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河上公道德经述成·养身:作而不辞

万物作焉而不辞。

河上:各自动作,不辞谢而逆止。

原成:“各自动作”,此言天下之物各展己之性命。

天下之物自然地兴衰而不期望为外力相告。

生而不有。

河上:元气生万物而不有。

原成:“元气生万物”,河上公此言有他的历史局限性。河上公倾向于所谓的“元素论”,即古之“阴阳”、“五行”之类。而老子并不认可所谓的“阴阳”、“五行”。

老子此句的本义是,“道”虽然执掌着天下之物的命运,但却并不会干预万物自然地化育。

有,犹“主”也。

天下之物自然地化育而不期望为外力主宰。

为而不恃。

河上: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原成:恃,犹“志”也。

天下之物自然地化育而不期望为外力干预。

功成而弗居。

河上:功成事就,退避不居其位。

原成:居,有也。

天下之物自然地生长而不期望为外力占有。

河上公言“功成事就,退避不居其位。”,此言不具有践行性。“不居其位”,亦难免其害,看看历史,有几人能以“退避不居其位”远害的!

“弗居”者,非“不居”也。居而不为主,为而不显志,弗居之谓也。

夫惟不居。

河上:夫惟功成不居其位。

原成:按河上公所言,功成不居其位,难以免未知之难也。

老子此处的“弗居”、“不居”,皆是“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简写而已。河上公所言的“不居其位”,只是河上公自己的思想,并不是老子的思想。

河上公若是得老子“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精髓,则必不言“不居其位”。

老子曰:水善利万物而有争。

“不居其位”,何以“有争”。未“有争”,何以“善利”。

是以不去。

河上:福德常在,不去其身也。此言不行不可随,不言不可知矣。上六句有高下长短,君开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变,无不动乱。

原成:河上公言“高下长短,君开一源,下生百端,百端之变,无不动乱。”

老子言:爱民沽邦,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以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为乎?

细品老子、河上之言,可知“弗始”、“弗志”、“弗居”,三者之重要也。

关于道德经第二篇的原文与译文,可以参考我的视频:道德经原成基础篇之二篇美之为美。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内容可参阅作者的“道德经原成”系列视频。

本文为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你的点赞、关注,是一种鼓励!

你可能感兴趣的:(010河上公道德经述成·养身:作而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