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李司丞为什么坚持重用死囚张小敬?

李司丞小神童,小嘴一抿,把张小敬从狱中特赦重用的时刻,可曾想到几小时之后,张小敬就成为全员怀疑指责的对象。现在,靖安司的全体下属们,正跪在地下泣请李老板弃用张小敬。

选择继续信任张小敬,还是弃之不用,恢复他的死囚身份,这个顾及长安城旦夕危难的选题摆在李司丞面前。同时,这个选题,也在试探着李司丞对下属的掌控力和威信力的动摇程度。

在最最困难的时刻,张小敬几乎被所有的人抛弃。徐宾大案牍术推演选中他的合法性被证实为伪造;传令官传来他为狼卫画右相地图的谋逆传言;要他办的事情则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反而成为对手右相的把柄连累太子。

此时此刻,若是常人,就算官位再高,恐怕也会方寸大乱,难作决断吧?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说来简单,但在职场官场,能够在重压之下可以做到的能有几个?上司对下属的信任,除了上司本人要有坚毅的神经之外,还需要从以下三点入手展开。

一,看行动不看言语。

张小敬从被牢里提出起,就没给过李司丞好脸色,嘴上讲话更是难听,甚至还揍得小神童肝疼。张小敬这样的表现,还被委以重任,足以引起靖安司全体同事十分不满。

但这样一个死囚,被李司丞寄托了拯救长安城的重望,张小敬是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的。在查案过程中,张小敬尽心尽力, 甚至忍痛出卖自己的暗桩来获得关键情报。这个过程,张小敬不惜一切代价,毫无私心,结果导向的行为,证明了他值得被托付。

职场是一个看重结果的地方。能说会道不如拿出实绩,答应得干干脆脆不如完成得干净利落。只有让上司看到落实的业绩,才能积累起来自上司的信任。


二,“大案牍术”。

所谓的大案牍术,其实就是大数据分析。根据对以往的数据进行整理与考察,并推演出未来可能性的过程,就是大数据分析的实质。

虽然徐宾推举张小敬实为个人感情,但是若真的实施大案牍术,恐怕张小敬的结果并不会差。张小敬的过往,是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智勇双全的一段个人史。张小敬虽有一段黑历史,导致其上扬的人生道路戛然而至,堕为死囚。但是稍作细究就会发现,张小敬的杀人行为有着另人同情的动机,而被其杀之人亦有可疑之处。透过迷雾,结合其行为,猜测张小敬要么是魔鬼,要么是为了申张正义,可以置社会规则于不顾,也可以置个人名节甚至性命于不顾,宁死也要除恶扬善的孤胆英雄。

后者虽然难得,但按张小敬个人过往史推断,更有可能。

一个公司管理者每周与下属的交集不过40个小时,与单个下属的直接沟通每周可能不超过4个小时,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完全彻底的理解一个人并不容易。参考某个人以往的行为,以行为的连贯性原理为依据,预估他未来的行为。人的行为皆是长年形成的心理基础的外在显示,具备一定的连贯性和内在逻辑。

所以李司丞的心中,已经对张小敬实施了一次大案牍术。其推论是斯人可信,非信不可。


三,信念拉动。

如果我们真的把张小敬当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主角,那我相信张小敬必然是有私心的。从被牢中提出的那一刻起,必然有过一刹那的念头,想过一个跟头翻出长安城,逍遥法外去也。以张小敬的能力和他实际受到的监控,易如反掌。

张小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没有表露过一丝这样的私心,即使在明白自己已经受到了谣言的中伤和人心的背离时,也毫不动摇。这当然与他本就抱着的执念有关,但也与李司丞传递的信任有关。信号楼高效的传递信息,人员的委任和调配,资源的迅速供给,无不证明着坐在靖安司里的李老板与张员工同心协力,毫无保留的信任力度。

不要说张小敬这个热血汉子了,就算是现代社会的精明人,也会为这样的信任关系投桃报李吧?

站在下属的角度,愿意为上司完成任务是本分,愿意付出代价的执行任务是职业道德高尚,而愿意为上司卖命,那这上司必然有过人之处。

回到本文开头的一幕。李司丞面对全体下属下跪谏言弃用张小敬时,他心中对张小敬究竟有没有百分之百的信任呢?看看易烊千玺那口唇抽颤的表情,我相信是没有的。但是坚持这种信任不但是对自己的鼓励,更是对飞奔在长安城屋檐上的张小敬的莫大激励。用信念去拉动他人的信念,这是人与人之间绝妙的互动效应。

最后,我想为李司丞小神童点个赞。在群吏下跪的时刻,我相信大多数人是顶不住的。他用自己最大的信任去赌一个有道德瑕疵的死囚,赌输了他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他的赌不是意气用事的赌,而是用经验,脑力和信念找到的最优解去赌。即使赌输了,也不能说是他选择错了。

士为知己者死,说的就是信任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安十二时辰》,李司丞为什么坚持重用死囚张小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