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编剧,赞!

在影院看电影《哪吒》,内心对这个编剧的赞叹,从头赞到尾;还有里面的玩乐片段,若不真正懂得玩,怎会玩得这样嗨!

回来之后立即查制作团队,原来主编即是导演,人物性格、视觉形象,均出自他手。他说,要拿出自己内心的作品。我收到了。

他们改编了神话:迹象相似,真相不同。那些牛鬼蛇神的仙界,简单的世界运行逻辑,再也没有可嚼出的滋味。他们第一个重新搭建了神话的框架:不能分辨的吸收,膨胀,而不能自控,是为魔。神人害怕,需剿之。仙何以以善自居呢?仙人在高纬里,他们打架不用走到你面前来,只要信手把那颗发光的星星,装到法器里。就像《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的女巫隔空取物,易于反掌。整个故事的基本设定,也类似于《三体》:高纬度生命,派了水滴来吸收地球,人们无法阻挡这个毁灭性武器的到来,因为我们连自己在怎样的洞穴里都看不清楚。这颗水滴飞过来的时间,恰好是三年,三年后,要把哪吒这根坚强的元神摧毁。

作为一个法力高强的人类婴儿,哪吒一出生就咬了母亲一口,但母亲居然没有反击,干枯的种子得到浇灌,魔童有了“心”。他也想与村民,与同龄的伙伴亲近,因为普通人的恐惧和“无明”,村民们逃遁和击打他,那幅往他脆弱的肚肚上扔鸡蛋的画面,确实看得人心碎。以善对恶,换来的是亲近;以恶对恶,长出来的是愤怒。跟村民捉迷藏,设计捉弄同伴,哪吒在跌跌撞撞中成长。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对手的寂寞无聊,连潦倒诗人都跟自己演过了。直到他遇到那个头上长角,跟他说,你不是我对手的敖丙。他当然隔着八百条街也要扑上去产生点关系啊。或许这就是“另一半”的隐隐相吸,哈哈。

年少时的我们,也常常只会用蛮力,斗得像乌眼鸡,非如此不爽快。这个神仙似的熬丙,又美又清澈,柔和中就接住了那个能把墙砸出个窟窿的毽子。跟实力相当的人对战,妙不可言,而他们本就为一体,是太极的两个面,合二为一。神仙似的生活是什么呢?大概就是这种在泛着微光的清、明世界里,跟自己或者自己的镜子做游戏。这像极了我们的游学。

如果有一条通往高纬度的路,那么走出自己所设的禁制,尽量的去吸收,在受不住的时候懂得“还给它”,这就是一个魔王开始更迭的路。从这个角度说,编剧不仅仅搭了新颖的中国神话框架,也让英雄走上了东方智慧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哪吒》编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