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3

读了乔希.维茨金的「学习之道」,非常有收获。

一是观念。很多年以来,我一直认为生活应该是可以岁月静好,充满满足和幸福的,问题是少数的,是需要克服然后继续享受生活的。不知道这个观念来自何处,反正等我意识到的时候,已经属于自动运作几十年了。

这几年开始慢慢调整认知,生活本身就充满不确定和挑战。就如同运动和静止的概念一样,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人生中,有问题、困扰、麻烦、挑战是绝对的,平静无波,一帆风顺是相对的。追求平静的人生,是一个不可及的目标。

作者十几岁成为象棋大赛冠军,从他写的自己的经历,可以看出他能成为冠军,固然是有他的兴趣和天赋,但所有能参加决赛的,都不欠缺这两样。而他能够取胜,在于他视问题为机会和挑战,从中找出自己的软肋,了解自己的个性,然后面对问题找原因,想对策,不断练习以增强自己。

二是方法。努力是标配,而方法影响到努力的效率和成果。

方法包含两个部分:对人的了解,对事的了解。这两者也可以成为对规律和细节的了解。

比如作者转向学习太极,过程中,不断了解自己,身体如何保持平衡,在怎样的情境下能更好发挥,为什么会被对手激怒……所有这些,都是从粗到细,比如一开始双腿的位置、如何站立更稳定,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变得更多关注到细微之处,比如呼与吸时身体的变化,从眨眼可以了解对手的状态,甚至利用眨眼刹那的不同,击倒对手。由粗略到精微,是一个人不断学习,将知识能力内化成自己的能力,一步步探索尝试,逐步达到的。任何一门深入,曾经有过这样的过程,对以后任何的学习,都是一个极好的参考。这也是作者能够从国际象棋转向太极,依然能得冠军的重要原因。

了解自己和学习的内容的同时,另一条线是了解外界和他人。外界和环境是不可控的部分,如果把目标定在如何控制环境和他人,让他们处于自己希望看到的状态,如同想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样,是一个不可能的目标,早晚会让自己挫败沮丧。

我们可以做的,是尽力去了解外界和他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运作的,有没有规律可寻,再进一步,如何利用这规律和力量,成为自己的助力而非阻力。比如不公平的裁判,比如耍赖的对手。如果愤怒,结果是影响自己的表现,如果借此去理解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去接纳事实,将注意力放在:面前现实如此,我可以做什么和怎么做,方有可能将阻力变为动力。就好像对手试图激怒你,如果你愤怒了,就达到了他的目的,而如果你能洞悉他的目的,并沉着应对,很快,愤怒的人就成了他自己了。或许,这就是以动治动的意思了。

作者写的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程和感受写得非常的详细。从优秀到卓越,看似不远,实则差距非常大。了解一下卓越之人的历程,做不到卓越,至少也能让自己感受一下差距,进而更好地提升一下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