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被“操纵”吗?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爱她,就给她最好的”、“怕上火,就喝加多宝凉茶”……炫目、温馨、幸福的画面,喜悦、温柔、跳动的声音,反复切换的镜头使你不知不觉就被带入了那样的情境,当然,你内心是不相信以上广告的,可能只有傻子才会相信呢!不排除你真的这样想过。你确信你不是傻子,你相信你是一个理智的人,然而在吃火锅时你会很自然地喝加多宝,甚至亲朋好友患口腔溃疡时你会告诉他(她)喝点加多宝。我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明明我们是不相信这些广告的,可为什么在有需要时会下意识地作出选择呢?当然,这只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缩影,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或许,这可以稍微提醒我们,我们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理智,毫无疑问,承认自己不靠谱是很困难的,毕竟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嘛!


不得不说,影响他人思想和行为的做法自古就有。但是直到20世纪早期,俄罗斯心理学教授伊凡•彼得洛维奇•巴甫洛夫发表他的条件反射理论后,操纵才成为一门学问。我们在高中生物时学习过这一理论,巴甫洛夫发现,喂狗时摇铃铛,可以使狗形成一听到铃声就流口水的习惯,甚至在没有食物给它时也是如此。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沃特森(John Watson)将巴甫洛夫的发现应用在人类行为的研究上。在沃森最著名的试验中,他让一名婴儿去触摸一只实验室的老鼠。开始时,这名婴儿并不害怕。随后,当这名婴儿一伸手触摸这只老鼠时,约翰•沃特森就用锤子敲打金属,于是这名婴儿变得恐惧起来并随之大哭。最后,这名婴儿不仅一看到老鼠就哭,而且一看到有皮毛的东西就哭。当然,沃特森的研究也使他赢得了“行为主义之父”的头衔。

这还没完,约翰•沃特森更进一步地将行为主义原理应用于广告,他很快发现,对消费者最有效地吸引不在逻辑思维而在情感。于是他建议广告商“告诉消费者某些与惧怕联系起来的事情,将会引起中等程度愤怒的事情,唤起爱慕或爱恋反应的事情,或者激起一种深度心理或习惯性需要的事情”。这段话用人话说就是直接告诉消费者需要什么,如果不购买这个东西将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或者损失,消费者是不习惯用理性考虑需求的。更过分的是,约翰•沃特森在交给他为百货商店经理所做的一份报告中说:“消费者对于制造商、百货店和广告机构的意义,就像青蛙之于生理学家的意义(意为被研究的对象)。”

电视及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后,这些广告策略变得更加成熟和有效,致使很多承担政治和社会任务的个人和团体均使用了这些策略。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策略得以奏效的原因是什么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核心的原因是“人们确信自己不会被控制。”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而且大错特错。大部分时间,我们做决定是依靠直觉或经验,广告商深谙此理,所以他们并不满足于激发情感或把一些观念根植于我们的头脑,他们试图通过一遍遍重复这些观念来强化他们的目的。人们越是多次地听到一个口号或“论据”,对它就越是耳熟能详。很快人们就无法有效区分什么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思想,什么是别人“灌输”给我们的观念。悲哀的是,这种包装方式往往效果奇佳,以至于观众、听众或者读者根本不能作出自己的决定。

就像BOX定投践行群中李笑来老师说的一样:“人就是非常地不靠谱,这句话说多少遍都不过分。”承认自己不靠谱没什么可丢脸的,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就有了努力的方向。不能做到绝对避免被外界操控,但至少能区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随时监视自己的观念,或许我们视为最珍贵的、并且以最大热情捍卫的许多信念,也许就是以上多种方式根植于我们头脑中的。即便是成年人,多问几个“为什么”没什么可丢脸的,说不定随时动用自己的大脑,还能避免老年痴呆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会被“操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