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线程可以分为两类:用户线程和守护线程。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虚拟机的进程在守护线程结束时是否会自动结束。
用户线程:程序运行起来,main() 方法开始执行时,至少会有一个用户线程(即主线程)。只要任何用户线程还在运行中,虚拟机就不会退出。用户线程可以创建新的线程,默认情况下也是用户线程。用户线程的结束不会影响虚拟机的结束。
守护线程:守护线程则是程序运行时在后台为其他线程提供服务的线程。如果一个进程中不存在任何一个非守护线程,那么所有的守护线程都会被强制结束并立即退出,因此在编写代码时应该避免将IO操作、计时等可能无法中止的任务交给守护线程负责。虚拟机在结束时会等待所有用户线程结束后再退出,而不管是否存在守护线程。
因此,用户线程和守护线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会影响虚拟机的结束。如果只存在守护线程,虚拟机会立即退出,不会等待它们执行完毕;但是如果存在任何一个用户线程仍在运行,虚拟机就不会退出。
在Java中,Object
类实现了等待和通知机制。它定义了wait()
、notify()
和notifyAll()
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实现多线程之间的互斥同步和协作。这是因为每个Java对象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锁,它持有该锁的线程可以通过调用wait()
方法陷入等待状态,直到其他线程调用该对象的notify()
或notifyAll()
方法来通知它重新竞争该锁并继续执行。
在Java多线程编程中,通常会使用synchronized
关键字来实现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控制和互斥同步,而等待和通知机制可以与synchronized
关键字结合使用,通过对锁的控制实现多线程之间的协作。例如,在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中,生产者通过synchronized
关键字获取共享资源的锁,如果共享资源已满,则调用wait()
方法陷入等待状态,等待消费者线程调用notify()
方法来通知它可以继续生产;消费者也通过synchronized
关键字获取共享资源的锁,如果共享资源为空,则调用wait()
方法陷入等待状态,等待生产者线程调用notify()
方法来通知它可以继续消费。
在 Java 中,用于存储 Unicode 字符的变量类型是 char。因此,答案是 C. char。
char 类型变量可以存储任意一个 Unicode 字符,它占用 2 个字节的存储空间,范围是 0~65535,可以用单引号来表示一个字符。
int 类型变量用于存储整数类型的数据,byte 类型变量用于存储 -128~127 范围内的整数数据,而 String 类型变量用于存储字符串类型的数据。
interrupt()方法是Thread类的一个方法,用于中断线程的执行。调用该方法会设置线程的中断状态为true。具体而言,该方法会在以下情况下起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interrupt()方法并不会真正中断线程的执行,它只是提供了一种机制,可以通知线程中断的需求,并可通过检测中断状态来决定线程的行为。真正的中断需要在业务逻辑中显式处理,并在适当的时候使用return或break等语句来终止线程的执行。
假设有一个线程执行了一个耗时操作,我们可以通过使用interrupt()方法来中断该线程。以下是一个例子: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try {
// 模拟耗时操作
for (int i = 0; i < 10; i++) {
Thread.sleep(1000);
System.out.println("正在执行耗时操作...");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线程被中断了");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
thread.start(); // 启动线程
// 主线程休眠3秒后中断子线程
try {
Thread.sleep(3000);
thread.interrupt(); // 中断线程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在上述代码中,MyThread线程执行了一个模拟的耗时操作,在每次循环中休眠1秒钟。在主线程中,我们休眠3秒钟后调用了线程的interrupt()方法,以中断MyThread线程的执行。
当主线程调用interrupt()方法后,MyThread线程会立即从sleep方法中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然后会执行catch块中的代码,输出"线程被中断了"。这说明线程确实被中断了。在实际业务中,我们可以根据中断状态来决定线程的继续执行或提前退出的逻辑。
interrupted()方法是Thread类的一个静态方法,用于判断当前线程是否被中断,并会清除中断状态。具体而言,该方法会在以下情况下起作用:
该方法的返回值为boolean类型,如果当前线程被中断,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interrupted()方法的用法: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hread.interrupted()) {
System.out.println("线程正在运行...");
}
System.out.println("线程被中断了");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
thread.start(); // 启动线程
// 主线程休眠3秒后中断子线程
try {
Thread.sleep(3000);
thread.interrupt(); // 中断线程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在上述代码中,MyThread线程的run()方法中使用了一个while循环来判断线程是否被中断。当线程被中断后,会退出while循环并输出"线程被中断了"。
在主线程中,我们休眠3秒后调用了线程的interrupt()方法,以中断MyThread线程的执行。在MyThread线程的run()方法中,我们通过Thread.interrupted()方法来判断线程是否被中断,当线程被中断后,Thread.interrupted()方法会返回true,并且会清除线程的中断状态。
因此,当我们运行上述代码时,3秒后MyThread线程会输出"线程被中断了",说明线程确实被中断了。
isInterrupted()方法是Thread类的一个实例方法,用于判断当前线程是否被中断,但不会清除中断状态。具体而言,该方法会在以下情况下起作用:
该方法的返回值为boolean类型,如果当前线程被中断,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isInterrupted()方法的用法: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while (!isInterrupted()) {
System.out.println("线程正在运行...");
}
System.out.println("线程被中断了");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 thread = new MyThread();
thread.start(); // 启动线程
// 主线程休眠3秒后中断子线程
try {
Thread.sleep(3000);
thread.interrupt(); // 中断线程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在上述代码中,MyThread线程的run()方法中使用了一个while循环来判断线程是否被中断。当线程被中断后,会退出while循环并输出"线程被中断了"。
在主线程中,我们休眠3秒后调用了线程的interrupt()方法,以中断MyThread线程的执行。在MyThread线程的run()方法中,我们通过isInterrupted()方法来判断线程是否被中断,当线程被中断后,isInterrupted()方法会返回true。
因此,当我们运行上述代码时,3秒后MyThread线程会输出"线程被中断了",说明线程确实被中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