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6

《打卡其实不难》

一、为什么现在都打卡

1.年年立flag,flag年年倒。这种现象太常见了。为了让自己的flag不倒,人们想了很多办法,而有一种办法脱颖而出,那就是“打卡”。

2.人们发现想要让一个稍微长一点的目标得以实现,每天做一点比临时爆发更加靠谱。

3.然而,哪怕知道应该每天做一点,但还很难。为了确保每天朝着目标前进,人们意识到有必要设置一个自我监督方式,那就是打卡。

4.但即使是这样,持续地有节奏地打卡依然是比较难的事。人们又发现,在自律的基础上,如果有他人的监督和陪伴,更容易坚持,即自律结合他律,也就是我们当前的现状,集体监督打卡。

5.这些变化反映了人们对行为规律不断深入的认识,目标变得越来越具体;更加重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即便如此,这些认识还是不足以改变我们的处境,打卡对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6.打卡的意义不在于打卡本身,而在于行动。打卡是行动的可视化记录,每一个行动都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里程碑。

打卡难的本质其实是行动难。

(图片:今天你打卡了嘛?)

二、行为的底层逻辑

2.行动=动机+能力+提示

这是斯坦福大学行为实验室创始人福格教授提出的行为模型。只有了解行为才能掌控行为。

(图片:b=map)

3.福格行为模型揭示了行为的本质:任何行为想要发生,需要满足三个基本要素,要有行动的动机,要有行动的能力,要有行动的提示。

反过来,如果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要素的条件不足,行动就难以发生。

(图片:坐标系)

4.假如我要做一件事A,那么动机水平、能力水平和提示机制有效性这三个要素都会影响到我是否会行动。

动机水平如果不足,即使有能力去做,也会意兴阑珊,不想行动。

能力水平如果不足,即使有动机,困难也会阻碍我们去行动。

提示机制如果失效,哪怕我们有动机,哪怕有能力,但我们却忘了去做,行为也还是不能发生。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你本来想下班后去超市买一个东西,你有动机,而且也有能力,但是结果你忘了这件事,等回到家才想起来,原来还有东西没买。这就是没有有效的提示。

5.我们平时关注最多的是做事的动力,也就是动机水平。其次是能力,很少有人会考虑到设计有效的提示机制。

其实能力这一要素也往往被我们排除在计划之外。我们做计划时往往只会考虑当时自己想做什么。

如果把人们设想的美好的愿景比作宫殿,那么行为的三个要素就相当于搭建宫殿的砖石,我们过多使用了动机这种材料,而它是最不可靠的,所以人们诸多美好的设想常常在孱弱的行动基础之下垮塌了。

6.行为设计学与过去传统心理学的一大差异,就是把行动失败的原因归纳为外在力量,而不是自己本身。因而,我们可以通过重新设计自己的行为要素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而不是通过对自己心灵的责罚和悔恨来强化行为动机。后者的做法已经被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效的。

三、轻松解决打卡问题

1.想要解决打卡难的问题,必须先解决行动难的问题。有了行动,打卡所用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分钟。

2.在了解了福格行为模型之后,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重新设计行为,即从动机、能力和提示三个方面入手。

动机:关于动机最重要的一条原则,那就是目标是否是你想要实现的,除此之外,对动机没有其他更多的要求。

人的动机来源多种多样,有时还会相互矛盾。如果你决定要做的事并不是你真正想要做的,那么你很容易会在各种动机之间产生撕裂感,从而阻碍行动的执行。

比如,虽然锻炼身体是一件很不错的事儿,但是你真实的生活重心可能是工作或关系。当你的精力资源不足时,你会选择工作优先,这是很正常的取舍,但因为你和自己事先有了锻炼的约定,如果没完成锻炼的任务,你还是会产生沮丧的情绪。那么这个目标就不是一个好的目标,因为它给你带来的是负担。

所以,我们所设定的目标要能真正帮助自己,与自己的关键需要相契合。

一个好的目标是:当你在行动的时候,你非常清楚它对你很有意义,值得你每天花时间付出行动。

行为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去做他们想做的事。

3.能力:福格行为模型对能力寄予厚望。它建议我们把目标拆分,拆到我们不论在什么状态下都可以做到的程度。

人的能力受状态影响极大。以跑步为例,状态好可以跑几公里,状态不好甚至懒得出门。要考虑到未来状态不好的时候,不要以你在最亢奋的状态下的能力作为每天任务的标准。

假如我们的目标是想养成运动习惯。如何设计每天的锻炼任务呢?一种方案是从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开始,这是从减轻运动量标准入手。另一种方案是每天穿上跑步鞋和装备出门,这是从目标的入门步骤入手。前一种是减少运动量,后一种则是从入门步骤开始。两种方案在经过生长(增加运动量)和繁衍(衍生后序运动行为)之后,都可以让我们养成运动的习惯。

4.提示:福格行为模型建议我们要给行动设计有效的提示,没有有效的提示,行动也不会发生。

我们生活在一个到处都是提示的世界。电话响了,提示我们接电话。绿灯亮了,提示我们通行。肚子饿了,提示我们吃东西。早上起床,我们会刷牙。看到今天的工作计划,提示我们去完成任务。

我们得为自己的目标行为设计好提示,才不至于忘记,又或是时刻惦记让人心神不宁。

推荐两种提示方式,一是利用闹钟、日程表、任务清单、或让别人提醒等方式来提醒自己,借助外在环境工具。二是设置行为锚点,当你做一件事A后,你会想起做另一件事B。事件A叫做锚点,它常常是你每天固定的行为。比如,你每天都会吃晚饭,你可以把散步这件事儿设置在晚饭半小时后。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就是利用了锚点的行为设计。这样你就把你的目标行为有机地嵌入到已有的行为上。这种方式有利于养成新的习惯。

5.这样,经过科学设计的目标和行为可以更加方便我们执行,行动执行了,打卡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四、总结

要改变现状,最终都要在行为层面上发生改变。光有决心不足以维持持久的改变,只有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人的行为,依据行为的客观规律来指导行动,才能获得想要的改变,进而掌控自己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1-16)