身份证了。

不是这款

所谓汉四郡时代并不是说,汉武帝建立的那四个郡县就一直并存,他其实是指朝鲜作为中国领土第一次由中国大一统中央政府直接进行管辖治理的这段时期,期间经历了“汉四郡——汉二郡——汉三郡”这么个演化过程。所以,从四郡建立开始、到西晋末年乐浪郡回国,前后四百余年的这段时期,统称为汉四郡时代。

与汉四郡同时期,中原政权则经历了西汉-新莽-东汉-三国-西晋的朝代更替,可以说,中国内陆的大混战,是朝鲜半岛政权演化的背景条件。

汉四郡一开始的状态参见下图,与三韩并存过一段时间。

真番郡的首府在今天的韩国汉城一带,属于当时幽州刺史的辖内。后来真番先是并入临屯,又跟着临屯并入了乐浪。

临屯郡的人口结构以当地少数民族为主,与真番郡一起构成汉朝对南韩地区的国境线。

安排当地少数民族作国防战略缓冲,还是以夷制夷的经典思路。

前82年,也就是汉武帝他儿子汉昭帝时期,中央政府先后撤销了真番、临屯二郡,连同玄菟郡的南部一起并入了乐浪郡,这就是汉二郡。

乐浪的首府在平壤,与朝鲜传统的政治中心重合,所以乐浪二字也成为朝鲜半岛在那个时代的文化印记。平壤城至今还有乐浪区,就是建立在乐浪郡旧址上的。

事实上所谓乐浪文化,就是汉文化向朝鲜半岛的迁移,或者说汉文化在半岛的本土化。从平壤乐浪遗址出土的大量汉代墓葬和文物来看,朝鲜半岛受汉朝同化的情况显然是非常强烈的。

玄菟郡的首府先是从现在的朝鲜咸兴移到了吉林,后又转移到辽宁高句骊县,开始孕育下一代割据政权,这对朝鲜半岛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请予标记。

乐浪郡则于西汉末期分拆成东部都尉与南部都尉两块,其中南部都尉就是大概原来真番郡的所在。东汉末年,割据辽东的公孙康再度把南部都尉改造成带方郡,于是形成了汉三郡。

被穿越人王莽折腾了一顿以后,中原中央政权对朝鲜半岛的治理能力有所下降;再到三国大混战之后,中国的人口、经济都大幅下降,国力衰减的很厉害,一直到西晋末年,对于朝鲜半岛的局势都是有心无力,最终导致四郡建制的彻底消失。事实上,中原政权真正恢复对朝鲜半岛的强力治理要等到唐朝东征胜利以后了。

宗主国自顾不暇,北方的各个少数民族政权便趁机兴起,其中有一个叫高句丽的,不但没事就去骚扰下乐浪郡,还与差不多同期建国的百济联手,想把乐、带二郡给瓜分了。

当时乐浪和带方的割据侯叫张统,是三国名将张辽的孙子,他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问问高句丽和百济打过来没,生活幸福指数很低;最重要的是,先天脑残的西晋没精力也没能力提供支援,张统长期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于是313年,张统带着仆从兵丁随迁百姓一千余户,北上回国去投奔了辽东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这个少数民族政权就是在中国历史上曝光度很高、动静很大、繁殖能力很强的鲜卑。

一切都要从中原世仇——匈奴说起。

匈奴自称胡人,所以中原把匈奴东边,包括滦河上游一带的北方少数民族统称为东胡。当中国处于秦汉交替的历史大动荡时期时,匈奴也没闲着,一二三把东胡给打散了。

溃散后的东胡,一部分退到乌桓山,即现在内蒙古境内,大兴安岭的南脉,因地而名改叫乌桓。乌桓各部长期依附汉朝政权,所以没有形成统一而强力的部落联盟,在三国时期被曹操北征再次打散,其后慢慢融入到汉族及周边其他民族,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另一部分退到鲜卑山,也在大兴安岭南脉,便称为鲜卑。鲜卑在乌桓北边,对于中原政权来说,有乌桓在中间隔着,鲜卑的存在感很弱,甚至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知道有鲜卑的存在,直到有一些鲜卑人跟着匈奴南下入侵,中原王朝才意识到,原来山的那边还有这么一支。

鲜卑和乌桓一样,也有很多分支部落,比如姓慕容的,姓拓跋的,这都是鲜卑族中的高光部落,后来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大书特书了一段;但与乌桓所不同的是,对中原王朝的低存在感为鲜卑创造了统一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和时间条件。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一部分南下汉化,一部分西迁中亚东欧,把蒙古草原空了出来。这时候有一个叫檀石槐的鲜卑部落首领,统一了鲜卑各部,东征西讨,向西打到西域,向北打到贝加尔湖,向东打到三江平原甚至可能更东一些,基本占据了原来匈奴的广大地盘。

你可能感兴趣的:(宇宙强国史——8有身份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